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瞭望丨堵住环评造假暗门( 二 )


近期 , 广东省佛山市生态环境局发函对佛山市科正飞工程技术咨询有限公司及环评工程师吴玉勇进行通报批评 , 该环评师2019年12月13日至今年8月10日共在信用平台上传环评报告书13份、报告表564本 , 并在主管部门审核发现问题后 , 拒绝约谈、拒接电话 。
另一方面 , 一份高质量的环评文件 , 既需要环评编制单位技术能力过关、态度负责 , 也需要项目建设单位认真履行环评主体责任 。 但当前 , 一些项目建设甲方以走形式的态度对待环评 。
“我们是乙方 , 有时候很无奈 。 ”安徽某大型环评编制单位一位不愿具名的工作人员说 。
无奈体现在三处:首先 , 低价是很多甲方在选择环评编制单位时的第一选择 。 环评编制单位难以覆盖成本 , 要么放弃 , 要么转包或粗制滥造 。 其次 , 甲方为让项目尽快落地 , 往往要求环评在短时间内赶完进度 。 再者 , 编制环评需要有据可依 , 然而一些甲方没有或不提供建设、设计等基础资料 , 环评师只能硬凑甚至凭空编造 。
在丁文章看来 , 环评委托关系是环评文件出现质量问题的重要原因 , “环评机构收了业主单位的钱就要为他们服务 , 很多业主单位会分几次付款 , 有的还要环评文件通过了再付 , 从而影响环评的客观中立 。 ”
一天审批三份环评文件
浙江省生态环境厅环评处副处长徐献文等业内人士认为 , 环评市场化后 , 与之配套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仍在建设完善中 。 近年环评数量激增也给监管带来更大挑战 。
以浙江为例 , 环评单位原先注册的有40多家 , 取消资质许可后增加到近250家 。 2019年有环评登记表5万余份、报告表16000余份、报告书1000多份 。 按现有基层环保部门环评审查力量计算 , 县市区审批人员每年要看上千份环评文件 , 平均每天要审批三份以上 。
提高环评质量、补齐监管短板 , 受访人士建议 , 首先应稳步建设以质量为核心、以信用为主线的环评文件编制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
当前 , 生态环境部依托全国统一的信用平台 , 建立“一处失信、全国公开”和“多处失信、全国受限”的跨地区环评失信惩戒机制 。 平台仍在运行初期 , 发挥作用需时间积累 。
“当前监管针对环评师有规定 , 但对相关企业缺乏约束 。 有的环评公司受了处罚 , 但实际控制人又重新注册一个公司 , 依然可以开展环评业务 。 ”一位基层环保干部建议 , 强化法律责任 , 落实单位及相关负责人“双罚制” 。
其次 , 简化优化环评编制导则 。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评估中心工程师陈琦建议针对不同地区情况 , 突出环评重点 , 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 。 “具体项目落地时 , 在已经对区域环境风险进行管控的前提下 , 酌情简化环评流程 。 ”
【《瞭望》|瞭望丨堵住环评造假暗门】此外 , 可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 , 聘请第三方机构审核环评文件 , 弥补基层监管力量不足现状;并加大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力度 , 公开环评文件专家审批、公众举报、查处情况等 。 (采访人员?周凯?董雪?魏一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