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股东|马云驭“蚁”术:拆解蚂蚁集团的少数股东控制( 四 )


可用的监管方式也需要探索 。
控制代理成本的传统方式 , 包括市场竞争、行政监管和司法诉讼 。 无论哪种方式 , 都是在公司决策者与公司利益大体一致这个前提下发展出来的 。 究竟能否在少数股东控制的语境下继续发挥作用?这又是一个大大的问号 。
科技巨头如何赢得公众信任
少数股东控制结构可以让公司对长期利益进行更为自由的投资 , 在科技公司里促进了创新 。 亚马逊、脸书等许多承受长时间亏损的科技公司 , 也都选择了少数股东控制 。 但如上所述 , 证券市场监管者往往因此陷入促进创新和降低代理成本的两难困境之中 。
但市场监管所面临的难题还不仅仅如此 , 更大的问题是公开发行上市(IPO)对科技公司的吸引力越来越小 。
在过去的20年里 , 美国在股票市场上市的公司越来越少 。 经济学人统计 , 2000年之前的25年中 , 平均每年有282家企业上市;但自2001年以来 , 上市企业已降至115家 。 在1997年上市的亚马逊 , 距离其成立仅仅3年 。 在今天 , 典型的科技公司从创始到上市 , 平均需要11年 。 全世界有200多家未上市的独角兽企业 , 这在二十年前是无法想象的 。
对这种现象 , 直接的解释可以从功能方面入手 。 科技创业公司往往是轻资产的 , 需要的资金较少 , 而风险投资行业已经发展起来 , 可以为公司提供更长期的资金 , 创业公司因此可以推迟上市 。 这可以解释创业公司上市的减少 。 但需要反思的更大的问题是:公开上市是否还是科技创业公司追求的未来?公开募股的证券市场是否能够提供科技企业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持 , 才是立法者和监管者需要认真考察的问题 。 这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我国科技创业板的未来 。
哈佛大学公司法学者马克.罗的研究表明 , 上市公司很难有牺牲短期利益 , 或者有壮士断腕的勇气 。 科技公司往往为了快速研发或者实现规模扩张 , 往往承受大量短期亏损 , 但证券市场往往不支持上述思路 。 谷歌等上市公司能够免除了短期利润压力 , 创始人采纳少数股东控制结构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但这带来了与证券市场监管思路的冲突 。
如果证券市场并不能够提供容许公司对长期利益进行更为自由的投资的可能 , 那么科技企业并不会选择上市 , 将会有更多的科技巨头停留在未上市阶段 。
对科技大公司的监管 , 在中国未来一些年里会是个持久的难题 。 证券市场监管者遇到的两难困境 , 只不过是科技大公司监管的诸多难题之一 。 无论是规模巨大带来反垄断考量、巨量个人数据数量带来的普通人的隐私忧虑 , 还是科技精英收入远超普通员工带来收入不平等的扩大 , 诸多问题 , 都是科技大公司带给当代监管者前所未有的挑战 。
科技大公司将是中国社会将要长久面对的现实 。 尽管蚂蚁集团成长金融巨头仅仅用了十几年时间 , 蚂蚁集团提供的金融服务对普通中国人而言 , 其重要性在今天与水、电、燃气等基础市政服务相比已经不逞多让 。 中国人有目共睹的是 , 在不断改进产品、扩大规模的同时 , 蚂蚁集团等科技大公司持续地为越来越多的用户创造了价值 。 但是 , 我们同样看到 , 较之摩根、高盛、花旗银行等发展了百年的传统金融巨头 , 社会尚未产生对蚂蚁集团这样的科技巨头与之影响力相称的信任 。
监管者和公众对蚂蚁集团控制权安排的关心 , 反映的是对科技大公司的决策是否与社会利益一致的忧虑 。 从科技大公司自身的角度看 , 它们应该深刻地反思与社会如何共生的问题 。 20世纪初大型公司刚在美国兴起时 , 德鲁克提醒这些大型公司应该反思“是否适应社会的需要”?“它的目标和所在社会的需要之间 , 存在什么样的冲突”?今天 , 科技大公司在与社会共生的问题上采取怎样的行动 , 将决定它们未来的命运是否多舛 。
(作者系公司证券法学者、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