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败主要责任在赵孝成王无需厚责赵括

秦赵长平之战 , 赵孝成王的错误在于临阵换将 , 起用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 , 葬送了四十万赵国子弟 。秦欲兼并六国首选赵国开刀 。 长平之战双方投入兵力总数在一百五十万 , 如此规模的战争赵孝成王却视为儿戏 , 焉能不败 。赵惠王其人能力平平 , 但他始终坚定信任廉颇、蔺相如、赵奢这批经过考验的军事、政治家 , 起码还有能力和秦国抗衡 , 国家还算基本稳定 。赵惠王死了太子丹立为王 , 此为孝成王 。孝成王不但没有从政经验 , 本人还非常武断 。他的错误之一就是不该接收上党地区 , 上党所含七八个县 , 属兵家必争之地 , 孝成王引火上身 。果然刚一接手上党 , 秦军即来到上党 , 孝成王也派出大军开到上党 , 决战在即 。赵孝成王的第二个错误在于轻视秦军 , 没有意识到这是秦赵之间的战略决战 , 以他的经验、阅历根本无法判断战局的迅猛发展 。 且急于求成 , 急于看到赵军的取得辉煌战果 。出生牛犊不怕虎 , 那是不知虎的厉害 。 孝成王应该也不算初生牛犊 , 秦赵几十年间多次交锋他应当知悉 , 赵军总是败多胜少 , 战争的主动权大都在秦国这面 , 秦赵之战动不动就是赵军被斩首数万 。由于赵惠文王和蔺相如、廉颇、赵奢等大臣采取了积极的防御政策 , 多年来保持了秦赵相持的战略局面 。赵孝成王根本不懂这一点 , 要求率赵军出战的廉颇速速取胜 。赵孝成王不懂军事 。 在古代战争中,当强敌入境时,防御的一方应首先采取退却的办法,避开敌人的锐气 。 等到敌人士气低落时再出击才是正确的作战方法 。春秋战国时,这样的战例很多 , 如《曹刿论战》中的案例 。齐鲁两国的军队相遇后,首先是齐国军队进攻 。 当时军队进攻时,鼓手会擂动大鼓激励士气,就像有的军队冲锋时吹冲锋号一样 。 当时齐国大军插着大鼓进攻鲁军 , 鲁庄公也想擂动大鼓冲上去应战,曹刿制止了 , “未可” 。“齐人三鼓”,也就是说,齐军攻击了三次 , 仍没有攻下鲁军的阵地 。 齐军的锐气被打下去了 。就在这时,鲁军在曹刿的指挥下杀出了营寨,鲁军的大鼓擂得震天响 。 鲁军由于三次挫败了齐军的进攻,士气大振,冲锋勇猛 。齐军正在休整,没有料到鲁军冲杀过来,阵脚大乱,士气低落落荒而逃 。 弱小的鲁军打败了强大的齐军 。此役胜利的根本原因,就军事学上说,就是鲁军坚守阵地,乘齐军士气低落时一齐杀出,其锐不可当,终获胜利 。现在,赵军面对的是强大的秦军 。 可是赵孝成王却要求廉颇速战速胜 。廉颇当时采取的方针是正确的 。 面对着强大的秦军,廉颇深沟高垒,坚守不出 。 秦军顿兵于坚城之下,毫无办法 。秦军顿兵于长平赵垒之下,时间对赵军有利,对秦军不利 。上党距赵国都城邯郸很近 , 后勤支援及组织指挥都很方便 。 上党离秦国的核心地区咸阳却很远,补给线很长 。 一但赵军切断秦军补给线,秦军将不战自乱 。但赵孝成王等不及了,要求廉颇主动出击,速歼秦军 。 廉颇知道秦军要的就是赵军从壁垒走出来 。 他坚决拒绝了赵孝成王的乱指挥,坚守工事赵孝成王何以这么急着速胜呢?首先是赵孝成王没有指挥战争的经验 。 一个少年公子,从小生活在王宫里,没有从过军,没有打过仗,他根本不知道战争是怎么回事 。不仅赵孝成王是这样,他的对手秦昭襄王也是这样 。 秦昭襄王长年在燕国当人质,自然没有在秦国当过兵,打过仗 。国王没有打仗的经验,可朝廷里一般都有作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将帅 , 国王碰到重大的军事决策时,这些将帅会向国王分析局势 , 提出决策供国王选择 。也该赵孝成王倒霉 , 赵国有两个军事统帅 , 廉颇率军到长平去了,赵奢已去世 , 赵孝成王跟前没有了有丰富作战经验的军事统帅,没有人能出来制止赵孝成王的瞎指挥 。赵孝成王急于速胜 , 还在于他刚登上王位 , 急于打大胜仗立威 。一个国王刚上台,掌握了国家的一切权力,总想做点什么成绩出来,让大家服他 。 下面的官员也是这样 , 新官上任三把火,赶紧做出点政绩 , 好进一步得到提拔 。 此乃人之常情 , 官之常情 , 王之常情 。但是,这三把火必须烧得好才行 。 倘若烧不好 , 会使自己灰头土脸 。赵孝成王是个德、能、资历都难以胜任的国王 。 此人上台伊始,哇哩哇啦 , 一点不知兵凶战危的厉害,只想赶快速胜赵孝成王的第三个大失误,也是决定性的失误是撤换廉颇 。赵孝成王撤了廉颇,换了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乃是一件最愚蠢的事情 。 这件事也反映出赵孝成王性格上的一个大弱点,猜忌,耳根子软 。 这个弱点加上他求胜心切,导致他上了秦国间谍的当,撤换了廉颇 。秦国善于使间,也有权利使间,兵不厌诈 。其它诸侯国当然也有权利使间 。 问题是秦使间成功的记载不绝于史书,而其它诸侯国对秦国使间成功的例子却少见于史书 。 这说明秦国国力强盛,有足够的财力、人力使间,也说明被使间的诸侯国的决策层政治腐败,猜忌很深,容易上当受骗 。赵孝成王就是这样的一个容易上当受骗的国王,秦军顿兵于廉颇指挥的赵军的坚壁之下,无计可施 。 秦王乃派出间谍到赵国散布流言 , 说秦国根本不怕廉颇,就怕赵括指挥赵军 。赵括何许人也?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 。 俗话说“将门虎子” 。赵括出自名将之门,但他不是李世民,不是虎子,是赵国的瘟神 。 赵生前,赵括常与赵奢论兵法 。 赵括引经据典,滔滔不绝 , 赵奢也常说不过他 。也正因为此 , 赵奢很不放心这个儿子 。 兵者 , 死地也 , 把战争看得太轻松了 , 让这样的人去带兵 , 只会全军覆没 。正如此,赵奢生前从不起用赵括为将 , 也留下遗嘱,不许赵括带兵 , 自己送命不说还可能祸及家国 。赵括其人 , 深究起来也是赵国腐败学风的产物 。这时的赵国,学风颓败,讲究雄辩,专看嘴上功夫 , 谁嘴上功夫最好,谁就是“名士” 。这些“名士”都在论一些什么问题呢?辩论的问题很多,但基本上是一些胡说八道说人有两个耳朵,我偏说人有三个耳朵 。 你说白马是马,我偏说白马不是马 。 如此等等 。 这样的辩论(或曰学术讨论)有什么实际意义?有什么用处?只会产生错误的舆论导向 , 把人们的注意力吸引到这些无聊的话题上来,结果是那些振国兴邦家的重要方针政策反倒没有人注意了 。这种腐朽的学风侵蚀到赵国的各个领域,包括关系到国家存亡的军事领域 。赵括就是这个领域的典型代表,他的名气甚至比他的父亲赵奢还大 。 空话误人 。赵括兵败长平固然有他自己的责任,但和赵国这种腐朽的学风、无能的国家决策层有很大的关系 。应该说,赵孝成王起用赵括,也不完全是秦国使间的结果 。 赵孝成王本人就对廉颇很不满意,数次批评他,嫌他进兵迟缓 。秦国间谍正好点中了他的心病,二者不谋而合 。 赵括被起用为赵国军队的统帅,代替廉颇指挥长平的四十五万赵军 , 赵国的末日来了 。长平惨败,赵孝成王固然有重大的决策领导责任,但赵括应承担主要的军事指挥责任 。赵括的错误很多 。 第一条是改变了战略 。廉颇实行的是积极防御战略,赵括一到长平,即实行了冒险主义的战略,率领主力与秦军在野外作战 。 秦军佯装不支败逃,赵括挥动赵军猛追 。 估计当时赵括很高兴,秦军原来这么稀松,不堪一击啊 。估计赵孝成王也很高兴,赵括就是行,我没有看错,你看他一到长平,就把秦军杀得落花流水赵孝成王也好,赵括也好,好像都得了健忘症,秦军什么时候这么好打过?秦赵两国交锋,赵国总是大败,动不动被白起斩首数万现在的秦军怎么这么稀松,这么好打?哦,原来白起不在军中 。赵孝成王和赵括白高兴了一阵,白起已秘密抵达长平秦军指挥部接手指挥这场大仗 。白起,秦国名将,很能打仗 。 长平之战初起,他确实不在军中但赵孝成王起用赵括为统帅的决定一经作出,秦昭襄王立即派白起赶往长平担任秦军统帅 。 赵括被起用后,很多人来祝贺他,四十五万长平赵军,这差不多是赵国的军队的全部了,这个官可不小了 。祝贺的人多,带来的礼物也多 。 赵括乐呵呵地咧着大嘴,听着贺客的贺词点着礼物的数量 。 军情如火,他并没有星夜赶往前线 。白起的行动却异常迅速 。 秦王任命白起为长平驻军统帅后,颁布了严厉的命令,谁敢泄露武安君(白起)赴长平为将者处死 。 在这道严厉的命令下,估计秦国都城咸阳的人很少有人知道这个秘密,就是知道的人也不敢去贺 。 你去贺了,岂不是证明你知道这个秘密了吗?在秦王那道严厉的命令的威慑下,谁敢这么做,谁又愿意这么做 。可以肯定,白起是在毫不声张的情况下秘密赶赴长平的 。 他可能连元帅的军服都没有穿,就是一身简单的高级校官的军服 。 跟随他的警卫部队大概有两千人 。秦王为什么这么谨慎,这是因为,白起被派往长平乃是秦国第一国家秘密 。 打仗是两国政治军事物质力量的综合较量,一般地说,力量强大的一方握有主动权 。 但也不尽然,如果弱的一方的将领特别优秀的话,他往往会把自己的强势发挥到极点,而把放敌方的优势削减到最小 , 或者把敌人的优势变成可以利用的战机 。 这方面的战例不胜枚举 。楚汉相争,汉军将领韩信率军与赵军作战 。 韩信知道自己的部队不占优势,人数较少,且缺乏训练,便把阵地设在大河滩上,使自己的部队无路可逃,不得不拼命断杀以求生存 。 “背水阵”把自己部队的弱点转变成强大的战斗力,终于歼灭赵军 。这次是秦国和赵国的决战,也是秦国和其它六国的决战 。 赵军主力被歼,其它六国再也凑不起一支像样的部队了 。 白起当然明白这一点他是在极度紧张的气氛中赶到长平的 。白起一到秦军大营,立即部署了诱敌深入、聚而歼之的整套战役计划 。 没想到,赵括果然上钩了 。赵括的第二个错误是事先没有进行侦察 。白起到长平以后,对秦军的兵力配置作了大规模的调整,最大的调整是在秦军的后方筑起了坚固的军城或曰壁垒 。 长平的地形是一个山地,秦军和赵军是在山谷里对峙 。 白起的计划是在秦军后面山谷狭隘处构筑一座坚固的石城,赵括出击时,部队佯败引诱赵军追击,秦军进城据城坚守:同时派出有力部队切断赵军的退路占领赵壁 , 合围赵军 。 这么巨大的军事部署的变更,赵括竟然毫无所知 。赵括虽然只会纸上谈兵,估计军事常识他还是懂的 。 他要知道秦军部署发生这样大的变化的话,肯定会引起警觉,采取一些防范措施 。 现在看来,赵括什么都不知道 。 肯定是赵括收礼忙昏了头脑,连派出侦察兵侦察秦军的动向这件事都没有做,这还能打胜仗吗?赵括的第三个错误是兵力部署上缺少纵深配置,用兵方向单一没有设置掩护、牵制等侧翼部队 。四十五万人的战略集团,在攻击敌人集结的部队时,切不可采用一窝蜂式的放羊式的冲锋,而应设置掩护、战役保障等部队 。 如果还不懂这些话的意思的话,我们可以看看白起的兵力部署就可以知道赵括是多么地愚蠢 。白起在长平一战的兵力部署是很讲究的 。 他把兵力分成诱敌部队防御部队、迂回部队三种 。 主力为防御部队,筑壁坚守 。 一部分部队为诱敌部队,赵军进攻时故意佯败,诱赵军于坚壁之下 。 约三万人的部队为迁回部队,迁回到赵军后面,夺取“赵壁”完成赵军的合围还有近一万人的部队迁回到两边山地上埋伏,一旦赵军被合围,即从两边山地上冲下来隔断赵军,把赵军一分为二 。 还有数万部队迁回到两边山地上凭险固守,防止赵军攀登两边山地逃跑 。白起的决心坚决而明确,合围赵军,歼灭赵军,为此多层次大纵深配置部队,从兵力部署来看,秦军少于赵军 。 对付赵军这样的大战略集团,白起应当至少使用十万人担任迁回包围任务,掐断赵军的部队至少也应有五万人 。 而白起只用了那么点兵力担任迁回包围任务说明秦军人数上少于赵军 。赵括看来没有打歼灭战的决心,他的战役目的似乎是只要把秦军赶走就是了 。 赵军这么大的部队,他竟没有部署迁回部队绕到秦军后方包围秦军,也没有部署部队切断秦军,他只是采取平推式的打法想用四十五万赵军这个大推土机平推,把秦军推走了事,完全是一副无所作为、被动挨打的架势 。白起决心下得狠,赵括等于无决心 。 两个统帅的决心、部署相差这么大,这场战役的结局从白起赶到秦军大营时就定下了 。赵括的第四个错误是发现部队被围,不是采取积极进攻打破秦的包围,而是筑壁固守,等待救援 。赵军在长平被围,赵括还有很多机会 。 首先,赵军可以集中精锐,攻击秦军的迁回部队 。 这支部队只有二万五千人 , 不要多,赵括只要拿出十万部队及时地冲锋战斗,肯定会很快突破这支军的防御 。 这支秦军被冲垮了,赵军就等于突围成功 。 然而在赵括指挥下,赵军筑壁自守,丧失战机 。这时,秦王从战场附近动员了一百万人的一支大军赶赴长平 。 这一到,宣告长平赵军的死期已经临近 。秦王从今天的陕西咸阳赶到今天山西的上党,得走多少天啊,最快也得一个月 。 他动员一百万人的大军参战,至少也得二十多天 。 这赵括在长平被围后,至少浪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的第五个错误是赵军断粮后,为了突出重围,亲自率队冲锋,被秦军用箭射死 。 赵军失去了统帅,一切希望都没有了,只好投降 。赵括是一支四十五万人的庞大战略集团的统帅,手下将军不会少于一千人 。 这些将军不去率队冲锋,必得赵括率队冲锋,这是为什么?赵括作为全军统帅,他的职责是决定战略,制定战役计划,调派兵力而不是像个连长一样,拔出手枪朝前一挥,弟兄们,跟我冲啊 。依据所率部队人数,赵括军衔应为上将,现在他自己降为上尉这是为什么?比较大的可能性是赵括在赵军中威信尽失,没有人再听他的命令了,也没有将军听他指挥了,他只好亲自率领一支部队冲锋 。 估计这支部队的人数也不会太多,顶多有几百人,这些战士很可能是过去赵奢的亲信部队 。一支部队,在战役顺利的情况下,统帅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 如果部队需要斩关夺将,断不需统帅亲自领着去打,会有很多的将军和校官领着部队冲锋 。一支部队 , 在战争中陷入死地时,情势陡变,统帅的权力丧失殆尽,没有人理你,一个小兵不高兴都会揍你一顿 。 为什么?因为你不能再给官兵任何好处了,生的希望都叫你给断送了,谁还听你的呀 。赵括,现在就处于最后一种状况了 。 部队已经断粮,互相杀食也就是说,把战友杀了吃 。 这一切怪谁?战士们的结论是怪赵括 。 赵括这时威权尽失 。 更重要的是,他对这支部队不熟悉,部队也不熟悉他,双方都对对方缺少信任感,赵括还能指挥谁去冲锋?恐怕只能指挥自己了 。赵括虽然只会纸上谈兵,但当他亲自冲锋时,知道这是送死 。 他应知道,赵军是绝对没有希望生还了 。 他的结局或者是战死,或者是投降,总而言之免不了一死 。 与其投降被敌人杀死,还不如战死疆场 。赵奢过去指挥赵军时,部队中有一批亲信 。 这不是说赵奢在部队拉帮结伙,而是赵奢在部队中的威望很高,将士们都服他 。 这些老战士看在赵奢的份上,愿意跟着赵括冲锋,陪着小将军战死 。赵括一死,四十五万赵军将士失去了指挥,也去掉了约束,心安理得地向秦军投降 。 他们本以为能活下去,却被白起一夜坑杀,死得更惨 。赵军是齐楚燕韩赵魏六国中的一支主力部队 。 赵军被歼,再没有什么力量可以挡住秦军的兼并战争了 。 秦国统一天下的战争,终于爬上了山顶,下面只是下坡了 。四十万赵军降卒到底是怎么被杀的?史书上记载是白起“挟诈而坑杀之” 。 怎么坑?有待分析 。四十万人呢,不可能挖一个大坑全部活埋 。 这样埋,速度慢,容易出事 。 四十万人一齐反抗起来,可是不得了的事 。 再说,到哪里挖可以埋四十万人的大坑 。 因此,必须把赵军分成无数个小组,由无数军人小队带走找地方活埋或杀埋 。四十万赵军降卒可能就是这样被分散开 。 “坑之”不是被活埋,而是杀了以后扔进山谷埋掉 。历史上总是骂赵括 , 其实赵括也是牺牲品 , 他行不行自己不知道 , 你赵孝成王也不知道 , 首先你赵孝成王不识人 , 才造成起用不会打仗的人去打仗 , 后果也只能自己承担 。长平之败主要责任在赵孝成王无需厚责赵括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