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长|这个连的班长骨干为啥这么优秀,秘密就在“尖刀班”( 二 )


最显著的变化是 , 翟金昌将二班也打造成了可“孵化”班长的班组 。从新兵下连开始 , 他就开始留意好苗子 , 同时吸收其他班组的成绩优异者进入二班 , 开始下一轮培养班长骨干的循环……
说到这一点 , 指导员王臣孝很自豪 。他告诉采访人员 , 如今 , 尖刀班的班长批量孵化能力 , 为连队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
从“向往五班”到“以二班为荣”——
【班长|这个连的班长骨干为啥这么优秀,秘密就在“尖刀班”】有了思想、眼界、标准与自信 , 班长骨干就会源源不断
一位刚下连的新兵被分到了二班 。他问班长翟金昌:“班长 , 我什么时候能去五班?”
如果是在其他连队 , 这名新兵也许会受到“缺乏班集体荣誉感”的质疑 , 甚至受到批评 。但在装步三连 , 尤其是在翟金昌这里 , 这名新兵的问话平常而合理 。
长期以来 , 该连已经形成了五班与其他班组之间人员流动的传统 , 其他班组那些综合素质高尤其是军事素质过硬且有潜力的战士可以“进阶”——被送往五班当兵 。
五班 , 战士的心里都明白 , 就是班长骨干的“孵化地” 。翟金昌本身就是从五班走出来的班长 。
尽管如此 , 翟金昌还是心头一动 , 作为荣誉连队的荣誉班组 , 二班在这方面当然也能发挥更大作用 。翟金昌在五班待过2年 , 他深知五班为什么能成为班长骨干的“孵化地” 。
“最具能量的是思想 , 最具力量的是有思想的行动 。”在翟金昌看来 , 五班就是很擅长赋予战士思想的班组 。
当初进入五班时 , 班里为翟金昌举行了庄重的入班仪式 , 并为他授予了“益林编号” 。这些编号 , 是从战火硝烟中一代代传承下来的 。这让翟金昌心潮起伏 , “那时 , 我觉得自己与历史与现实站在了一起 , 与荣誉与传承站在了一起” 。
1946年 , 著名的泗县战斗结束后 , 时任五班班长马森贵在战斗小结中提出了“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 , 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 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的“三个没有”精神 , 随后被全团推广 。
1948年 , 五班在益林进攻战中 , 因作战勇猛被上级授予“益林战功班”荣誉称号 。
今天 , “三个没有”精神已经成为该旅旅魂 。从战火硝烟中走来至今 , 五班先后荣立一等功2次、二等功5次、三等功38次 , 是当之无愧的尖刀班 。
正是这种精神的传承与发扬 , 塑造着五班一代代战士 。
除了思想认识与军事素质上的过硬 , 五班的长处还在于 , 不断向战士输送成为班长骨干所必须具备的本领——带兵方法以及相关的眼界、标准与自信 。
在五班 , 班长会结合每名战士的长处短板 , 为其量身制订个人成才计划 , 安排班里的老兵对新兵进行一对一帮扶 , 在提高个人单兵综合素质的同时 , 教给他们带兵技巧与方法;每一名战士都有机会担任值班员 , 并对当日工作进行梳理和讲评 。
一系列举措让该班战士人人都保持着强烈的集体荣誉感 , 时时主动站在班里骨干的角度想问题 。
对五班的做法 , 该旅运输连指导员胡存刚同样感触很深 。胡存刚是从五班班长岗位提干的 , 他曾当选全军和武警部队“百名好班长新闻人物” , 被陆军表彰为“优秀带兵人标兵” , 荣立一等功 。
翟金昌记得胡存刚说过的一句话——“有了思想、眼界、标准与自信 , 班长骨干就会源源不断 。”
这一切都坚定了翟金昌的信心 。在他带领下 , 二班也很快成为新的班长骨干“孵化地” , 成为新战士们非常向往加入的班组之一 。
列兵周浩伟刚进入二班时 , 能力素质与其他战友之间的差距较大 。一天 , 翟金昌找他谈心 , 周浩伟坦露心迹:“影响了班集体的荣誉 , 心里很愧疚 , 如果可能 , 想离开二班 , 因为觉得自己不配待在这里 。”
没有说太多的话 , 班长翟金昌翻开了周浩伟的个人成才计划表 。翔实的统计数据 , 一下子让周浩伟看到了他自己的进步幅度 。翟金昌这时开了口:“照这样的进步幅度拼下去 , 你反超其他骨干成绩的日子不会很远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