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为什么说珠三角一定能超车长三角?( 三 )
图片
如果说 , 论中国哪里营商环境最好、哪里的民营经济更发达 , 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尚可一战 。
但要论中国哪个地区最开放 , 最欢迎外来人才 , 长三角已经不是珠三角的对手 。
就拿上海来说 , 上海对于本地毕业生与外地毕业生的政策一直不一样 。 虽然近年来针对外来人才落户打了不少补丁 , 但仍然改变不了本地毕业生和外地毕业生在落户政策上整体不平衡的事实 。 相较于北广深 , 上海本地毕业生的比例本来就高 , 加上落户上的优惠 , 使得本地人才留在上海更加容易 , 也影响了外地人才来沪的意愿 。
政策上的倾斜 , 长期下来 , 外来人才流向的天平就会偏离长三角 , 更多的偏向北广深 。
更重要的是 , 政策倾斜之下 , 上海用人单位在情感上“江浙沪毕业生优先”的巨大惯性 , 其实对这个长三角地区产生了外溢效应 。 和北京、广东相较 , 长三角用人单位对本区域高校的青睐程度是最高的 。 固然有一些本地人认可这样的安排 , 但这对于长三角扩大在全国范围的吸引力 , 并保持长期竞争力 , 显然是极不利的 。
情感上的惯性 , 乃至上海就业单位中天然的校友网络效应差别 , 都是对外地高校毕业生不友好的因素 。
反观珠三角 , 虽然本土的高等教育资源远不如长三角 , 但一直备受外地人才垂青 。 武汉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 武汉大学生毕业之后最主要的流向就是珠三角 。 深圳虽然没有本土的985大学 , 但它是中国绝大多数985大学毕业生排名前三的就业目的地 。
图片
(武汉大学生毕业去向分布)
而且就从区域内部的人口流动而言 , 长三角明显也要弱于珠三角 。
根据2020年中国城市人口流动的相关数据来看 , 北京和上海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 , 北京流向上海、上海流向北京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0.8%、0.6% , 人才从北京净流向上海;上海2016-2019年人才净流入占比分别为1.3%、1.2%、0.9%、0.5% , 持续净流入但逐渐下降 。
深圳和广州互为人才外流第一目标城市 , 深圳流向广州和广州流向深圳的人才流出占比分别为0.7%、0.6% , 规模基本平衡 。
就这份数据而言 , 也恰好证明了上海在长三角中形单影只的不利情况 。 尽管经济上依旧强势 , 除了上海 , 其他城市的人才吸引力要弱于长三角外的其他城市 , 也证明了长三角的产业对外来人才的吸引力逐渐减弱 。
图片
最后再来说说房价 。
生活成本过于高昂 , 也是长三角吸引力逐渐弱于珠三角的重要原因 。
在珠三角 , 置业的压力要低于长三角 , 即使广深买不起房子 , 但临深置业压力不大 , 惠州、佛山房价尚在合理范围 , 而且城市间的距离并不远 , 拿广佛来说 , 广佛市中心到市中心仅仅19公里 , 在佛州生活 , 在广州工作的双城生活完全能够实现 。
图片
(大湾区房价分布)
而在长三角 , 房价高昂的不止上海 , 放眼一看环沪的无锡、苏州 , 再看杭州、南京 , 房价都高得令人乍舌 。
图片
(长三角主要城市房价分布)
换句话说 , 在珠三角 , 广深买不起 , 还能到惠州、佛山买房
长三角呢?逃离了上海 , 其他城市的房价依旧让人高攀不起 。
过去五年 , 南京和苏州常住人口的增量之和 , 居然只有郑州的45% , 成都的20% ,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 , 这个数字可以用“怵目惊心”来形容 。
推荐阅读
- 湖北数十村民饮用自来水中毒|湖北数十村民饮用自来水中毒怎么回事?饮用自来水为什么会中毒
- 整点鲜闻|为什么考古学家推荐六月造访埃及吉萨大金字塔?夏至日落在金字塔间形成象形文字
- 视听|首届长三角高新视听博览会即将在宁举行
- 南海|珠三角13日起有大到暴雨
- 政略战略战术|仅仅10天,我国购美国百万吨大豆!为什么美国大豆这么受欢迎?
- 穿搭讲究|普通人为什么会越来越穷了?
- 不爱尖叫的鸡|A股和H股都是统一只股票, 为什么股价差别那么大?
- 枝头的喜鹊|自己交了6年, 为什么最后不给办“退休”?,公司交了9年保险,
- 存桂|为何选择炒股?
- 5G|为什么无线通信需要同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