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冰|帮助人类创作普及音乐教育(深观察)( 二 )


将人工智能音乐创作与非物质文化遗产音乐保护相结合 , 是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在人工智能音乐领域的一次重要尝试 , 也是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科技创新工程项目《多维云端交互示范系统应用示范》的目标之一 。松阳高腔研究会主席吴永明表示:“人工智能参与非遗音乐保护传承 , 能够让年轻一代更好地接触、了解 , 甚至喜欢上古老的松阳高腔 , 对于传播松阳高腔文化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
未来音乐领域的“多面手”
随着人工智能在人文艺术领域的应用不断推陈出新 , 也引发了不少人对其原创性、艺术性的质疑 , 甚至引发人工智能取代人类进行艺术创作的担忧 。对此 , 李笛认为:“与围棋不同 , 人工智能创造不以击败人类为目标 , 而是着眼于在达到与相应人类创造者同等质量水准的前提下 , 充分发挥人工智能快速学习、高并发与稳定性等特点 , 实现未来内容产业的‘高度定制化’ 。”
类似的应用场景诸如读书时或者在酒吧等公共场所 , 人们可以要求人工智能自动生成符合相关情境的场景音乐 , 或是通过人工智能定制一段自己喜爱的音乐 。目前 , 小冰在词曲创作、编曲演唱的生产线 , 已与中国联通沃音乐达成合作 , 相关终端产品进入部署阶段 。
而对于作曲家而言 , 人工智能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创作助手 。有时 , 人工智能创作的某个音乐可能与作曲家需要的情绪相符 , 从而成为其创作过程中的灵感来源 。“高产量作曲家的工作非常辛苦 , 通过人工智能辅助其完成某些模式较为固定的段落 , 可以实现对人类创作的助力 。”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副教授裴聿茹说:“比如在为电影配乐的过程中 , 当人工智能按照作曲者设定的调性、速度、节奏、乐器、和声、结构、情绪完成某些较为简单的音乐片段的塑造后 , 作曲家就可以集中精力创作较为复杂的音乐段落 , 从而提升创作效率 。”
对于音乐爱好者和学生而言 , 人工智能的辅助编曲等功能可以降低音乐学习和创作的门槛 。裴聿茹说:“目前 , 中国音乐教育水平不太均衡 , 尤其是一些教育资源不发达的地区 , 师资力量比较薄弱 。如果开发出比较完善的人工智能作曲软件用以辅助普及音乐教育 , 是具有积极意义的 。”不少学生体验过“人工智能辅助作曲”的功能后 , 表现出对音乐较大的兴趣 , 还有什么比看到自己创作的歌曲被播放出来更令人兴奋呢?“但同时应当注意 , 不能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的过程 , 如果成就感获得的太容易 , 孩子们会失去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自我完善的机会 。另一方面 , 人工智能的‘审美’要高 , 不能给下一代带来庸俗的审美 。”裴聿茹说 。
【小冰|帮助人类创作普及音乐教育(深观察)】畅想未来的音乐创作 , 于阳认为:“人工智能正在慢慢改变艺术家对音乐的思考方式 。人工智能有望实现更高效、更高产、更具创造力、更精简的操作以及更明智的决策 。这会倒逼音乐工作者转型 , 迫使他们结合科技创造出更高层次的音乐 , 从而促进音乐领域转型升级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