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父子宰相的故事
1956年 , 毛泽东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 , 曾引用过一句诗:“长城万里今犹在 , 不见当年秦始皇” 。 这首诗的来源 , 和一个历史典故有关 。这是一个300年前的真实故事 。这是一段有关“礼让墙”的历史佳话 。故事发生在独有5000年延绵不绝的文明史的中国 。故事发生在安徽桐城 。故事的主人们 , 携手催生出了一条窄窄的 “六尺巷”。300年来 , “六尺巷” 容颜不改 , 依然光照人间 。
1 , 一桩300年前的邻里纠纷清康熙年间 , 安徽人 张英(字敦复 , 号乐圃) 已升任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 。
他在老家桐城的宅子与吴家为邻 , 吴家秀才出身 , 两家院落之间原本有一条巷子 , 供两家及村民出入使用 。后来吴家翻建新房 , 想占用这条小巷 , 张英老家的人不同意 。双方争执不下 , 把官司打到了当地县衙 。县官考虑到两家人都是名门望族 , 犹豫再三 , 不敢轻易了断 。这时 , 张家人一气之下写了封加急信 , 送给了在朝庭作“大官”的张英 , 希望他来出面解决 。
2 , 一首振聋发聩的诗句张英接到老家寄来的信后 , 二话不说 , 当即就回了一封信 。他在给家里的回信中写了四句话:
千里来书只为墙 ,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 ,不见当年秦始皇 。张家人看了回信 , 豁然开朗 , 当下就来到吴家 , 说要主动让出三尺空地 , 让吴家翻建新房占用 。 吴家见状 , 深受感动 , 当即决定 , 也让出三尺房基地 , 不再占用 。 “六尺巷”由此得名 。
张英大度做人 , 克己处事 。 他借用秦始皇与长城的故事 , 巧妙劝导家人让出三尺之地 , 换来了百世流芳 。张英的谦逊礼让 , 不仅成为邻里之间和睦相处的典范 , 更为自己的家族家庭家人树立了包容博大、崇德重礼的表率 。3 , 张英为什么会如此行事清末著名学者马其昶所著的《桐城耆旧传》中这样描绘张英:三藩叛乱时 , “一时典诰之文 , 皆出公手” 。 张英历任礼部侍郎、兵部侍郎、工部尚书、翰林院掌院学士、文华殿大学士等职 , 治国辅政 , 才学出众 , 清廉律己 , 世人称誉 。
张英一生品学兼优 , 常年身居高位 , 在皇帝面前行走 。 他的履历、他走过的路 , 使他深深懂得 , 辅佐皇帝 , 为国担当 , 为民分忧 , 首先得从自家做起 , 从每一个家庭做起 , 从一桩桩一件件小事做起 。 家是最小国 , 国是千万家 。 张英对家人家族的教育不仅以严著称 , 更是以身作则 , 言传身教 , 自作表率 。
张英写给家人有《聪训斋语》 , 专门从立品、读书、养身、择友四个方面告诫教导家人后辈 。 他写道:“欲行忍让之道 , 先须从小事做起 。 ”在张英的言传身教下 , 次子张廷玉成为康熙朝进士 , 居官五十多年 , 历康、雍、乾三朝 , 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军机大臣 , 乾隆朝晋三等伯、加太保 。
张廷玉的长子和次子也官至内阁学士 , 四子官拜兵部尚书、赠太子太保 。张英以他谦逊宽容、秉礼处世的家教家风 , 带出了为官清正、心系百姓的子孙后代 , 为世人称颂 , 给今人启示 。 今天 , 六尺巷的故事广为传颂 , 窄窄六尺巷 , 却成就了中华传统美德和优良家风的一篇大文章 。4 , 2016年的一首央视春晚歌曲
“六尺巷”是一把人性修养的尺子 , 值得我们经常拿出来量一量 。“六尺巷”是一种人生境界的隐喻 , 值得我们经常去走一走 。常走“六尺巷” , 走出的是高天白云 , 走出的是人生天地宽 。
推荐阅读
- “飘然今喜谢尘缘”写诗投笔而逝奇人,父子双贤
- 重磅信号!李嘉诚突然连续出手了!
- 中年|铁血宰相俾斯麦, 如何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的呢
- 广东海丰: 一父子四人枉屈牢狱谁之过
- 南方都市报|父子阔别25年再见却不相识, 广州志愿者中秋节前助其团圆
- 父子俩|惊险一幕,父子俩带着拉布拉多大海急流中勇救3名女子
- 北宋4任宰相达17年的大书法最终饿死在潭州
- 历代宫廷内斗父子兄弟相残能血腥到什么程度
- 青年|15岁屈诗颖、考古女孩钟芳蓉、父子同门罗宇轩齐聚北大,逐梦奔跑
- 老年|万州、云阳……都在传这对父子!51秒视频刷屏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