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月|“快的”归来公布首月成绩单,新出租能否创造新故事?( 三 )


中国新闻周刊:你们市场化探索的具体动作是什么?如何反哺市场?快的新出租带着一亿补贴回来有什么目的?
石东海: 投入1亿元专项补贴 , 为出租车乘客发放打车券拉动消费 , 核心是想帮助司机师傅们提升单量和收入 , 提振出租车行业 。
今年我们在全国范围开展恳谈会 , 在听取出租车协会、专家、出租车公司及司机代表等各方意见后 , 我们也拟出了针对部分订单向司机收取少量服务费的试行方案 , 在贵阳、海口和宁波试点 , 司机如不认可该费用 , 接单前可无责取消这笔订单 。 目前起步价订单全部不收费 , 起步价以上订单的收费标准根据城市供需、路况以及经济水平等因素略有不同 。
该方案还处于试行阶段 , 在此期间 , 将根据各方反馈意见及试点的实际效果来持续完善 。 收取的这部分费用 , 虽然比较微乎其微 , 但我们在扣除运营成本后 , 也将全部投入到补贴中 , 反哺市场 , 帮助司机提升单量和收入 。
让滴滴服务更多的用户
中国新闻周刊:据交通部数据 , 2019年全国巡游出租汽车139.16万辆 , 而滴滴2019年的数据显示 , 滴滴出租车团队累计服务过120万出租车司机和1.1亿乘客 , 尚未实现大比例覆盖 , 主要原因是什么?
石东海:扬招是很多用户固有的模式和习惯 , 扬招有很多可以改善的空间 , 我在出租车租赁公司看到一些投诉 , 比如服务态度不好 , 绕路或者计费不准确 , 甚至丢失物品无法找回等问题 。 对于扬招场景 , 我们也期待探索提高服务和效率 。
第一层面是探索交易线下化 , 服务监督线上化 。 比如扬招上车以后 , 通过扫码监督整个行程中用户的情况 , 计费情况 , 甚至可以对司机做评价 , 用更好的维度来来管理这个行业 。
第二层面是提高交易效率 。 我们发现 , 传统的线下扬招模式在一些场站交易效率非常低 , 比如在机场、火车站 , 司机和乘客都在排队 。 最近我们也在与多地场站沟通 , 希望探索设计更好的接驾点 , 让司机和乘客排队时间都显著缩短 , 在用户体验和时效方面达到更好的平衡 。
第三层面是信息化改造 , 这也是今年的重点之一 。 近两年人工智能、物联网不断兴起 , 但传统出租车行业在车辆信息化管理方面还比较落后 。 快的新出租成立了信息化小组 , 希望能够研发一套信息化系统 , 通过科技力量助推行业发展 , 让行业服务更规范、管理更规范 。
中国新闻周刊:不光是一种模式和习惯 , 对于不擅长智能手机的人来说 , 滴滴的普及 , 可能会让这部分群体打车更难 , 在提高覆盖率的同时 , 如何关注这部分人群的需求?
石东海:我们所有思考的出发点都是立足于用户需求 。 效率是未来出行行业的核心 , 但也不能因为效率而忽视部分群体的需求 , 所以扬招和预约一定是长期互补的存在 。
人们的心智和使用习惯也在逐渐改变 , 比如疫情期间 , 大家开始习惯于线上买菜 。 随着物联网的基础设施更好 , 智能手机渗透率更高 , 用户年龄结构越来越年轻 , 一些扬招的习惯会慢慢向线上转化 , 但如果最后出现线下无车可打的局面 , 也并是非良性的发展 , 科技不能只服务一部分人 。 所以我们会寻找到那个临界点 , 进行动态调配 , 既重视线上效率 , 又保证线下有车可招 。
中国新闻周刊:快的新出租将在出租车行业内承担怎样的作用?
石东海:我们非常敬重传统出租车行业多年以来所做的付出 , 其实传统出租车公司、协会和政府都为出租车行业的发展倾注了很多心血 。
但当下传统出租车的信息化管理体系的搭建还处于很早期 , 如何通过更科学、更体系、更线上化的方案 , 让这个行业管理变得更细致和科学 , 甚至精细化到每一乘、每一车、每一司机的管理 , 都有很多值得探索和合作的地方 。
我们希望输出滴滴线上管理、线上监控、线上服务培训整套体系 , 让巡游出租车行业在服务管理层面更精细 , 更科学 。
其次是更好地撮合和匹配司机与用户 , 帮助司机减少空驶时间、提升收入 。 我们有一套强大的数据体系及AI能力 , 可以帮助司机提效创收 。 目前 , 仅北京已有超6万辆出租车接入平台 。
【首月|“快的”归来公布首月成绩单,新出租能否创造新故事?】最后是行业标准 , 包括信息化改造 , 如果出租车的信息化能覆盖到每一乘、每一车、每一司机 , 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 这是更长远、更深度的发展方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