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AT,再无“太子”

“俞永福”被再度重用 。 他的新身份是阿里互娱事业部的负责人 , 这也标志着这个阿里曾经的“太子” , 在长达几年的游离后 , 再度回到了权力中心 。“太子” , 从某种程度来说是对人的一个尊称 。但在互联网时代 , 这个颇具宫廷色彩的词汇 , 却成了某种程度上成功的代名词 。 在时代发展的某个阶段 , 他们被人们寄予着转型的希望 。 辉煌一如BAT , 概莫如是 。踏入19年 , 互联网的节奏感在进一步加快 , 滨海大厦的腾讯高呼“产业互联网” , 风水之地杭州的阿里拥抱“商业操作系统” , 帝都西二旗腹地的百度全盘押宝人工智能——“All in AI” , 各家推杯换盏间尽显对未来趋势的笃定 。和移动互联网的“太子”打法不同 , 不论是自上而下的战略执行 , 还是从下而上的用户驱动 , 如今的BAT更多的是以一个整体的角度来考量 , 它们确信大船前行的方向 , 更自信自身所耕耘的赛道 。很难说清这是人定胜天的对立面 , 还是时代发展的属性使然 , 抑或是“往前看三百年 , 往后望三百年”的人才断层 。 不过 , 可以肯定的是 , 即使俞永福贝重启 , 但和当年相比 , 如今的互联网也已无太子 。1“知道百度贴吧吗?”2004年 , 尚未成名的俞军问时任「一塌糊涂」BBS站务的李明远 。 彼时 , 21岁的李明远还是中国传媒大学广电编导专业的一名大三学生 。可以毫不客气地说 , 亦师亦友的这两个人为百度抢下了彼时除搜索流量之外的全部流量身位 , 贴吧、百度百科、百度知道、甚至是之后的O2O , 这些明星产品成就了百度 , 也成就了李明远 。 2007年 , 刚毕业两年的24岁李明远成为百度电子商务事业部的第一位总经理 。期间 , 李明远出走百度2年 , 但这并不意味着百度对他的削藩下权 。 相反 , 在回归百度后 , 这位未至而立的年轻人开始了火箭一般地升职速度:2012年2月 , 李明远担任移动·云事业部总经理 , 三个月时间从高级总监晋升至总经理;2013年7月 , 李明远再次晋升为百度副总裁 , 成为百度历史上最年轻的副总裁 , 时年29岁;2014年7月副总裁李明远晋升为E-Staff成员 , 即百度最高决策层 , 距离上次升为副总裁 , 仅不到一年;百度太子 , 自此得名 。 在此期间 , 李明远主导了彼时互联网史上最大的一笔收购 , 19亿美金收购91无线 , 而这笔收购 , 却成了日后李明远走下神坛的导火索 。而在李明远春风得意之时 , 和他生命中有过交错点的另外一个人也同样开始声名鹊起 。这就不得不提李明远离开百度的那两年 。2009年 , 李明远离开百度 , 他的下一站选在了UCweb , 任产品副总裁 , 负责UC乐园的搭建 , 主攻社交方向 , 当时力主吸引李明远入伙的就是俞永福 。如果纵观那几年的历史 , 不难发现 , 在这几个巨头主要负责人之间 , 中间总有那么一根若隐若无的线做串联 , 裹挟着他们在某个时间段一齐向前奔 , 谁也不甘落后 , 但谁也不会抢先一个身位 。在阿里内部 , 俞永福一直是个“另类” 。没有花名 , 以“外人”身份一度掌控阿里整个收银台 , 入阿里一年半就成为阿里战略决策合伙人 , 每一个标签都成了这个“阿里太子”的真实侧写 。UC是他的成名作 。小插曲是 , 在UC正式被阿里收入囊中之时 , 所有人都在猜测阿里给出的价格 , “至少比两个91值钱吧 。 ”坊间传言 。诚然如此 , 在阿里上市的招股书上 , 人们看到了确切的数字——43.5亿美元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 , 阿里需要UC 。彼时 , 腾讯系的阅文集团已上市 , 阿里必须要有一个除电商之外的流量新抓手 , 来共同切这块蛋糕 , 而彼时具备被俞永福大刀阔斧加入各项功能的UC显然是最佳选择 。分享三个俞永福的太子剪影:2014年6月 , 阿里宣布组建由UC浏览器等核心产品组建的移动事业群 , 俞永福任总裁 。随后 , 阿里收购的高德随后也将被装入移动事业群 。 可以理解为 , 高德创始人兼CEO成从武还在位时 , 内部已经有传言:不久他们将迎来一名新的负责人 , 而且这个人与他们一样是被阿里整合进来的 。再之后 , 前阿里集团CEO陆兆禧又任命其为阿里妈妈总裁 。大权在握 , 这在阿里绝对是孤例 。 俞永福最大的特长是“善于聚合” 。前有进入阿里之前将十多个渠道类、工具类产品游刃有余地加入UC之中 , 后有大刀阔斧调整高德业务线 , 率领高德走上正轨 。与之对应的是一个不错的数字 , 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 2014-2015年度中国第三方手机浏览器活跃用户覆盖率分布中 , UC手机浏览器以53.8%的占比位居首位 。 海外市场中 , 在印度份额超过41% , 印尼超过28.5% 。一个标志性的数据是 , UC浏览器的日活用户数超过1亿 , 这意味着俞永福终于完成了UC和阿里的整合 , 使之交融在一起 , 你中有我 , 我中有你 , 真正成为阿里的一份子 。所以能看到的是 , 不论俞永福的位置怎么变 , UC和高德始终还在他的麾下 。2在百度、阿里都用头牌产品打天下时 , 腾讯正在尝试新的赛道——游戏 。 3Q大战给腾讯带来了开放和资本 , 同时很少有人注意到的是 , 就在3Q大战的前一年 , 腾讯游戏的份额已经达到整个市场的20% 。吴晓波曾在《腾讯传》给腾讯下过这样的定义 , “你无法定格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 。引领腾讯这座火山新一次喷发的可以理解为是游戏业务 , 它的掌舵人正是“腾讯太子”任宇昕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 , 任宇昕和李明远、俞永福不同 。 可以说 , 任宇昕一直在为腾讯的收入负责 。 一个很明显的感受时 , 尽管同为外界公认的“太子” , 但和李明远、俞永福不同 , 在任宇昕身上 , 人们很难觉察到任何有关政治、商场的气息 。曾经外界经常用三个50%来总结任宇昕的江湖地位:游戏收入占腾讯收入50%以上 , 占中国整个游戏行业的50%以上 , 其净利润高达50% 。尽管近两年随着游戏牌照的“横插一脚”导致各大游戏商的营收大减 , 但不可否认的是游戏仍然是腾讯的主力营收点 。出身华为 , 任宇昕自带狼性 。 从PC棋牌工具类游戏到端游 , 再到大火的手游 , 任宇昕的每一步都恰到好处 , 精妙地捕捉到时代信号 , 成就腾讯 。从《地下城与勇士》到《穿越火线》 , 从《英雄联盟》到《王者荣耀》 , 每一款国民游戏背后都有任宇昕的影子 , 而也正是依托游戏业务 , 让腾讯有了丰盈的账面数字 , 进而保持着持续不断的竞争力和进化力 , 成为腾讯两大基石之一 。他有自己的一套方法论 。他做事执着 , 为了挖到出身宝洁、拥有丰富高阶品牌市场管理经验的程武 , 他与之保持密切联系 , 并等待数年之久;他注重细节 , 在接触面试者时 , 往往通过一个人在做的一些小事来评判他在逆境中的一些选择;他奖惩分明 , 王者荣耀团队的巨额年终奖便是出自他手 。细心 , 大胆 , 敢闯敢拼 , 有格局观和大局观……一个细节时 , 在网上你很难找到这个人的负面评价 , 不论是性格还是为人处事 。 他更像一个真刀真枪上战场的护道者 , 捍卫着腾讯的四万亿疆土 。一位圈内人士曾这样评价任宇昕:“这个人似乎不希望参与大企业的那种政治竞争 , 所以影响力受限 , 遇到内斗什么的就自律和退让 。 他的能量如果100%的释放 , 还大有可为 。 但大企业能给什么样的环境来给这种人释放 , 我不确定 。 不管小马哥是不是还在腾讯掌管大局 , 这一类人在公司里的地位就直接决定这家公司的往后的战斗力 。 ”或为将士 , 或为谋士 , 大抵如此 。32012年 , 《环球企业家》杂志有一篇报道 , 称曾有一个朋友这样形容李明远:他是一个有着传统价值观和完整世界观的人 , 有英雄主义情结 。 “他有很明显的特点是愿意push(推动)自己并带领别人走在前面 , 不管是成为先驱还是先烈 , 他愿意 。 ”这些评价在二次回到百度的李明远身上一一应验 。彼时 , 李彦宏将百度最为重要的移动业务交由李明远 。 如果从互联网的节点来看 , 百度确实踏准了时代的节奏 , 但方向和结果永远差一个执行的环节 。事实是 , 百度移动业务进展缓慢 。 大手笔拿下的91无线的收购并没有给百度送来一张移动互联网的门票 , 在2014年推出的直达号同样没有取得理想效果 , 更把一手好牌打烂的的是一度被外界看好的百度O2O业务在王兴的合纵连横下彻底出局 。 最后可以称之为移动化的 , 只剩一个百度地图 。旁观者看到的永远是这个项目的狂妄与可笑 , 当局者着迷的是为实现如斯狂妄的疯狂与骄傲 。回归后的李明远并没有如李彦宏所想为百度赢得一个漂亮的移动互联网列车身位 。 而彼时阿里有手淘站票 , 腾讯有微信特等舱 , 三家是齐头并进已无可能 。2016年 , 百度进行了距今最近的一次大的组织架构调整 , 详细细节不再赘述 , 但这次架构调整对李明远来说却是一个下坡 。 架构调整后 , 李明远的汇报对象由原本的李彦宏变为了向海龙 。时隔五个月 , 在百度最重要的百度世界大会上 , 李彦宏邀请胡歌上台体验百度大脑 , 台上胡歌和智能大脑合念了《青玉案》 , 齐念众里寻他千百度 。 而台下的李明远 , 已不再演讲嘉宾之列 , 在这次大会上 , 他被安排坐在了离李彦宏最远的地方 。太子失势 , 一念一惘然 。雷军曾对俞永福有过这样一个评价“刘备式管理者”——具备完善团队、领导团队的能力 , 同时进退有度 。但再强的聚合能力遇到一团乱麻也终究是无能为力 , 俞永福的“太子生涯”在阿里大文娱的舞台上画了个逗号 。 2017年 , 俞永福正式卸去之前职务 , 担任eWTP投资工作小组 , 各种利害 , 无从而说 。早年中国企业家曾对俞永福进行了一次专访 , 俞永福给自己的定调是 , “我就是永福 , 不会有任何人是我的老板 。 我是搭档 。 ”客观来说 , 俞永福为阿里带来了真正意义上除电商以外的流量和持续领跑的身位 , 在电商的边缘处建立起了更为柔和型的阿里竞争力 , 从UC到高德 , 这两款产品已足以弥补阿里之前的基因匮乏 。没人会忘记这个自始至终没有花名的人给阿里PC时代作出的贡献 。4万家灯火下 , 几家欢乐几家愁 。 一如金庸笔下的武侠小说 , 一个悲情角色必然对应着一个苦情结局 , 交融之下定格终局 。在《甄嬛传》中 , 雍正皇帝和甄嬛关于杏花有一段经典的台词 , 这样写道:妾身并不喜欢杏花 。 杏花虽美 , 可结出的果子极酸 , 杏仁更是苦涩 , 若做人做事皆是开头美好 , 而结局潦倒 , 又有何意义 。 倒不如像松柏 , 终年青翠 , 无花无果也就罢了 。从春风得意到泯然众人 , 一瞬而已 。 2012年 , 李明远的生日愿望是 , “我要买下一个岛 , 把它修饰得很好 , 让我的亲人好朋友还有我喜欢的动物们都住上去 。 ”如今感叹 , 远离互联网的李明远打造出了自己的孤岛 , 却少了应有了修饰和点缀 。 自媒体人阑夕曾一度感叹 , “百度能做事的越来越少了 , 想管事的反倒是越来越多了 。 ”俞永福曾说 , 马云把他的梦交给了我 。 但他没说的是 , 他同样将自己的梦交给了阿里这个舞台 。“我还是一个合格的产品经理 。 ”对于自己 , 他给出的评价仍然很中肯 。 只是被“流放”eWTP却不是自己最初选择的圆梦之所 。不论是对当下掉队的百度 , 还是如今转型的腾讯 , 抑或是“江湖高手”阿里 , 在每一个转型节点都会有一个人被推到台前 , 接受时代和万千大众的检阅 , 不是他们 , 还会是别人 。他们都处于巨头们寻找下一个拐点的节点 , 在过去的互联网黄金时间里 , 他们既代表了这个时代的典型特征 , 同时也引领了各自所在阵地的风云 , 以阶梯状、发散状被记录在互联网的整个发展历程之中 。对于BAT而言 , 太子终究是是太子 , 就当时而言 , 这些人如无大功往上很难进一步 , 如无大过往下也可保身无虞 。结语巨头之所以是巨头 , 是因为他们拥有与时俱进的能力和断臂求生的勇气 , 对于阿里、腾讯、百度都是如此 。 很难说清是时代成就了履历光鲜的“太子们” , 还是太子们成就了那个时代 。前不久 , 王兴发了一条朋友圈 。BAT,再无“太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