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殿兴:谈《围城》不是名著,是扯淡的几个理由

一、文字错讹特多钱先生在本书《重印前记》里说“初版时的校读很草率 , 留下不少字句和标点的脱误”;1981年 , 他说“本书第二次印刷 , 我又改了几个错字”;1982年 , 他说“我乘第三次印刷 , 修订了一些文字 。 有两处多年蒙混过去的讹误 , 是本书的德译者莫妮克博士发觉的” , 他还说“为了塞尔王-许来伯的法语译本 , 我去年在原书里又校正了几处错漏 , 也修改了几处词句 。 ”从钱先生的这些话里我们可以看出:钱先生一直不断地在改正错漏和讹误 , 而错漏和讹误却屡次校改都有所发现 。 这说明了钱先生每次校读都不十分认真 , 用他自己的话来说 , 就是“校读很草率”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出的这个版本仍然有很多错漏和讹误 , 下面举几个例子 。1.母亲在他身上牵了一条皮带,他跑不上三四步就给拉回来 。 (人民文学出版社1995年版《围城》第3页 , 以下只注页码)“牵” ,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拉着使行走或移动 。 这里应该“拴” 。2.吾不惜重资 , 命汝千里负芨 。 (第7页)“芨”应该是“笈” 。3.方鸿渐到了欧洲 , 既不钞敦煌卷子 , 又不妨《永乐大典》 。 (第9页)“妨”应该是“访” 。4.克莱登法商专门学样函授部 。 (第10页)“样” , 应该是“校” 。5.方鸿渐心中电光瞥过似的 , 忽然照彻 , 可是射眼得不敢逼视 , 周身的血都升上脸来 。 (第16页) 。“瞥” , 《现代汉语词典》解释是“很快地看一下” 。 电光有眼吗?说是拟人化吧 , 后面跟的谓语“照彻”和“射”又不是拟人 。 根据谓语来看 , 这里的“瞥”应该是“闪” 。 “射眼得”应该是“射得眼” 。6.明天早晨方鸿渐起来 , 太阳满窗 , 表上九点多了 。 (第16页)“明天” , 在现代汉语里指的是以“今天”为基准,天再次亮起来的一天 , 后面跟的动词应该是未来时 , 因为是以今天为基准说的 。 《围城》里所有的“明天”后面讲的全是过去的事情 , 动词用的全是过去时 。 这里的“明天”应该是“第二天” 。7. 又佩服 , 又瞧不起 , 无法表示这种复杂的情绪 , 便“啐”的一声向痤盂里射出一口浓浓的唾沫 。 (第24页)“痤”应该是“痰” 。8.那寡妇向李梅亭眼珠一溜 , 嘴一扯道:“奈先生真是好人!”那女人叫坐在她左边的二十多岁的男人道:“阿福 , 让这位先生坐 。 ”这男人油头滑面 , 像浸油的批把核 。 (第176页)这句话里有三个错误 。 一个是“扯” 。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扯”是“拉”的意思 , 那寡妇不可能说话时用手拉嘴 , 这里大概是“咧”——咧嘴 。 另一个错误是“奈” , “奈先生”看上下文 , 指的是李梅亭 。 不知为什么那寡妇管他叫奈先生?“奈”也许是“倷”之误——“倷”是方言里的第二人称代词 , 即“你”(《现代汉语词典》) 。 这样就讲得通:你先生真是好人 。 还有一个错误:“批把”应该是木字旁的“枇杷” 。9. 大家看了奇怪 , 李梅亭尤其义愤填胸 , 背后咕了好一阵 。 (同上)“咕” ,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形容母鸡、斑鸠等的叫声 。 这里大概应是“咕哝” 。10. 阿福不顾坟起的脸 。 (第178页)“坟” , 《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是坟墓 , 是名词 , 不能当动词用 。11. 那寡妇远远地望着孙小姐 , 使她想起牛或马的蹬眼向人请求 , 因为眼睛就是不会说话的动物的舌头 。 (同上)“蹬”应该是“瞪” 。12. 吹来灯再睡 。 (第180页)“来”应该是“了” 。13. 现在把李梅亭熟了给你吃 , 你也不会嫌了罢 。 (第183页)《现代汉语词典》:“熟”是形容词 , 不能当及物动词跟“把”连用 。 这里大概是“煮熟” 。14.柔喜“啊呀”一声 , 快起身躲 。 (第319页)喜应该是“嘉” 。15.她仿佛跟鸿渐抢一条绳子 , 尽力各拉一头 , 绳子迸直欲断的时候 , 她就凑上几步 , 这绳子又松软下来 。 (第322页)迸应该是“绷”:“绷”是拉紧 , “迸”是向外溅出 。 (《现代汉语词典》)16.鸿渐道:“柔嘉道你将来准像你姑母 , 也会养条狗 。 唉 , 像我这个倒霉人 , 倒应该养条狗 。 (第323页)这句话是鸿渐对柔嘉说的 。 柔嘉道是衍文(多出来的) 。17.楣是结了婚的人 。 (第346页)“楣”前面漏了个“辛” 。18. 怄气辞职只是辞的人亏吃 。 (第350页“亏吃”大概是“吃亏” 。19. 鸿渐准备赶回家吃饭的 , 知道饭吃过了 , 失望中生出一种满意 , 仿佛这事为自己的怒气筑了牢固的基础 , 今天的吵架吵得响 , 沉着脸说:“我又没有亲戚家可以去吃饭 , 当然没有吃饭” 。 (第354页)“今天的吵架吵得响” , 既不承前 , 也不启后 , 孤零零插在这里 , 隔断了前后两个短语的联系 , 显得多余 。例1.2.3.4.5.6.7.取自书的前部 , 例8.9.10.11.12.13.取自书的中部 , 例14.15. 16.17.18.19.取自书的后部 。 这样取例的目的是为了做到比较全面 , 而且可以使读者看到错讹出现的频率——可以看出几页出现几个错漏或讹误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