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坑底向上——一座东北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坡道起步

新华社辽宁阜新9月13日电 题:坑底向上
——一座东北老工业城市转型的坡道起步
新华社采访人员郑直 树文 李铮 张逸飞
深达百余米的矿坑里 , 越野车的线条和周围5亿立方米的煤矸石山一样坚硬粗犷 。 曾经不分昼夜响彻机器轰鸣的矿区 , 如今被汽车发动机的嘶吼声填满 。
赛道所处的矿坑 , 和坑边高耸的煤矸石山 , 见证了辽宁阜新这座东北城市一百多年来的兴与衰 , 以及从坑底向上爬坡的决意与梦想 。
“因煤而兴”
在阜新赛道城净山公司工程师刘丽智的记忆里 , 八十年代 , 她上小学的路有些曲折 。
“要爬过一个坑 , 从坑那边下到坑底 , 然后从坑底爬上去 。 ”
刘丽智出生在阜新新邱区的一个矿工家庭 , 她的家就在矿坑旁 , 这里是赛道城的所在地 , 也是阜新五个城区之一 。 清光绪二十三年 , 也即1897年的一次洪水冲刷后 , 新邱发现了露头煤 , 阜新的百年煤矿史就此开始 。
“因煤而兴”——这是提到阜新时 , 避不开的一句话 。
阜新人提起海州露天矿 , 语气中难掩骄傲 。 这里 , 一度是亚洲最大的露天煤矿 。
1953年开始的“一五”计划期间 , 这里是全国156项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 工作的场景被印在1960年版5元人民币的背面 。
从1953年到2003年 , 海州矿累计为国家生产了2.1亿吨煤炭 。 用60吨一节的火车皮运输 , 连起来的车厢总长度超过5400公里——和黄河几乎一样长 。
在新邱 , 当时矿上的工作是辛苦的 , 但也是幸福的 , 这种幸福 , 不仅仅来自建设国家的荣耀感 。
“我上班的时候 , 一个月工资是52块8毛7 。 ”66岁的老矿工郑佰礼回忆 , 那时候的肉一斤不到一块 , 每个月还可以领到白面 。
在老人的记忆中 , 矿区的住户密密麻麻 。 一栋一栋的小房子“像条形码一样” 。 条形码中心的黄金地段是职工俱乐部 , 有5分钱的电影 , 唱大戏的戏班……
美好的生活印证着“因煤而兴”的说法 , 语句朗朗上口 , 像是一组对仗的前半部分 。
后半部分在20世纪80年代拉开序幕 , 随着煤矿资源的枯竭 , 2018年底 , 新邱区所有私人小煤矿关闭退出 , 全区121年的煤炭采掘史画上句号 。
“条形码”内逐渐人去楼空 , 职工俱乐部已然破败 , 年轻人像候鸟一样迁徙 , 新邱区留下长5公里、宽3公里、深100米的矿坑 , 还有占地7平方公里的两座煤矸石山 。
“煤枯而衰”
当还是小学生的刘丽智穿越矿坑时 , 金跃群在广西桂林一所学校教书 。
多年之后 , 金跃群发现 , 在阜新还有一位校友 , 但二人真正见面是在2017年的冬天 。
金跃群回忆这位校友在当时说的话 , “新邱区现在除了5亿立方米的煤矸石 , 没有别的东西 , 我们活不下去了” 。
在市区两级政府的决策下 , 作为固体废弃物治理解决方案服务商中科盛联的环境工程总工程师 , 金跃群拉着团队来到了阜新 。
“我的直接印象就是 , 这里不适合人类居住 。 ”金跃群回忆道 , “满目疮痍 。 ”
弃置的煤矸石不仅占用土地 , 其内含的硫化物逸出会污染大气、水体 , 同时有自燃造成火灾的危险 , 也会产生大量扬尘 。
除了环境问题 , 阜新的人口也向外流失 , 2015-2019年阜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 全市户籍总人口在4年内减少了5.8万人 。
金跃群到现在都记忆犹新 , 2018年 , 某大学学生来矿区参观实习 , 他带着总经理过去希望招纳人才 , 并挨个询问 , 但一车50多人 , 没有一个愿意留下 。
“一个学生说 , 我们都要到南方去 , 最近也是沈阳或大连 。 ”金跃群说 。
人手紧缺 , 任务依然紧迫 。 来到阜新 , 公司多了一块牌子——中科盛联阜新市转型试点环保科研基地 。
2018年 , 在大连工作的刘丽智回到家乡 , 现在她是净山公司工程部部长 。 “我们要把整个煤矸石‘吃干榨净’ , 不再造成二次污染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