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诗悲悯天下苍生,不妨碍曹操在徐州搞大屠杀

「 短史记-腾讯新闻」 (tengxun_lishi)写诗悲悯天下苍生,不妨碍曹操在徐州搞大屠杀
写诗悲悯天下苍生不妨碍曹操在徐州搞屠杀文 丨言九林请问编辑 , 写过“白骨露於野 , 千里无鸡鸣 。 生民百遗一 , 念之断人肠”这种悲悯情怀诗句的曹操 , 是否真的干了徐州屠城的滔天罪恶?先说“屠徐州” 。这桩令人发指的暴行 , 确实是曹操干的 。《后汉书·陶谦传》里记载 , 曹操初平四年率军攻击徐州刺史陶谦:破彭城、傅阳 , ……过拔取虑、雎陵、夏丘 , 皆屠之 。 凡杀男女数十万人 , 鸡犬无余 , 泗水为之不流 , 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 初三辅遭李傕乱 , 百姓流移依(陶)谦者皆歼 。①不但彭城、傅阳、虑、雎陵、夏丘五县百姓被屠杀殆尽 , 城池之内罕有人迹 , 那些为躲避“李傕之乱”而逃亡至此的长安京畿地区的百姓 , 也全都死在了这场屠杀中 。陈寿在《三国志·魏书》中对“屠徐州”一事的记载 , 不如《后汉书·陶谦传》那般直白具体 。 如《武帝纪》里只轻描淡写地说了六个字“所过多所残戮” ② ;《陶谦传》里则将屠杀民众移花接木为士兵死亡 , 且略去了曹操下令屠杀这一行为 , 只说“谦兵败走 , 死者万数 , 泗水为之不流” ③。 这种处理 , 或许与陈寿为曹魏撰史时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王沈的《魏书》有关——这是一本曹魏官修史书 。即便如此 , 《魏书·荀彧传》里仍然留下了一些蛛丝马迹 , 可供后人管窥这场屠杀的暴虐程度 。 传记中说 , 陶谦死后 , 曹操欲再次进攻徐州 , 荀彧劝他暂缓此事 , 理由之一是:前讨徐州 , 威罚实行 , 其子弟念父兄之耻 , 必人自为守 , 无降心 。④所谓“威罚实行” , 即是指曹军在徐州实施了大屠杀;所谓“子弟念父兄之耻” , 即是指徐州百姓因屠杀而憎恶曹操与曹军 。 荀彧认定徐州百姓恨曹操恨到了“必人自为守 , 无降心”的地步 , 可以知道当初的屠杀规模很大 , 是非常残酷的 。其实 , 屠徐州并不是曹操唯一的屠城劣迹 。 见于史书者至少还有:征张超屠雍丘;征乌丸屠柳城、征关中陇右屠兴国枹罕河池、征侯音屠宛城、征袁绍坑降卒八万 。 另据《三国志》的《于禁传》《程昱传》和《国渊传》的记载 , 曹操还制定有一条 “围而后降者不赦”的军事常令 。 这一残暴的杀降政策 , 一直维持到建安十六年 , 才因程昱、国渊的劝阻而暂时失效——说暂时失效 , 是因为史书仅记载“太祖从之 , 赖渊得生者千余人” , 并没有说此后在其他战争中 , 就不再执行该军令 。⑤写诗悲悯天下苍生,不妨碍曹操在徐州搞大屠杀
《三才图会》里的曹操像再说《蒿里行》 。这首 看似是在悲悯天下苍生的诗作 , 也确实是曹操写的 。 说它“看似是在悲悯天下苍生” , 是因为 《蒿里行》实际上一首政治诗 。 曹操写作它的主要目的 , 是做政治宣传之用 。以诗为宣传手段 , 是曹操文学写作的一个重要特点 。 比如著名的《短歌行》(对酒当歌 , 人生几何) , “实际上就是一曲‘求贤歌’” , 它的主旨非常明确 , 即将自己比喻为握发吐哺礼贤下士的周公 , 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投奔自己 , 为己所用 。 《薤露行》也是这种情况 , 主旨是批判何进与董卓祸国殃民 , 最后落笔于自己在建安元年前往洛阳迎奉天子 。 《蒿里行》也不例外 , 都是“政治性很强的诗作 , 主要是为曹操当时所实行的政治路线和政策服务的” 。⑥《蒿里行》的全文是这样的:关东有义士 , 兴兵讨群凶 。初期会盟津 , 乃心在咸阳 。军合力不齐 , 踌躇而雁行 。势利使人争 , 嗣还自相戕 。淮南弟称号 , 刻玺于北方 。铠甲生虮虱 , 万姓以死亡 。白骨露于野 , 千里无鸡鸣 。生民百遗一 , 念之断人肠 。按《中古文学系年》的考据 , “曹操攻袁绍 , 作《蒿里行》” ⑦, 即此诗写于曹、袁官渡之战期间 。 这期间 , 曹、袁之间不但在战场上互相攻伐 , 也在舆论场上激战 。 陈琳为袁绍所做《檄豫州文》 , 即是写给“左将军领豫州刺史、郡国相守”看的 , 旨在通过揭露曹操的种种不堪行径 , 来摇动豫州的人心 。 曹操方面自然也不会对这种舆论攻击无动于衷 , 于是就有了曹操的《蒿里行》 。⑧比较《檄豫州文》与《蒿里行》 , 可以发现二者虽然体量差距极大 , 前者超过了一千五百字 , 后者只有短短的十六句五言;但在内容上 , 二者却有着极为微妙的对应关系 。《檄豫州文》先是攻击了曹操的出身 , 说他是“赘阉遗丑”;然后又否定了他参与关东同盟讨伐董卓的历史功绩 , 说他参与其事完全是靠着袁绍的提携 , 是袁绍看中了曹的“鹰犬之才”才让他充当“爪牙” , 却没想到曹操此人“愚佻短略、轻进易退” , 多次败给董卓 , 坏了同盟的大事 。 多亏作为盟主的袁绍包容他 , 多次给他补足部队 , 又让他做了兖州刺史 。 没想到此人凶性不改 , 又在兖州刺史任上不断残害边让这样的贤良 。 最后闹到兖州百姓民怨沸腾 , 联合吕布将他赶了出去 。 又是盟主袁绍出手援助 , 才让曹操从死亡线上缓了过来 。 再后来 , 皇帝(汉献帝)脱离长安东归 , 盟主袁绍被冀州北部的战事拖住 , 于是就派了从事中郎徐勋去向曹操下令 , 让他去洛阳迎接幼主 。 没想到此人竟乘机挟持皇帝、专擅朝政、诛杀异己 , 搞得朝野内外道路以目 。 他还亲率军队挖坟掘墓 , 在军队里搞出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这类名号 , 所到之处“无骸不露” , 可谓“污国虐民 , 毒施人鬼”……《蒿里行》里的每一句 , 都相当于对上述指控的强硬回应 。(1)“关东有义士 , 兴兵讨群凶” , 这里的“义士” , 既是指关东诸侯 , 也是曹操的一种自称 。 “初期会盟津 , 乃心在咸阳” , 说的是包括曹操在内的“义士” , 原本期望着可以在孟津会师 , 然后一举攻入长安(咸阳) , 将董卓及其余党剿灭 。 这四句 ,是在回应《檄豫州文》里的“赘阉遗丑” , 强调自己加入关东同盟是基于主观愿望 , 而非被动依赖袁绍的提携 。(2)“军合力不齐 , 踌躇而雁行”这两句 ,显然是在针对《檄豫州文》里对曹操的指责“愚佻短略、轻进易退” 。 意思是我的败仗不是我个人的问题 , 是尔等不能合力齐心、各怀鬼胎所致 。 “势利使人争 , 嗣还自相戕”这两句 , 同样旨在通过谴责其他同盟者互相拆台和内斗 , 来凸显跑去进攻董卓的曹操的形象——他虽然如《檄豫州文》里所说“伤夷折衄 , 数丧师徒” , 但比起包括袁绍在内的其他人来说 , 可要强多了 。(3)“淮南弟称号 , 刻玺于北方 。 铠甲生虮虱 , 万姓以死亡” , 这四句是在直接点名斥责袁术袁绍兄弟 , 说他们一个在淮南称帝 , 一个在河北私刻玉玺 , 搞到百姓民不聊生 , 二人都是大汉朝的叛贼 。自然 , 这是在直接反击《檄豫州文》里对曹操挟持皇帝、专权不臣的指控 。(4)“白骨露于野 , 千里无鸡鸣” , 这两句无疑是在 对应《檄豫州文》里的“无骸不露”和“毒施人鬼” 。 “白骨露于野”是谴责袁绍才是搞挖坟掘墓之事的恶人 , 是在“毒施于鬼”;“千里无鸡鸣”则是在谴责袁绍的暴政祸害百姓 , 是在“毒施于人” 。 关于袁绍挖坟掘墓 , 《三国志·崔琰传》里还有一段意味深长的记载 , 说袁绍纵容军队“掘发丘陇” , 也就是到处盗坟掘墓 , 于是崔琰劝谏他说 , “今道路暴骨 , 民未见德” ⑨, 恐怕是要丧失民心的 。 这里的“道路暴骨” , 与“白骨露于野”是同一个意思 。 最后两句“生民百遗一 , 念之断人肠”里的“念之” , 则是以塑造曹操悲天悯人的形象来做结 。像《檄豫州文》与《蒿里行》这般 , 在内容主旨上处处针锋相对 , 是一件颇为罕见的事情 。 这也可见《檄豫州文》带给曹操的刺激之大 , 以及他对这场舆论战的重视 。 最后的结果 , 是曹操赢下了官渡之战 , 也赢下了舆论之战 。 简短精炼的《蒿里行》 , 远比长达千余字的《檄豫州文》更有传播力 。如此 , 也就没有必要再纠结“为何曹操可以写出‘白骨露于野 , 千里无鸡鸣’这样的诗 , 一面又在徐州搞大屠杀”这种问题了 。 对曹操而言 , 这并不是一次价值观与具体行为的撕裂 。 相反 , 它们是二位一体的 。注释①《后汉书·陶谦传》 , 中华书局1962年版 。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 , 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③《三国志·魏书·陶谦传》 , 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④《三国志·魏书·荀彧传》 , 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⑤分别见:《三国志·魏书·于禁传》、《三国志·魏书·程昱传》裴松之引《魏书》、《三国志·魏书·国渊传》 。 中华书局1959年版 。⑥韩洪举:《中国古代文学史略(上)》 , 北岳文艺出版社2016年版 , 第139页 。⑦陆侃如:《中古文学系年(上)》 , 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 , 第294页 。⑧可参见:张德付《曹操<蒿里行>发覆》 , 《名作欣赏》2018年第10期 。⑨《三国志·魏书·崔琰传》 , 中华书局1959年版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