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到|“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大展”亮相上海音乐厅 沉浸式感受新空间

:原题为_周到|“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大展”亮相上海音乐厅 沉浸式感受新空间。
12天前 , 历经1年半修缮重新敞开大门的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迎来了首批探访者 。 北厅妙笔手绘的罗马柱、大厅“修旧如旧”的雕花穹顶和海上蓝座椅、藏在地下室的百变小厅 , 东厅“重见天日”的水磨石地板……几乎每个人 , 踏进音乐厅后的第一个动作都出奇地一致——掏出手机或者专业相机 , 从各种角度记录着这座老建筑焕发新生后最美的样子 。
但唯独上海音乐厅的四楼 , 犹抱琵琶半遮面 。 这块曾经在2004年平移后新增的非文保区域 , 在大修后会以什么样的全新方式迎接来客?昨天 , 谜底终于揭晓:由凯迪拉克·上海音乐厅与LWA卢瓦文化联合主办的“真情无界——纪念贝多芬诞辰250周年声音交互艺术体验大展”在这里拉开大幕 。
展览共分为三个章节 , 分别为“贝多芬的色彩”“贝多芬的影像”“贝多芬的独白” , 10个展区贯穿贝多芬生平、音乐作品和人生故事 , 其间穿插融合沉浸式科技互动、交互式视觉投影 , 配合交响乐团专门为此次展览录制的贝多芬交响乐作品 , 以独有的科技体验打破贝多芬作品的鉴赏门槛 , 向全年龄段观众敞开大门 , 构建一个听觉、视觉、触觉的多维度音乐空间 。
“我们希望观众在上海音乐厅 , 不仅能听到名家名团 , 也能在新空间感受音乐和技术的互动 , 让这座上海文化地标以更多元的面貌与市民互动 。 ”上海音乐厅总经理方靓说 。
展览将持续六个月 , 至2021年3月21日结束 , 观众可通过上海音乐厅官网或官方微信预约参观 。
感受失聪后的贝多芬
步入音乐厅四楼的展览空间 ,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贝多芬的色彩”片区 。 巨大的投影墙上 , 不同色彩的光晕踏着《命运交响曲》的节奏 , 错落有致 , 轻轻触摸幕墙时 , 竟点起一阵阵涟漪 , 颜色和效果还会根据不同的乐章呈现不同效果 。
转到背面 , 一整排彩色的贝多芬雕像下 , 放着一副副耳机 , 如果你好奇戴上 , 也许会失望——怎么里面什么声音都没有?甚至展厅中的背景音乐也一下子消失了 , 整个世界一片寂静 。 原来 , 这是特别挑选的降噪耳机 。
在听力障碍的情况下 , 贝多芬如何继续创作并达到全新高度?面对失聪的现实 , 他究竟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参观者将体会自己逐渐失去听觉的全过程 , 或许就能理解贝多芬走上大师之路的艰难与挑战 。
该展览策展人 , LWA卢瓦文化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唐祎程唐祎程解释:“提到贝多芬 , 人们往往更多地想到他的音乐 , 然而对于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内心世界 , 却很少有人提及 。 我们希望通过一个全新的方式 , 让大家了解贝多芬的成长经历 , 以及他在失聪后如何与命运抗争 , 最终成为一代音乐巨匠的心路历程 。 ”
体验指挥家的身份
而踏上阁楼 , 点击屏幕 , 贝多芬的生平按时间轴清晰呈现在面前 。

3号展区的顶上 , 悬挂着13702个不同颜色的音符——这与第1展区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片段(时长2分45秒)的音符数量完全相同 。 转入4号展区 , 一串串金色音符轻轻摇曳 , 你猜猜一共有几个音符?答案居然是——2万 。 1827年3月29日 , 贝多芬与世长辞 , 大约有2万人到维也纳街头为他送行 。
当科技融入艺术 , 艺术就能更好地走进生活 。 5号展区 , 360度全息数字投影打造的“贝多芬的影像”世界 , 前一幕将人带到18世纪的德国波恩 , 那个贝多芬出生和成长的城市;后一幕 , 画幅缓缓揭开 , 耳旁响起激昂震撼的乐章 , 又仿佛置身维也纳金色大厅 , 营造出一个“沉浸式”的封闭空间 。
贝多芬的音乐不仅有色彩 , 也可通过交互技术加持 , 展现其独有的“科技范” 。 6号展区可能是最好玩的部分 。 这个结合了音乐、全息、激光、装置的“大师的杰作”展区 , 让大人小孩都能随时化身乐团指挥家 , 体验经典作品的每一个交响过程——交响乐中的不同声部 , 被设置成不同模块 , 轻轻移动圆柱体 , 就能把声音移除或加入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