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太祖|宋朝为什么不迁都?原因有很多,这个原因可能是最主要的!
懂点历史的朋友可能知道 , 中国历史上曾经有好多次迁都 。 比较著名的就有:殷商时期的盘庚迁殷 , 周朝的"平王东迁" , 秦朝的首都栎阳迁到咸阳 , 衣冠南渡时的晋室南迁 , 北魏三次迁都、最终迁都到洛阳 , 以及金元明清迁都到北京 , 和民国政府迁都重庆 , 等等 。 这几次迁都 , 都给当时的国家带来了重大影响 。
文章图片
北魏迁都
而宋朝 , 除了北宋灭亡的时候 , 南宋赵构迁都临安之外;北宋初年 , 宋太祖也曾经想过迁都 。 可惜大臣们全部反对 , 迁都失败了 。
宋太祖是想迁都到哪里呢?为什么会失败呢?
01.迁都之争
我们知道 , 自从黄袍加身陈桥兵变后 , 宋太祖赵匡胤建立的北宋 , 都城是在开封的 。 而开封地处平原 , 四面无险可守 , 为了保卫首都安全 , 不得不增加军队数量 , 这就造成了"冗兵"问题 。
文章图片
【宋太祖|宋朝为什么不迁都?原因有很多,这个原因可能是最主要的!】黄袍加身
当时赵匡胤就意识到这个问题了 , 所以一次趁着回乡祭祖的机会 , 就宣布要把首都迁到洛阳(赵匡胤父亲的永安陵在洛阳) 。 他的本意就是要借助洛阳的天险 , 阻挡敌人 , 顺便裁军的 。 当然 , 这是他后来对他弟弟赵光义透底的时候说的 。
文章图片
迁都之争
史书记载是这样的 , 当时赵匡胤祭祀完祖先后 , 抛出了迁都计划 。 当时群臣几乎全部反对 。 起居郎李符说了八个理由:
京邑凋敝 , 一也;宫阙不备 , 二也;郊庙未修 , 三也;百司不具 , 四也;畿内民困 , 五也;军食不充 , 六也;壁垒未设 , 七也;千乘万骑盛暑扈行 , 八也 。 --《续资治通鉴.卷十七》
但赵匡胤不鸟这些大臣 , "上不从 , 既毕祀事 , 尚欲留居之 , 群臣莫敢谏" 。
不过 , 当他弟弟赵光义发表意见的时候 , 赵匡胤不得不听了 。
赵光义说:"迁都未便 。 "赵匡胤最终把自己的长远打算全盘托出:"迁河南未已 , 久当迁长安 。 "并说出了说出了自己迁都的目的:
"吾将西迁者无它 , 欲据山河之胜而去宂兵 , 循周、汉故事 , 以安天下也 。 "--《续资治通鉴.卷十七》
正当赵匡胤以为迁都理由充分 , 迁都有望成功的时候 , 赵光义慢悠悠的说出一句:"在德不在险 。 "
也就是说 , 赵光义还是否决了哥哥的提议 。
文章图片
赵光义:"在德不在险"
当赵光义说完这句话后 , 赵匡胤没有回答 , 等于是接受了赵光义的"教育":君王只要施仁政 , 揽民心 , 共同抗击敌人 , 天下自然太平 。
待赵光义走后 , 宋太祖对身边亲信说除了自己的担忧:"晋王之言固善 , 今姑从之 。 不出百年 , 天下民力殚矣" 。
02.北宋的稳定是"在德不在险"还是"在险不在德"?
先讨论一下赵光义的"在德不在险" 。 作为帝王 , 赵匡胤难道就不清楚吗?
文章图片
宋太祖英明神武
很显然 , 宋太祖懂得这个道理 。 但是历史上很多事实证明 , 首都不险峻 , 容易被攻破 , 这又证明了"在险不在德" 。
而历史同样也证明了首都险峻也没用:强盛的秦朝、汉朝、唐朝不都是灭亡了吗?
所以 , 宋太祖当时一定很迷茫 。
03.宋太祖迁都的目的猜想
不管怎样 , 史书在记载宋太祖迁都提议的时候 , 赵光义说出"在德不在险"后 , 无论宋太祖迷茫不迷茫 , 都暂时放弃了迁都计划 , "今姑从之" 。 但是 , 很明显宋太祖不满意这样的结果 。
推荐阅读
- 秦桧|我祖先也该跪够了吧?秦桧后人提出抗议:都已经跪了500年了也该跪够了吧
- 太子|宋朝赵旉,先当皇帝后当太子,死得也蹊跷
- 宋朝|宋朝过年也有“春晚”,为了大家能够一起嗨,所有官员放假七天
- 赵匡胤|宋太祖赵匡胤,把抠门发挥到极致的皇帝
- 时候|为何宋朝皇位禅让很是坎坷,皇帝储君经常出现意外,究竟发生了什么?
- 太子|明太祖朱棣:“坑儿子”指南
- 王安石|宋朝是奸臣生产专业户,史上奸臣占一半,王安石被称“老油条”
- 金人|宋朝有3大名将,个个闻名天下,却为何改变不了宋朝灭亡?
- 宋代|因一种制度强了国, 结果, 也因这种制度亡了国
- 宋徽宗|宋朝的“奇葩”皇帝,从高雅艺术到务农种地,副业抢主业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