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台州丨曾铣:凛凛浩气报家国

人文台州丨曾铣:凛凛浩气报家国
文章图片
“太和元气”四个大字为当时山东巡抚曾铣手书 。
人文台州丨曾铣:凛凛浩气报家国
文章图片
本文配图来源于黄岩名人馆
在民间 , 戏剧《盘夫索夫》和《鸣凤记》都曾广为流传 , 它们都讲到了一个黄岩人——曾铣 。
至今 , 黄岩老城区还有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曾铣路 。 只是往事如烟 , 戏剧又真真假假 , 询问路过的市民 , 只道不知历史上的曾铣究竟是何许人也 。

关于曾铣的籍贯 , 学术界有两种观点:江苏江都人和浙江黄岩人;曾铣的出生时间 , 也有三种观点:1509年、1499年、1500年 。
这些年 , 黄岩区历史学会陈建华和周建灿深入研究 , 最终得出结论:曾铣 , 祖籍温岭松门 , 故自号石塘 , 后其祖徙居黄岩 。 弘治十二年十二月十八(1500年1月18日) , 曾铣出生于黄岩曾家巷 , 生活到12岁后 , 因家里贫穷 , 被父亲托付给经商的好友 , 带到江都 , 才占籍江都 , 并在那里考中举人、进士 。
起初 , 曾铣的仕途算是顺风顺水 , 青云直上 。 他先出任福建长乐知县 , “莅官严明 , 夙弊多所厘革”;后来 , 历任监察御史 , 大理寺右、左寺丞 , 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右副都御史 , 兵部右侍郎 。 嘉靖二十五年(1546)四月 , 他以原职总督陕西三边军务 。
可惜的是 , 他被卷进了内阁重臣夏言和严嵩的权力斗争中 , 遭严嵩诬陷 , 于嘉靖二十七年(1548)被屈斩于京都西市 , 妻子与儿子也都被流放 。 此事 , 也成为了千古奇冤 。
《盘夫索夫》讲的就是曾铣的儿子曾荣逃亡在外 , 被严嵩的党羽鄢茂卿收为义子 , 并与严嵩孙女兰贞成婚 。 婚后 , 兰贞察觉丈夫感情异常 , 经盘问得知底细 , 寄予同情 。 后兰贞母亲做寿 , 曾荣过府祝贺 , 乘机闯入机密重地 , 欲取严嵩罪证 , 不料归路被阻 , 不能脱身 。 兰贞见曾荣深夜不归疑遭不幸 , 便回娘家索夫 。 而《鸣凤记》把夏言、曾铣等反对严嵩的十位大臣称为“双忠八义” , 把他们前仆后继的斗争精神喻为“朝阳丹凤一齐鸣” 。 戏剧虽有虚构成分 , 却表现了民间对曾铣的敬仰之情 。
明隆庆元年(1567) , 曾铣冤案得到昭雪 。 皇上下诏追赠他为兵部尚书 , 谥“襄愍” 。

走进黄岩名人馆 , 在英雄室前 , 笔者看到一个木牌坊竖立在室前 , 上书“太和元气”四个大字 。 这木牌坊是仿曲阜孔庙大门牌坊制作的 , 而“太和元气”四个大字 , 便是当时为山东巡抚的曾铣手书 。
英雄室内 , 三个雕像站立着 , 威风凛凛 , 英雄气概显露无遗 。 最前面中间那位 , 便是曾铣 。 而墙上展板 , 第一个介绍的也是曾铣:曾铣 , 字子重 , 号石塘 , 黄岩城内曾家巷人……
“曾铣镇守边关 , 痛击来犯外族 , 捍卫边境安宁 , 是值得后人尊敬和怀念的勇士 , 是我们黄岩人引以为豪的乡贤!至今 , 坊间仍流传着他抵御外侮的故事 。 ”地方文史爱好者曹瑛杰说 。
嘉靖十三年(1534)八月 , 曾铣以监察御史巡按辽东时 , 平定辽阳、广宁、抚顺兵变 。 嘉靖二十三年(1544)二月 , 他以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提督雁门关等处兼巡抚山西 , 增筑修缮雁门关、宁武关、偏头关边墙城堡 , 加强山西秋防 , 防御蒙古入侵等……曾铣在军事上的业绩举不胜举 。
“他在战略上采取积极防御、主动进攻的战略——提出大胆详细的复套方略 , 摒弃以往注重防御的消极做法 , 代之以主动进攻的积极战略 , 逐寇出套 , 以攻为守 , 在陕西三边创造了许多成功的战例;在战术上实施营阵有方、灵活机动的战术原则——勾画攻防兼备的营阵八图 , 是冷兵器和新式火器协同配合的突破 。 ”陈建华说 。
值得一提的是 , 曾铣重视火器运用 , 发明了“慢炮”、地雷等新式火器 。 在明代 , 他就开始充分利用火器来抵御蒙古军队 , 在战争史上留下了不朽的印记 。

为纪念曾铣 , 黄岩曾家巷改名为曾铣巷 , 又建“三边总制坊”与“曾铣节制三陲坊” 。 可惜的是 , 这些牌坊皆已不存 。
“以前我去大寺里都会经过曾铣巷 , 但是没有看见过牌坊 , 估计上世纪50年代就已经被毁 。 ”地方文史研究者金渭迪说 , 关于曾铣巷的牌坊 , 他只在志书上看到过 , 但志书只提到有牌坊 , 却没有记载牌坊上的具体内容 。
过去 , 在黄岩九峰公园一直存放着一块又长又厚的条石 。 这块条石长263厘米 , 厚7.5厘米 , 宽35厘米 , 地方文史专家们猜测这块条石源自牌坊 。 条石两面分别写着“护佑无疆”“奉帝无私” , 所立时间不同 , 前者是明嘉靖四十五年(1566) , 后者是明万历六年(1578) 。 “明朝黄岩有这样功绩的 , 除了曾铣 , 没有其他人了 , 所以这座牌坊很有可能是为了纪念曾铣而立的 。 ”金渭迪说 。
因为旧城改造 , 曾铣巷被拆 。 但是黄岩人并没有忘记曾铣 , 又将附近的一条新路命名为曾铣路 。
走进曾铣路 , 附近学校传来孩子们的欢声笑语 , 一派祥和 。 如今 , 这条路上有卖衣服的、卖茶叶的、卖饮品的……算是应有尽有 。 虽处闹市一隅 , 它却安逸 , 许是岁月的沉淀 , 又让它看上去有些沉稳 。
“曾铣巷位于现在曾铣路的西头到北门广场 , 又短又窄 , 是苍头街东头的一条弄堂 , 是苍头街至尚司巷的通道 。 过去 , 这里因居住着许多曾姓人家 , 名曾家巷 。 ”黄岩区历史学会会长张永生说 , 当时 , 这里的房子低矮 , 密密麻麻地住着很多户人家 , 没有商铺 。 大家只知道曾铣故居在这条巷上 , 却不知具体在哪个位置 。
英雄故去 , 历史留下的痕迹难以寻找 , 但是曾铣的故事流传了下来 。 他忠君爱国、保家卫国的精神鼓舞了一代又一代的橘乡儿女 , 而他也永远值得黄岩人缅怀 。
来源:中国台州网
【人文台州丨曾铣:凛凛浩气报家国】申明: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 如有侵权 , 请联系删除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