拉动消费需要一连串事件

拉动消费需要一连串事件
聂日明/文近日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加快发展的意见》 , “目的不仅在于促进消费回补 , 更在于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 , 畅通国民经济循环” , 意见还提出着力建设辐射带动性强、资源整合有优势的区域消费中心 , 加强中小型消费城市的梯队建设等 , 构成覆盖全国大市场的消费地区格局 。国内消费市场越来越重要 , 短期内 , 因疫情导致需求低迷 , 需要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 , 长期来看 , 外部需求的前景不明 , 内需的稳步增长更关系到整个经济体的可持续性 。 在这种环境下 , 中央提出 , “要把满足国内需求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逐步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 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 。每个人都有很多消费的欲望 , 但大多数的欲望并不是真正的需求 , 有购买力的需求才是值得关注的消费增长点 。 所以要保证国内消费持续稳定的增长 , 首先要解决居民收入的问题 , 没有全社会劳动者稳步增长的收入 , 就不可能就稳定增长的国内消费市场 , 居民的收入与消费是一体两面的事情 。 因此 , 单方面通过消费券、增加商品供给等手段拉动消费只能是临时性政策 , 无法形成持续性的内循环 。 保持居民收入增长更是难上加难 , 单纯出台一两个文件是不可能有明显效果的 。逻辑上讲 , 可以形成持续循环的拉动消费政策 , 必须伴随着劳动力生产率的提升 , 劳动生产率提高 , 创造财富的能力增加 , 扩大消费 , 拉动更多的就业岗位或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 这样的循环就是可持续的 。从这一视角出发 , 以新业态、新模式引领新型消费 , 培育壮大新的消费增长点是一条可行的路径 。 过去十年 , 新业态蓬勃发展 , 网约车、外卖、在线文娱等业态大行其道 , 他们或者解决了原有行业的痛点 , 如城市交通里的打车难、体验差的问题 , 或者是原有行业的消费升级 , 外卖替代了方便面 。 但这些还远远不够 , 在线文娱行业虽然发展得快 , 但还远不如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 相关部门的管制仍然太多 , 内容、形式单调 , 与国外同行业相比 , 仍显落后;互联网诊疗原本可以像网约车一样发挥更大的作用 , “优质医生+互联网诊断”可以大大缓解医疗资源与人口两者空间分布的错配 。 但由于政策限制互联网医疗从事医疗的核心业务 , 在很多病症的诊断中 , 互联网医院只能做复诊 , 首诊必须在实体医院面诊 , 这些都限制了互联网医疗市场的扩展 。此次印发的《意见》在互联网医疗、在线文娱等多个新业态新模式的培育都有提及 , 这些需求与业态创新是人们的真实需求 , 过去因为供给不足或供给质量差 , 迟迟发育不足 , 放开这些行业的管制、鼓励新业态和新模式在其中发挥更多的作用 , 在拉动消费、满足需求的同时 , 也扩大了行业供给 , 创造了新的供给和就业机会 。 如果类似的举措能够覆盖到大多数居民需求尚且无法满足的领域 , 畅通内循环的阻力无疑会大大降低 。我们还要看到 , 人口在空间上的分布也会影响消费市场的总规模与可持续性 。 目前中国存在规模巨大的流动人口 , 限于户籍制度 , 他们中的很多人无法在城市定居 , 即使定居 , 也有很大比例家庭的老人无法随迁到城市里 。 这些流动人口每年会有不小规模的资金汇回到家乡 , 用于赡养老人妻子、购房盖房等 , 这是中国中小城镇近年消费旺盛的原因之一 。这种收入地与消费地的错配有很大的福利损失 , 持续性也不好 。 据潘泽瀚等人研究 , 留守老人即使拿到子女汇回的资金 , 很可能不舍得用或者用于孙辈 , 其健康状况不如本地与子女同居的老人 。 这些来自于大城市的收入最终在中小城市消费 , 形成的产业与投资 , 未来在人口萎缩以后 , 资产收益率很难与大城市相比 。要打通内循环 , 首先要减少收入与消费在空间上的错配 , 允许流动人口举家迁移 , 鼓励人口向都市圈和城市群集聚 , 这些地区有就业机会、劳动生产率更高 , 劳动力来到这里 , 才能支撑起来更高水平的消费 , 内需才能稳步扩张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返回搜狐 , 查看更多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