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青年报|多家银行提前终止理财产品 单方面“解约”合理吗?( 二 )
银行难以承受“老产品”的高收益
工行有关负责人指出 , 2019年11月以来 , 市场利率加速下行 , 新增投资品收益急剧下行拖累理财投资组合表现 。 为保障客户收益水平 , 维护投资者利益 , 该行决定提前终止该批发行时预期业绩基准较高的产品 。
普益标准监测数据显示 , 近几年 ,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节节败退 , 已经连跌45个月 , 平均年化收益率降至3.75%左右 。
中信证券明明研究团队分析指出 , 传统银行理财产品默认了“刚性兑付”规则 , 预期收益率实际上也成为银行的负债成本 , 而银行通过操作投资这笔资金最终取得超过预期收益率的“利差”部分 , 才是属于银行的利润空间 。 工行和亿联银行产品的预期收益率均在5%以上 , 明显高于当前市场平均水平的预期收益率 , 在刚兑预期下 , 极大压缩了银行的利润空间 , 甚至导致成本与收益倒挂 。
以工行5年期产品为例 , 成立以来年化收益率高达6.1% , 期限长达5年 , 近两年市场利率大幅走低 , 对比国有大行一年期银行理财收益率水平3.1% , 相差了3个百分点 , 按照该理财的产品说明中的预期募集规模20亿元来看 , 相当于银行每年需要为该产品承担6000万元的损失 。 如果未来较长时间内利率继续下降 , 银行损失还将继续扩大 。
观察
银行单方面“解约”是“霸王条款”吗
“说好的五年到期 , 现在才过了两年多就提前结束 。 银行这不是单方面毁约吗?”王女士收到提前终止的通知时 , 非常生气 。 但是当她在手机银行里找出这款产品的说明书时 , 愤愤不平的心情又转成了无奈 。
原来 , 产品说明书中已经明确表示:“为保护客户利益 , 工商银行可根据市场变化情况提前终止本产品 。 除本说明书第七条约定的可提前赎回的情形外 , 客户不得提前终止本产品 。 ”
事实上 , 绝大多数银行的理财产品都有类似规定 。 北京时代九和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许桂林表示 , 虽然理财产品提前终止对投资者的收益会造成损失 , 但从合同约定来看 , 银行由于法律法规或政策变化导致的提前终止理财产品是合法合规的 。 当然 , 理财产品的强退极有可能引发投资者的不满 , 进而对银行声誉产生影响 。 因此 , 银行在提前终止存量产品的时候 , 最好避免集中处置 , 确保平稳有序退出 。
明明研究团队认为 , 短期来看 , 提前终止不论是对客户还是对银行都有不利影响 。 对投资者来说 , 赎回的资金如果再去买新产品 , 现在的理财产品收益率要远低于之前的收益率 , 实际收益会明显缩水;对银行来说 , 除了要短期内偿付大量本金 , 自身的形象也会受到一定损害 , 甚至面临部分客户的永久性流失 。 但是从长远来看 , 产品“强退”背后的理财净值转型会给中国资管市场的发展带来更广阔的前景 。
“强退”预计不会大规模出现
明明研究团队的研报认为 , 目前银行都在响应资管新规要求加速压降存量理财产品规模 , 因此理财产品提前“强退”可能还会发生 , 但应该不会成为普遍现象 。
首先 ,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期一年 , 稳定了金融机构的预期 。 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年底 , 银行有了更多的时间去消化存量老资产 , 并且给予金融机构更多时间培育长期的资金来源 , 提高发行新产品承接老资产的能力 。
其次 , 以往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都是中短期的 , 银行可以等待其自行到期 。 对于1年期以内以及在过渡期结束前可以顺利退出的产品 , 除非收益倒挂情况严重 , 否则银行没必要牺牲在投资者心中的形象来提前终止协议;最后 , 大量的提前赎回会给银行在短期内带来较为沉重的本息偿还负担 , 不利于银行现金流的稳定 。
报告同时认为 , 在产品转型期 , 未来将有越来越多的老产品到期之后退出 , 违规存量理财逐步出清已成定局 。 按照资管新规的要求 , 这类理财产品将在2021年年底前退出市场 , 净值型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理财未来的发展方向 。
推荐阅读
- 中年|女科学家是科技进步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 一只笨兔子|A股:“节后效应”显现!今天A股这一涨,意味着什么?
- 新事物爆料|大连华讯:股票“送转”是什么意思
- 景裕资产|波士顿矩阵在价值投资中的运用
- |2020北京民营企业百强榜出炉:京东第一小米第四
- 中新经纬|2020北京民企百强揭晓:京东、联想、国美位列前三
- |从400多家公司降至10家,章泽天退出京东系?
- 10月|消费需求释放 市场强劲复苏
- 黄金周|市场热起来、经济活起来,平台大数据里的黄金周
- |媒体报道:字节跳动收购北京止于至善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