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也有"超级月饼",所绘图案很精致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12日电(采访人员 上官云)“中秋鲜果列晶盘 , 饼样圆分桂魄寒 。 ”月饼堪称中秋节最有名的节令食品 。 随着中秋节临近 , 不光商家瞄准商机 , 就在前不久 , 各式月饼制作教程也轮番登上热搜 。
有人感叹 , 月饼好吃 , 做法难学;也有人讨论儿时“月饼的味道” , 好奇千百年前古人吃的月饼是什么样子 。 民俗专家王娟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 , 古代月饼分很多种 , 有专门用来祭祀的 , 比较大;那种家里人自己吃的月饼就比较小 , 具体形状不统一 。
月饼啥时候才出现?
有一种说法称 , 人们在古代中秋时要祭拜月神 , 月饼的起源便与此有关 。 经历了漫长岁月之后 , 逐渐形成中秋吃月饼的习俗 。
传说中 , 殷周时期就有一种“太师饼” , 是月饼的雏形 , 这种饼边缘薄中心厚 , 没有馅料 。 由此看来 , 它与现在人们熟悉的月饼相去甚远 。
北宋年间 , 皇家度过中秋节时喜欢吃一种“宫饼” , 俗称“小饼”、“月团” , 外形圆圆的 。 苏东坡也写过“小饼如嚼月 , 中有酥与饴” 。
南宋吴自牧的《梦梁录》中 , 出现了“月饼”一词 , 但只是个名字 。 这种食物“四时皆有” , 不是中秋节的特定食品 , 做法比较普通 , 《武林旧事》中将“月饼”归入“蒸作从食”一类 。
“实际上 , 汉代才有胡饼一说 , 唐宋时期有很多饼 , 但大多跟月饼没什么关系 , 像汤饼 , 实际上就是面条 。 ”王娟介绍 , 明代才有明确的中秋节吃的“月饼”一词 。
古代也有大号的“超级月饼”
的确 , 真正对中秋吃月饼的描述 , 在明代古籍中有迹可循 。
此时关于月饼的记载也多了起来 。 明代《帝京景物略》称:“八月十五祭月 , 其祭果饼必圆 。 ”而且 , 这个时候的月饼个头也不小 , “饼有径二尺者” , 堪称彼时的“超级月饼” 。
清代月饼的口感更好一些 , 花样也多 , 制作手法很精细 。 比如 , 用香油和面制成的香油酥皮月饼;也有用精炼后的奶油和面制成的奶酥油月饼等 。 《燕京岁时记》载 , 当时的月饼“大者尺余 , 上绘月宫蟾兔之形” , 十分精致 。
袁枚在《随园食单》里提到了一种酥皮月饼 , 馅料有松仁、核桃仁、冰糖等等 , 口味偏香甜 。
王娟介绍 , 在古代 , 月饼也分很多种 , 有专门用来祭祀的 , 个头比较大;家里人自己吃的就比较小 , 具体形状不统一 , 各地有各地的特点 , 不能一概而论 。
月饼中的“团圆”之意
此外 , 人们愿意在中秋节吃月饼 , 也与月饼自身的发展、“团圆”寓意有关 。
梳理月饼的“演变历程”可以发现 , 中秋节吃月饼的习惯慢慢流传到民间 , 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
在明代 , 月饼即被赋予“团圆”的含义 。 从习俗上来看 , 中秋节祭月后 , 全家人都围坐一起分吃月饼月果 。 此时圆圆的月饼很像月亮 , 又是合家分吃 , 也就有了代表一家人团圆的寓意 。
在王娟看来 , 月饼出现的比较晚 , 中秋节吃月饼的仪式感比较新 , 但符合中国传统中“阖家团圆”的观念 , 象征意义明确 , 所以在今天仍占有重要地位 。
毋庸置疑 , 月饼在民间也叫“团圆饼” , 中秋节亦是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 , 人们吃上一块月饼 , 既是品尝一种味道 , 也是一种文化传承 。
推荐阅读
- 刘慧|那个被人贩子拐卖后,又机智将人贩反卖的刘慧,最终被判刑了吗?
- 公理也有证伪时
- 古代影视剧中常出现的三堂会审,是哪三堂?
- 8天超级黄金周,中国人花了2万多亿,钱都怎么花的?
- 《奇妙的命运呀》开机 曹峻祥饰云奕演古代工作狂
- 古代的男子为什么偏爱留胡须?除了爱美还有哪些原因
- 9岁男孩突然失明!罪魁祸首你家可能也有
- 中年|莲藕补益脾胃,藕片夹着肉馅,做成“酥炸耦合”,超级好吃
- 炒饭也有“产业链”? 这里的蛋炒饭不简单
- 抗日战争|为何中国古代王朝寿命很短, 而日本天皇却传了125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