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玲心理咨询|谁又能救你,熊玲:谁使你变态( 二 )


Panyan“有深深的恐惧”的讲述 , 很清楚地道明了你所谓变态的心理原因 。 一切似乎是早期“不良”亲子关系惹的祸 。 不良是说你的原生家庭 , 本来很健康的祖辈关系、父辈关系中沉淀了时代政治所迫的阴霾 , 和你本来健全的亲子关系中 , 遭逢有父母无意识对你自尊的伤害 。 童年 , 是形成个人认定(即形成自我概念或心理地位)的第一个关键时期 , 孩子基本发展有“我好、我行、被喜欢”或“我不好、我笨、被讨厌”等自我价值感和自我认同 。 可是童年的孩子既单纯又脆弱 , 特需来自大人宽容的正性认同 。 Panyan小时候不幸在外遭受了欺负与恐吓 , 又或许不幸遭受了父母无意识鄙视的教育 , 更不幸的是panyan的感觉里只刻下了“鄙视”意味的愚笨 , 和父亲失望表情意味的“我弱笨” , 却不知父母完全无意那样的言行会给你伤害的感觉 。 那时的你 , 在你心里的地位是一个弱者 。
熊玲心理咨询|谁又能救你,熊玲:谁使你变态
文章图片
小孩子受大孩子的欺负 , 受伤害是常事 , 它是否致人留下创伤性记忆 , 是否造成胆怯性个性 , 其受伤害事件本身不重要 , 重要的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对孩子受欺负后的态度反应是否恰当 。 例如 , 当时的panyan受别人欺负戏弄后 , 恐惧地跑回家 , 哭着告诉妈妈这一切后 , 妈妈不是“嘲笑我笨 , 说怎么可能用枪打你嘛 , 这孩子真是的” , 而是妈妈微笑着“孩子 , 你受欺负了 , 过来妈妈抱抱你” , ..哥哥姐姐们不是“都嘲笑我”而是说“没关系小家伙 , 你大一点就有反抗力了”;父亲不是带失望的表情训斥“你这胆小的孩子....” , 而是平静地对你“孩子 , 被人欺负不是你的错 , 你能向我们表达情绪就很好 , 今后学会适当反击就是了”等等 , 那么panyan或许就不会那么恐惧被欺负 , 不会假装坚强或撒谎掩藏受欺负的惨象 , 不会对“嘲笑 , 愚笨”过分敏感…而或许会有“很安慰 , 很温暖”的心理感受 , 会有“我好 , 聪明 , 我被爱”的心理认定 。 这可说明 , 早期亲子关系中什么是“责备与防备”性互动 , 什么是“认同与接纳”性互动 。
【熊玲心理咨询|谁又能救你,熊玲:谁使你变态】我这样讲解 , 不是想揭示你现在的“复杂 , 变态”是父母等人所致 , 也不是想为你曾经的委屈和现在的纠结正本清源 , 我是想借你讲的故事说明以下:
——没有不对的父母 , 只有父母对孩子伤感时不对(严格说是父母不懂!)的态度和言语 。 界定这个“不对”也是我们从心理学角度 , 来看父母言行会对孩子心理发育构成影响而论的 。 你的父母跟众多父母一样 , 以他们的理念出发是那样真心、真实地养育着孩子本身没有错 。 只不过 , 众多父母当了父母后 , 忘了自己曾是小孩 , 也怕过被人作弄、怕被欺负、怕受伤害 , 忘了小时候也是多么欢喜哥姐的保护 , 多么盼望父母的接纳和赞赏呵 , 却习惯性采用了他们父母的教子方法 。 众多父母最富有的是爱心 , 最缺乏的是怎样施爱(管教)的艺术 。 所谓施爱艺术 , 简单说是你能读懂孩子的伤感和需要 , 并能抚慰他接纳他 , 给他应对风险的勇气 。
但 , 如果说你现在的痛苦 , 与过去父母不懂教子艺术有关 , 其实也与你无意识怀恨父母相关 。
——没有弱笨的孩子 , 只有孩子在恐吓或严厉下才显得惊慌、木呐的无助 。 我们需要清醒:(父母)你孩子的紧张木呐 , 绝非真愚笨 , 而是一种受环境威胁的自我防卫;(孩子)你父母责备你弱笨 , 绝非指你真笨 , 而是玩笑你咋被“愚弄者”吓成这样?从前你记住了父母的失望和责备 , 也误读了其中所指 , 现在你可以重解你们关系中爱的含义 , 也可选择改变你的看法 , 如改写你“多么希望父母别嫌弃我”为“父母本来就是爱我的” 。 事实是 , 你父母从来就没有嫌弃过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