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瞬间|一个瞬间,足以一生无愧( 二 )


大年三十那天 , 眼见武汉封城、疫情来势汹汹 , 郑能量越来越着急 。 他家在湖南长沙 , 应该说相对是很安全的 , 但他内心却极度不安 。 很快 , 他作出一个旁人匪夷所思的决定:到武汉去作志愿者 , 明天就走!
从长沙宁乡到武汉 , 300多公里;从下定决心到毅然出发 , 中间没有距离 。
郑能量说服了家人和女朋友 , 1月25日 , 在大年初一清晨的寒风冷雨中 , 他毫不犹豫地驾车驶向危情之城 , 武汉 。
郑能量并非逞一时之蛮勇 , 他是经过了仔细掂量的 , 甚至抱定死而无憾的决心 。 他到达武汉的第二天 , 就在朋友圈发过一条“生死文书” , 现在读来犹如一阙慷慨悲歌:“知道此行凶险 , 已抱必死之心 , 始明不惧之志 。 如果我的命数至此死在武汉 , 请把我的骨灰无菌处理后洒在长江 , 让它漂回湖南 , 报答陪伴我的祖国、家人、老师、朋友 , 还有我的理想……”
换位思考 , 我们就特别佩服郑能量浑身是胆——封城之时的武汉 , 人人自危 , 躲都来不及 , 却有一位跟武汉无牵无挂的90后外地小伙 , 以一己之力独闯疫区 , 这样决绝而孤独的逆行 , 需要多强的定力、多大的气概?
初到陌生的武汉 , 郑能量主动到医院附近揽活干 , 义务接送上下班的医生护士 , 帮助有急需的群众出行 , 由于他的湘A车牌和一口湖南话 , 开始时人们对他还将信将疑 。 很快 , 他联系上武汉抗疫公益志愿者联盟 , 并且成为其中一员 。 他每天上午9点左右出发 , 跑四五百公里是常态 , 一直忙到凌晨四五点钟才休息 。 白天奔波 , 饿了就吃方便面 , 晚上常常就睡车里头 。 除了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 , 他还要协助运送医疗物资 , 甚至参与运送病逝者 。 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 , 一听到求助电话就立即出发 , 到武汉已经一个多月 , 郑能量的酸甜苦辣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描述 。
我只想感叹 , 从某种意义上讲 , 年纪轻轻的郑能量已经把“自讨苦吃”放大到了极致 。
我们现在知道 , 这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狙击战 , 有无数的普通人在顽强战斗 , 每一个人都有曲折 , 每一个人都历经跌宕 。 甘如意 , 朱玉珊 , 郑能量 , 他们只是其中的一员 , 他们的勇气与爱心 , 披示出人性深处的大美和力量 。
他们真的太年轻 , 太普通 。
只是无数年轻人当中的一个 , 影子平凡到几乎不可见 , 但他们组合在一起 , 就是阵列 , 就是照耀在无数人头顶上的星光 。 (常 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