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赫兰道|差一点,《我想结束这一切》就达到了《穆赫兰道》的高度( 三 )



穆赫兰道|差一点,《我想结束这一切》就达到了《穆赫兰道》的高度
本文插图

从美学风格来看 , 这个超现实的舞台剧结尾也是不和谐的 。 全片冷峻的现实主义叙事风格、复杂细腻的对话、偏冷色调的影像风格 , 虽然有一些表现主义的元素混杂其中 , 但整体是符合人物孤绝的内心世界的 。 但在那个结尾中的热烈、激动、得偿所愿的心满意足 , 观感上似乎消解了这个人物孤独寂寞的一生 , 也改变了影片的情感调性 。 其舞台剧形式的装饰性与戏剧性 , 也打破了影片的美学同一性 。

穆赫兰道|差一点,《我想结束这一切》就达到了《穆赫兰道》的高度
本文插图

这个改编结尾 , 拉开了这部电影与两部伟大的精神分裂电影《穆赫兰道》《搏击俱乐部》的距离 。

穆赫兰道|差一点,《我想结束这一切》就达到了《穆赫兰道》的高度
本文插图

《穆赫兰道》(2001)
这一叙事模式 , 更早的还有《鹰溪桥上》(La Rivière du hibou , 1962)或者《灵魂狂欢节》(1962) , 讲述濒死之际的人 , 在幻觉中建构了一个意识世界 , 似乎生活可以重新开始、还有希望 。 这类幻想故事更早的先驱则是博尔赫斯的《南方》 。

穆赫兰道|差一点,《我想结束这一切》就达到了《穆赫兰道》的高度
本文插图

《灵魂狂欢节》(1962)
思想与记忆、现实与幻想、真实与虚构 , 是查理·考夫曼的一贯主题 。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中 , 通过一栋大厦中诡异的七层半 , 现实与潜意识被一条通道连接在一起 。

穆赫兰道|差一点,《我想结束这一切》就达到了《穆赫兰道》的高度
本文插图

《成为约翰·马尔科维奇》(1999)
《改编剧本》中 , 真实与虚构模糊了边界 , 戏里戏外的人生亦真亦幻 。

穆赫兰道|差一点,《我想结束这一切》就达到了《穆赫兰道》的高度
本文插图

《改编剧本》(2002)
《纽约提喻法》更是将漫长人生与广阔世界 , 微缩在一座如城市般的大剧院中 。 这部高度智性晦涩的作品 , 融合了艺术的自反性与存在主义的虚无感 , 同时弥漫着一种绝望的情绪 。

穆赫兰道|差一点,《我想结束这一切》就达到了《穆赫兰道》的高度
本文插图

《纽约提喻法》(2008)
《我想结束这一切》 , 延续了考夫曼笔下那种孤绝、内向、沉迷于幻想的失败者主题 。 这一次 , 这个失败者如此内向羞涩 , 甚至没有勇气成为一部电影的主角 , 因此分裂/虚构了一个自己的替身 , 而年迈衰弱的他 , 却悄悄的躲在故事的背景处 , 像旁观者一样 , 看着自己一生的悲剧 , 在绝望中 , 跟着那头蹒跚垂死的猪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尽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