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县城现状,入骨三分般深刻!( 二 )
二 , 文化习俗方面作为乡村与大城市的一个连接点 , 县城是观察城市文化的一个窗口 , 县城有着自己独特的县域文化 。 只是 , 近年来 , 随着“北上广”等大城市虹吸效应的显现 , 所谓的社会精英们都把目光集中在了这些一、二线城市 , 包括书籍、影视等文艺作品 , 关注的要么是历史 , 要么是虚幻、要么是都市、要么是农村 , 唯一不关注的就是县城 , 甚至可以说县城的生活处在我们这一代人的盲区里 。县城的主体构成人员 , 大多数人的童年都是在农村度过的 , 在城镇一体化的感召下 , 随着资本流动、人口流动等一系列流动 , 成年后都涌入城里 。 有人存在的地方 , 才有文化 。 文化告诉我们两件事 , 我们应向往什么和我们应如何表现 。 在县城 , 我看不到人们向往的是什么 , 但是我看到了表现了什么 , 可以说 , 是一锅大杂烩 。 没有鲜明的县域文化特色 , 大多数是千律一篇的次生城市文化 。在崇尚金钱的迷惘中 , 夹杂着当地的生产生活文化、婚姻家庭文化、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等 , 洋不洋土不土 。 所谓的文化习俗在历次的改革浪潮当中 , 都被次生城市文化同化 。走在县城 , 能感受到和别的地方唯一不同的就是人们的口音和地方特色美食了 。 生活在县城的人们 。 其快乐和烦恼既肤浅又深刻 , 见识既平庸又广博 。 既会为看到一个外来马戏团露屁股的姑娘欣喜而羞怯 , 又会为生命的终极意义辗转反侧而无眠 。 既会被卖“比牛皮还牛”品牌皮带的人耍的团团转 , 又会来个诗书协会 , 谈谈丹青笔力及道德文章 。县城的发展就如生活在其域内的人们一样 , 在尴尬中前行 , 在徘徊中过渡 。 我们的县城建设在如火如荼的进行 , 我们的社区、小区在一个一个的形成 , 但是适应县城的文化体系却没有建立起来 。有了生存的皮囊 , 却少了生存的灵魂 。 我们是继承乡村传统文化习俗而发扬光大 , 还是吸收外来文化而装作紧跟步伐?生活在县城的人们在迷惘 , 生活在当下的我们也在迷惘 。 我想 , 管理者也在迷惘 。 我们缺乏的是文化自信 , 我们缺乏的是构建县域文化体系的大师 。我们县城的文化怎么表现?当闲来无事时 , 人们把打开手机“快手”观看“网红”作为茶余饭后的消遣 , 这是一种畸形的文化氛围 , 并不是文化的引领 。 “网红”们搔首弄姿、说拉弹唱却能日获万元 , 有时靠以挑战传统道德底线而引起多人围观 , 且大伙送“穿云箭”“棒棒糖”而乐此不疲 , 这是“乞讨”文化 。我想 , 政府是时候出台相关的政策予以纠正了 。 当夜幕降临时 , 县城各个广场霓虹闪烁 , 音响震耳欲聋 , 大爷大妈们甚至年轻人尽情的扭动着身体 , 跳着“鬼步”等舞蹈 , 旁边围着一圈人拿着手机摄像充当忠实的粉丝 。 舞者迷失在音乐的节奏里 , 观者凌乱在错综的舞影中 。 这就是所谓的“广场”文化 , 你喜欢她或是厌恶她 , 就是制止不了她 。当春节来临时 , 政府会在主要街道的两边挂满灯笼 , 在主要广场装满灯饰 , 让小城的夜晚变的美丽 。 临近春节的前两天 , 县城的大多数街道都出现了堵车 , 在拥堵的车流里不乏外地车牌 。 一年一度的春节 , 成为回乡者和留守者的最大社交节日 , 各大饭店爆满 。 但是和大城市一样 , 县城的节日氛围也逐年变淡 , 除了车多人挤 , 你丝毫感受不到原来那种过年的感觉 , 这是“春节”文化 。你怀念她还是批判她 , 但是躲避不了她 。 当婚丧嫁娶时 , 县城的人们都会事先在饭店定好几十桌 , 基本上都要大操大办 , 生怕丢了脸面让人笑话 。 亲朋好友都来参加 , 每户随礼钱不少于二百 。 图个热闹 , 图个礼尚往来 。 但这种“人情”支出已成为不少人苦不堪言的沉重负担 。 现在人的生活条件都好了 , 每桌的饭菜基本都是怎么端上来怎么端下去 , 大都浪费掉了 。 这是“随礼”文化 。 你排斥她还是敷衍她 , 就是精简不了她 。公路当中倒下了一个人 , 一群人围了过去指指点点 , 有人打电话报警 , 有人打电话叫120 , 但是就没有人去帮扶 。 和千里之外的网友聊得不亦乐乎 , 邻里之间一步之遥,老死却不相往来 。 这就是城市的“冷漠”文化 。 随着4G网络的推广 , 手机已成为每个人的标配 , 就如同衣服一样 。 微信、抖音、今日头条等成为人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调剂品 。在街道上、在公交车上 , 在任何场合随处可见的都是低头族 。 遇到稀奇古怪感兴趣的事情 , 大家都在拍视频 , 并能迅速传播 。 机不离手 , 头可断 , 网速不能慢 。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已经深入骨髓 , 结束一天最后的一件事情是看手机 , 开始一天的第一件事情也是看手机 。 手机让人了解了世界 , 手机也让人失去了自己 。 这就是“手机”文化……也许 , 这种称不上文化的大杂烩文化就是独特的县域文化 。 但 , 这不是我脑海中的文化 , 这是弥漫金钱味道的文化 , 是没有信仰的文化 。 县城今日的种种 , 有时让我忧心忡忡 。 此时的热闹繁华却遮掩不住后继无力的苍白 , 对一二线城市的亦步亦趋让县城有了活力也透支了动力 , 但愿不是“邯郸学步” 。有人说 ,北上广是中国的幻象 , 县城才是中国的底色 。我想 , 一个县城的文化体现了一个县域人们的追求 。 拾起我们的文化自信 , 不失传统文化习俗 , 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少一些“出轨门”“艳照门”的话题 。 明确县城主题文化 , 拥有区别于大城市的环境与氛围 , 保持县城独一无二的个性、特点与自然状态;在不丧失传统遗产的前提下 , 融入工艺技术 。 为县城人提供一个纯净的环境和高品质的生活 , 并为子孙后代着想 , 这是我们重建县城文化的愿景 。当前 , 县城文化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十字路口 , 能否保持清醒的头脑给一个合适的定位 , 是当下管理者必须重视的问题 , 也是我们所有有良知的文化人共同思考的一个问题 。
推荐阅读
- 富士康等苹果供应商被施压:将30%业务搬出中国
- 外媒评述:国际人权论战中国反守为攻
- 美国耕地面积比中国大,为什么粮食产量不如中国?
- 为什么中国有四大发明却在科学技术方面落后西方了?
- 大桥|中国戒备最森严的大桥,从这路过不得停留,武警24小时轮流值班
- 美宇航局计划4年后送首位女性和一位男性上月球
- 从广场大妈看中国人的幸福感
- 美驱逐中国留学生,恰恰对国内平民子弟是利空
- 黄金周”结论:中国旅游业已完全“康复
- “金九”失约 9月份中国楼市价量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