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烂王”乔保峰:靠捡垃圾成百万富翁,曾偷电令国家损失400万
引言
《老子·俭欲第四十六》中有言“罪莫大于可欲 , 祸莫大于不知足 。 ”《伊索寓言》中也有《樵夫和赫耳墨斯》的故事 , 樵夫在三把斧子中的选择 , 十分发人深省 。 古往今来 , 多少人败在“不知足”三字上 , 比如拿破仑 , 已经征服了欧洲绝大部分土地仍不知足 , 妄想统一世界 , 最终帝国覆灭 , 自己也被囚禁 。知足常乐着实是一种人生智慧 。 《论语》中孔子就称赞过颜回:“一箪食 , 一瓢饮 , 回也不改其乐 。 ”每个人能力大小不同 , 学识阅历不同 , 满足于当下并不意味着不思进取 , 而是对自己当前能力范围内达到的成果予以肯定 。 然而 , “人心不足蛇吞象”的故事却也是俯拾皆是 。
文章图片
▲拾荒人近照
人们看待拾荒这个职业时 , 心态始终有些矛盾 。 一方面 , 拾荒属于社会“底层”职业 , 工作环境一般极其艰苦 , 收入也不稳定;但另一方面 , “三百六十行 , 行行出状元” , 以此为业发家致富的例子也不少 。 无论如何 , 自力更生总是值得尊敬 , 能通过这样不被人看好的方式闯荡出一片天地更值得敬佩 , “破烂王”乔保峰就是其中靠拾荒发家致富最成功的一例 。
01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 , 乔保峰是北京昌平地区赫赫有名靠捡垃圾发家致富的“破烂王” , 年收入超过百万 , 由偏远地区穷小子 , 一跃成为百万富翁 , 受到人们尊重与敬佩 。 只是他没读过多少书 , 不明白“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 , 不以其道得之 , 不处也” , 为了获取更大利润铤而走险 , 风光不过十几年就从百万富翁变成了囚徒 。
文章图片
▲工地推泥工人近照
1985年 , 十五岁的乔保峰随二哥来到北京打工 。 他本是家中最小的男孩 , 但父亲去世 , 大哥因意外入狱后 , 他也不得不开始分担家庭重担 。 然而 , 他读书只读到小学三年级 , 在北京打工也只能在工地上做最基础的苦力活:筛沙子、推泥土 。 年轻人有着大把力气 , 却换不来温饱的生活 。
文章图片
▲工地木料废品近照
乔保峰并不甘于做一辈子底层苦力 , 领取微薄薪资 , 他将目光转向了工地上最常见的东西——建筑废材:切下的边角料 , 包装用的牛皮纸袋、尼龙袋等 。 “时势造英雄” , 乔保峰确实赶上了好时机 。 1985年左右 , 正是北京大兴土木修建基础设施之时 , 建筑材料以及包装用的袋子一时之间极为抢手 。
文章图片
▲废品回收站
有头脑 , 又肯吃苦的他瞧中了这个商机 , 开始收集工地上的袋子、绳子等废品 , 并拿到废品收购站去换 。 第一次去换就收获颇丰 , 收购站老板还叮嘱他可以再来卖 。 一来二去 , “副业”带给乔保峰的收入已经超过搬砖主业 , 尽管仍然称不上大富大贵 , 但也有了一定积蓄 , 这对于从农村来到北京的孩子来说殊为不易 。
02
几个月后 , 乔保峰遇到了一件影响他一生的事情 。 当时昌平有一家水泥厂 , 堆积了大量废弃袋子 , 他用全部积蓄2000元买下了这些袋子 , 开始辛苦地一车车拉去收费站卖 。 后来经旁人指点 , 他尝试将袋子直接卖给厂家 。 令他震惊的是 , 废品回收站2分钱一斤回收的袋子 , 厂家给出两毛六分钱一斤的价格 。 自此 , 他将这些袋子全部直接卖给厂家 , 收获了人生中第一个一万元 。
推荐阅读
- 海贼王|海贼王:网友只认可的五个幻兽种,一个最垃圾,一个能秒了凯多
- 井贤栋|井贤栋:垃圾分类、消费、贷款、做生意,金融科技让一切皆可“绿”
- |环境部:我国是塑料生产大国但不是塑料垃圾大国
- 新华社|发一条垃圾短信不到6分钱,这个通信“牛皮癣”为何难治?
- 垃圾分类|万物互联赋能"神经末梢" 智慧社区补位基层治理
- 中新经纬|家政行业报告:月嫂最赚钱,垃圾分类员需求大增
- 北京青年报|方便食品=垃圾食品?是时候甩掉这个标签了!
- 中国青年报|微信群垃圾信息多 七成受访者会设置成免打扰模式
- |【热点】中国快递业每年产生约180万吨塑料垃圾和900万吨废纸
- 垃圾股|创业板妖股被突发特停,其中有两层含义!没看懂的要交学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