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被明令禁止背后:如何破解“取证难”?( 二 )


因此 , 要规制大数据杀熟 , 显然不能依靠消费者单打独斗 。针对这样的“堵点”“痛点” , 还需要拿出更实际的措施 , 破解“取证难” 。对此 , 有观点认为 , 有必要采取大数据技术反制“大数据杀熟” , 通过大数据技术梳理商家的交易信息 , 筛查出可疑交易信息并严惩杀熟行为 , 加大其违法成本 , 起到应有的警示作用;此外 , 通过立法加大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保护 , 从政府管理的层面规范企业行为 , 避免企业对消费者个人信息的肆意获取和滥用 。
从网络平台的角度来看 , “杀熟” , 与其说是借大数据之手在精准行骗 , 不如说是在拿自己的信誉做一场有输无赢的“豪赌” 。去哪儿网及其母公司携程网就曾因“大数据杀熟”问题被深圳市消费者协会要求整改 。“杀熟”不仅没有赢得“利润” , 反而使自己深陷舆论漩涡 , 被各界口诛笔伐 。
在信息日益透明 , 商誉越来越重要 , 消费者日趋理性的大背景下 , 网络平台最优对策应该是利用大数据给熟客更好的个性化服务 , 包括价格上更多的优惠 , 而不是反其道而行之 。
【大数据杀熟|“大数据杀熟”被明令禁止背后:如何破解“取证难”?】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