梯次掉队,回归规律,教育军备竞赛
如果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 不能进入这个高等级班 , 不能在智商测试中占据前10% , 未来进985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 但是 , 没有多少家长敢去面对这个事实 。 图为北大未名湖畔博雅塔 。(视觉中国/图)现在的中国社会 , 家长们都对孩子抱着很大的期望 , 特别是那些高学历家长 , 更是以自身为基准 , 凭借着对自身基因的骄傲 , 为孩子描绘着未来 。 不过 , 随着孩子长大 , 很多家长会不断遭遇失望 。社交媒体上流传着这样的段子:我儿子出生时 , 我觉得他非清北不去 , 幼儿园觉得985也行 , 上了一年级后觉得全国211也可以 , 二年级后觉得能上个本科就OK , 这不经过了半年歌华有线授课 , 我感觉他考个高中都难 。从个体角度 , 每个人刚刚出生的时候 , 都拥有无限可能 , 随着天资展现 , 希望收窄 , 不仅是家长的失落 。 每个人对自身的希望 , 其实也有这样一个过程 。 从这个角度 , 这是一个很正常的、无可避免的成长过程 。从社会角度看 , 家长的心态转变背后是三个名词:梯次掉队 , 回归规律 , 教育军备竞赛 。梯次掉队 。 观察学生几年的成绩变化 , 我们可以观察到一种“梯次掉队”的现象 。 很多学科 , 并不是说低年级学好了 , 高年级就一定能学好 。 比如 , 在数学上 , 我们常常看到 , 小学三、四年级的时候 , 有一些学生数学成绩突然下降;再往后 , 到了初二、初三时 , 随着代数、几何的引入 , 又有一批跟不上;再到高中 , 随着数学抽象化程度加大 , 物理、化学进入 , 又有一批掉队 。 与此同时 , 则是家长的失望与接受 。回归规律 。 19世纪末期生物统计学奠基人高尔顿 , 开始用统计方法研究父代和子代的智力、身高、性格的相似性问题 。 1855年 , 高尔顿发表了一篇“遗传的身高向平均数方向的回归”文章 , 阐述他的发现:身高这种遗传特性表现出“高个子父母 , 其子代身高也高于平均身高;但不见得比其父母更高 , 到一定程度后会往平均身高方向发生‘回归’” 。 高尔顿把这一现象叫做“向平均数方向的回归”(regression toward mediocrity) 。 这就是“回归”名称的由来 。 回归现象不只发生于人类身高遗传中 , 也发生在智商等多个生理指标上 。简单地说 , 如果你的双亲都是天才 , 也许你会和他们一样聪明 , 也许比他们更聪明 , 但是最有可能的是 , 你的智商达不到他们的高度 。 对少数人这是遗憾的 , 但对整个人类来说 , 这是幸运的 。 因为它是社会流动的基础 。实际上 , 对家长们而言 , 这个规律是否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 , 可以轻而易举地发现 。现在进学而思这样的学校 , 就有一个入学测试 , 涵盖的文字、图形、数字、空间想象等能力 , 基本上 , 就是一个智商测试 。 在这个测试中 , 能达到前10%的 , 能进入最高等的班 。 说得残酷一些 , 如果一个五六岁的孩子 , 不能进入这个高等级班 , 不能在智商测试中占据前10% , 未来进985的可能性真的不大 。 但是 , 没有多少家长敢去面对这个事实 。教育军备竞赛 。 按照2016年高考生于1998年出生计算 , 1998年出生人口约1950万 , 2016年985录取总人数18.7万 , 比例约为每105个人里出1个985大学生 。 也就是说 , 中国现在同龄人中 , 能进985高校的比例不到1% 。 这1% , 与智商的前1% , 大概率是同一个人群 。 考虑到后天培养、孩子的性格、自制力、是否好强、刻苦等等因素 , 这个范围可以放大一点 , 例如放大到10% 。 所以 , 智商不能进入这个范围的 , 上985的希望真的不大 。教育军备竞争 , 可以进一步放大这个范围 。 一个智商110的小孩和140的小孩 , 在幼时学100以内的加减法时 , 不那么聪明的 , 可以通过训练变得比聪明的表现更好 , 然后进入一个更好的小学 。 接下来 , 在小学阶段 , 他所接受的教育、教材等更好 , 训练更重 , 就会进入一个更好的中学 。 最终 , 环环相扣 , 让他挤掉一个更聪明 , 但从小读普通学校的小孩 。这个机制下 , 读985的可能 , 就从同龄人智商的前10% , 或放大到前20% 。 这就是教育系统为家长们加持的希望 。 当然 , 这伴随额外的要求:家长投入更多的金钱、精力 。 这就是教育军备竞赛 。投资一家企业 , 一定会做详细的调查 , 但投入军备竞赛 , 却不会去考察孩子天资 , 从智商80的到智商140的 , 都会投入这场军备竞赛 。 但有些孩子 , 限于天资 , 即便高强度训练 , 也必然遭遇梯次掉队 。这当中 , 当然包括那些父母都很优秀的孩子 , 他们的父母 , 以自身为标准 , 在孩子身上寄予了很大的希望 , 但是 , 回归规律必然发生作用 。 他们的孩子 , 虽然作为一个群体 , 比其他孩子聪明 , 但仍然会有很多不能达到某个门槛 。 在小学 , 家长可以通过拼命训练孩子 , 而保持成绩 , 但随着年级上升 , 难度增加 , 特别是到了高中 , 梯次掉队现象 , 仍然会不可阻挡地出现 。这个过程 , 必然是家长失望、放弃的过程 。 一方面 , 从个体角度看 , 失望是难免的 。 不过 , 现代社会 , 成功是多元的 , 并不一定与考试能力相关 。 而发挥孩子的长处 , 首先要做到的是 , 无条件地接纳孩子 。 这是良好教育(并非考试能力)的起点 。另一方面 , 在这个军备竞赛的过程中 , 社会付出了太多的内耗 。 在幼升小、小升初、考高中的漫长过程中 , 很多孩子 , 当了陪跑者 , 还失去快乐的童年;很多孩子失去了多样化发展自己的机会;无数家庭付出了不必要的精力、金钱支出 。(作者系上海金融与法律研究院研究员)(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 , 不代表本报立场刘远举
推荐阅读
- 星星说STARCHAT|《星星说》10月天蝎座:水逆权力关系被颠覆,可能拿钱走人,前任回归
- 白宫幕僚长:特朗普情况持续好转 已准备好回归
- 特朗普入院后发视频:感觉好多了,我会很快回归
- 美国已进入失智年代
- 电动车电池储能技术专利掉队,核心技术中国出局?
- 实验过冷水,物理的理性回归
- 新冠让世界倒退25年?(还是回归一对一贸易吧)
- 逃离还是回归?北上广深对年轻人而言没那么香了
- 国产大飞机与种猪:从国际化回归国产化的必思问题
- “逃离”还是“回归”?北上广深对年轻人没那么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