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通回港敲钟市值达2020亿港元 谁是真正的“快递之王”?( 二 )


就在回港上市前夕的9月中旬 , 赖梅松在客户开放日活动上回顾创业史时仍然感慨直言 , (中国)快递就是一部农民的创业创新史 。
争霸数年 市场第一攻守战
中通快递诞生于2002年 , 在中通之前 , 申通(创建于1993年)、韵达(创建于1999年)、圆通(创建于2000年)均已起步 。 在决定创办中通之前 , 赖梅松还特地去温州考察了申通网点 , 甚至中通名字来源的灵感也来自于申通:“‘申’字代表上海 , ‘中’字代表中国 。 ”
为什么一家起步较晚的公司能在短时间做到行业规模最大?在今年9月中旬的客户开放日上 , 赖梅松回答了这个问题 。 赖梅松将过去18年创业历程分为几个阶段 。
2002年到2009年 , 是中通最初创业的几年 , 赖梅松将其定义为“追随”阶段 , 也是中通“求生存”的第一阶段 。 2009年是快递行业的分水岭 , 在这之前 , 快递行业处于灰色地带 。 2009年10月1日 , 修订后的新邮政法正式颁布实施 , 确定了民营快递的法定地位和作用 。
也正是从那时起 , 快递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 。 赖梅松及其团队预判 , 未来“有钱人”会来做快递 , 投资资本会进入快递行业 。 “我自己讲以前城里人不做快递 , 有钱人不做快递 , 基本能找到工作的人不做快递 。 所以快递就是一部农民的创业创新史 。 ”赖梅松感慨 。
嗅到历史市场契机的中通开始施行区别于传统快递加盟制的“股份制改制” , 简言之 , 就是把重要节点城市的转运中心从多个利益主体合并成一个共同利益体 。
2010年 , 中通快递启动“全网一体化”发展战略 , 在行业率先成功完成全国网络股份制改革 , 形成了三个统一:决策权统一 , 人事权统一 , 财权统一 。
2010年到2016年 , 中通的增长可以说是行业里面最快的 。 这期间 , 快递江湖“头把交椅”历经空前的激烈争夺 , 几经易主 。
2016年中通赴美招股书披露 , 2015年 , 中通快递业务量为29.5亿件 , 占据中国快递市场份额14.3% , 这与当时市场占有率第一的圆通速递(14.7%)几乎持平 。 在此背景下 , 2016年底 , 中通一举坐上了中国快递的头把交椅 , 并一直延续至今 。
“从2016年开始到现在 , 我们每年的业务增量绝对值也是行业第一 。 我们从当初6%的市场份额(做)到2019年的19.1%的市场份额 。 ”赖梅松回忆说 。
也正是这一年 , 2016年10月27日 , 攻势迅猛的中通快递在纽约证券交易所敲响开市钟 , 成为继阿里巴巴之后中国企业在美国规模最大的IPO 。
谈及18年来中通从追随、追赶到连续四年稳居市场第一的原因 , 赖梅松还提到了中通倡导的“公平、效率、结果”的管理理念 。 这对于中国“通达系”过去“散、乱、差”刻板印象的加盟制而言 , 却实属可贵 。
区别于其他通达系企业 , 中通2018年提出加盟制快递的组织架构是“联邦制”的新概念 。 按照中通给“联邦制”的定义 , 联邦制是组织内部的体系裂变 , 成员链接同步于组织的建立 , 是内生化的强链接 , 互为链接与组织规模之间的是顺滑共生的 , 是扁平化的网络分布 。
赖梅松谈及管理之时 , 也对比了中国快递江湖“直营”和“加盟”两种模式 。 在赖梅松看来 , 无论哪种模式 , 快递的流程都是一样的:收、转、运、派四个流程 。 “网点就是把自己的事情做好 , 把派件派好 , 把揽收的客户服务好 。 我们中心要做的事情 , 就是在转运环节上的时效和路由的优化上尽可能比同行做得好 。 ”赖梅松说 。
赖梅松透露 , 过去三四年(2016年至今) , 中通网点明确做好三件事情:第一如何激发最前端快递员的内生动力 , 让他们收入比同行高 , 实施的路径就是处理好存量和增量的关系;第二件事是中通站点要去做末端建设 , 近几年中通大力开设菜鸟驿站和兔喜快递超市 , 目前已经有很多末端门店 , 大大提升了网点的代收时效 , 节省了成本 , 提升了效益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