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副省长卢柯拿下“中国诺贝尔奖” 奖金$百万
副省长拿下“中国诺贝尔奖” 奖金$100万 他还有个特殊身份时间: 2020-9-7 00:10| 来源: 南方都市报|“物质科学奖”获得者研究团队 发现两种新型纳米结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卢柯获得“物质科学奖” , 奖励他开创性的发现和利用纳米孪晶结构及梯度纳米结构以实现铜金属的高强度、高韧性和高导电性 。南都采访人员注意到 , 卢柯现任辽宁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 负责科技、卫生健康、体育等方面工作 。据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官网介绍 , 卢柯研究领域为纳米金属材料的多级结构设计 , 制备与加工技术 , 力学性能表征与分析 , 物理化学性能 , 结构稳定性等 , 重点研究纳米孪晶结构、梯度纳米结构等多级纳米金属材料的结构-性能关系及使役行为 , 并探索其工业应用 。卢柯曾获第一届中国年度青年科学家奖;桥口隆吉奖;全国先进科技工作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第三世界科学院TWNSO技术奖;何梁何利基金技术科学奖;全国劳动模范;国际亚稳及纳米材料年会 (ISMANAM) 金质奖章和杰出青年科学家奖;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中国青年科学家奖;香港求是基金会“杰出青年学者奖”(物理类);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二等奖;中国科学院青年科学家奖 。 2009年获辽宁省自然科学一等奖;2010年获美国材料研究学会MRS Fellow;2011年获德国洪堡研究奖 。2020年未来科学大奖新闻发布会上 , “物质科学奖”获奖评语介绍 , 提高金属材料的强度一直是材料物理领域中最核心的科学问题之一 。 通常材料的强化均通过引入各种缺陷以阻碍位错运动来实现 , 但材料强度提高的同时会丧失塑性和导电性 , 这导致了材料领域著名的长期未能解诀的材料强度与塑性(或导电性)的倒置关系 。 如何克服这个矛盾 , 成为国际材料领域几十年以来一个重大科学难题 。卢柯及其研究团队发现了两种新型纳米结构可以提高铜金属材料的强度 , 而不损失其良好的塑性和导电性 , 在金属材料强化原理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 卢柯团队发现 , 在金属铜中引入高密度纳米孪晶界面 , 可使纯铜的强度提高一个数量级 , 同时保持良好的拉伸塑性和很高的电导率(与高纯无氧铜相当) , 获得了超高强度高导电性纳米孪晶铜 。 这个发现突破了强度-导电性倒置关系并开拓了纳米金属材料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 纳米孪晶强化原理已经在多种金属、合金、化合物、半导体、陶瓷和金刚石中得到验证和应用 , 成为具有普适性的材料强化原理 。卢柯团队还发现了金属的梯度纳米结构及其独特的强化机制 。 梯度纳米结构可有效抑制应变集中 , 实现应变非局域化 , 其拉伸塑性优于普通粗晶结构 。 具有梯度纳米结构的纯铜样品其强度较普通粗晶铜高一倍 , 同时拉伸塑性不变 , 也突破了传统强化机制的强度-塑性倒置关系 , 被应用在工业界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卢柯 , 1965年出生 , 中国科学院院士 , 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 , 沈阳材料科学国家研究中心主任 。 公开资料显示 , 卢柯 , 1965年出生 , 另外 , 卢柯还是九三学社中央副主席 , 2018年10月当选为辽宁省副省长 , 现负责科技、卫生健康、体育等方面工作 。新华社2018年3月曾刊文介绍卢柯:16岁上大学 , 30岁成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博士生导师 , 38岁被增选为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 , 最近当选美国工程院外籍院士……这就是卢柯 。 职业科学家 , 是他的自我定位 。“生命科学奖”获得者研究 使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治愈率达到90%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张亭栋、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王振义获得“生命科学奖” , 表彰他们发现三氧化二砷和全反式维甲酸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治疗作用 。“生命科学奖”获奖评语介绍 , 癌症迄今是人类健康的一个主要威胁 。 在人类探索癌症治疗的过程中 , 张亭栋和王振义对治愈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做出了决定性的贡献 。 APL曾经是最凶险和致命的白血病之一 , 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使APL治愈率达到90% 。三氧化二砷(ATO , 俗称砒霜)曾在过去几千年中 , 被试用于多种不同的疾病 , 但其疗效一直没有得到可靠的、可重复的和公认的结论 。 20世纪70年代 , 张亭栋及其同事的研究首次明确ATO可以治疗APL 。 20世纪80年代 , 王振义和同事们首次在病人体内证明全反式维甲酸(ATRA)对APL有显著的治疗作用 。 张亭栋和王振义的工作在国际上得到了验证和推广 , 使ATO和ATRA成为当今全球治疗APL白血病的标准药物 , 拯救了众多患者的生命 。张亭栋 , 1932年出生于河北 , 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教授 。 王振义 , 1924年出生于上海 , 上海交通大学教授 。“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获得者山东大学教授彭实戈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 表彰他在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 , 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和非线性数学期望理论中的开创性贡献 。获奖评语介绍 , 彭实戈和Pardoux合作于1990年发表的文章被认为是倒向随机微分方程理论(BSDE)的奠基性工作 。 这项工作开创了一个重要的研究领域 , 其中既有深刻的数学理论 , 又有在数学金融中的重要应用 。 彭在这个领域一直持续工作 , 做出了一系列重要贡献 。彭实戈于1992年创建了非线性Feynman-Kac公式 , 从而对一大类二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给出了BSDE表示 。彭实戈发展了非线性数学期望的理论 , 这与传统的线性数学期望有本质上的不同 , 但相似的数学理论仍能够建立 。 这对风险的定义和定量有重大应用 。彭实戈教授于1947年出生于山东 , 1985年获法国巴黎九大(Université Paris Dauphine)博士学位 , 1986年获普鲁旺斯大学(University of Provence)博士学位 , 目前他担任山东大学教授 。未来科学大奖单项奖金100万美金据“未来科学大奖”官网介绍 , 该奖项设立于2016年 , 是由科学家、企业家群体共同发起的民间科学奖项 。 未来科学大奖关注原创性的基础科学研究 , 奖励在大中华区做出杰出科技成果的科学家(不限国籍) 。 奖项以定向邀约方式提名 , 并由优秀科学家组成科学委员会专业评审 。新闻发布会上 , 科学委员会2020轮值主席何川介绍 , 2016年1月 , 未来科学大奖设立“生命科学奖”及“物质科学奖” , 2017年增设“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 2016年至2019年 , 该奖项已评选出16位获奖人 。官网介绍 , 该奖项单项奖金100万美金 。 奖金来源于各行业领袖自愿出资 , 由香港未来科学大奖基金会有限公司负责奖金的捐赠和发放 。 每项奖项由四位捐赠人共同捐赠 。“生命科学奖”捐赠人:丁健、李彦宏、沈南鹏、张磊;“物质科学奖”捐赠人:邓锋、吴亚军、吴鹰、徐小平;“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捐赠人:丁磊、江南春、马化腾、王强 。历届获奖人2016年至2019年 , 未来科学大奖共评选出16位获奖者 , 他们分别是:生命科学奖2016 卢煜明(Yuk-Ming Dennis LO)2017 施一公2018 李家洋 袁隆平 张启发2019 邵峰物质科学奖2016 薛其坤2017 潘建伟2018 马大为 周其林 冯小明2019 王贻芳 陆锦标(Kam-Biu LUK)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2017 许晨阳2018 林本坚(Burn J. LIN)2019 王小云(标题由醒民睿编辑)
推荐阅读
- 美剧去哪看|她是闻名中国女科学家,曾4次被中科院拒之门外,终极成美国院士
- 这装的不错 院士踩红毯考察庄稼地
- 何雅玲院士教材的错误,要问责出版社
- 专访甘子钊院士:学物理,真的过时了吗
- 江西副省长胡强会见李希会长并视察喜洋洋集团
- 中国工程院士倪光南:中国体系足以缓解芯片困局
- 郭院士要的不是印在论文上的量子计算机
- 从颜宁现象看院士马太效应对科技进步的危害
- 总书记的讲话为何这么提气?三位院士这样说
- 院士的原话:中医起到了一个安抚人心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