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汇|《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出版 如何让更多建筑可阅读成为热议话题

:原题为_文汇|《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出版 如何让更多建筑可阅读成为热议话题。
当我们说“建筑可阅读”时 , 究竟说的是什么?
随着《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一书的出版 , 答案逐渐清晰 。 书中收录的56个建筑案例 , 不仅体现上海各个历史时期的建筑风貌 , 更包含上海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丰富信息 , 折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在上海交相辉映的过程 。 它们组成了一部关于上海的“大书” , 打开它 , 也就打开了一部上海乃至中国波澜壮阔的发展史、进步史与创新史 。
【文汇|《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出版 如何让更多建筑可阅读成为热议话题】正如该书编委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郑时龄在接受采访人员采访时说的那样:56个案例 , 串起了上海的城市演变;与此同时 , 该书的出版也是一个新的开始 , 期待更多人把它写下去——写在未来的书页上 , 更写在上海这座人民城市的热土上 。
什么样的建筑是可阅读的?和城市的历史文化产生互文
采访人员在采访中了解到 , 《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最初收录的案例为100个 , 后来决定本着“好中选优”的原则做进一步筛选 。 筛选过程中编委们讨论颇为激烈:有的建筑在风格上非常有代表性 , 有的建筑有非常丰富的人文内涵 。 如何取舍?
不难发现 , 这样的讨论实际上就指向了一个关键的问题:什么样的建筑才是可阅读的?因此 , 讨论的过程 , 本身也是形成共识的过程 。 可阅读的建筑不仅仅是一个物理空间 , 而是能够和城市的历史文化产生互文 , 将丰富的内涵熔铸在建筑空间里——几位编委不约而同地向采访人员表达了这样的观点 。
在上海图书馆研究馆员张伟看来 , 所谓建筑可阅读 , 就是需要每个人从钢筋水泥的表面进入有血有肉的内里 , 而这个内里 , 指的是建筑所承载的历史文化信息 , 人们常常会通过这些信息而一下子进入这座城市内部 , 从而与城市建立起密切的情感关联 。 比如书中收录的渔阳里和中共一大会址 , 建筑本身普普通通 , 但是发生在里面的事件 , 却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 对于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来说 , 只有读懂了渔阳里 , 读懂了中共一大会址 , 才能真正领悟到上海何以成为红色之城 。 又比如书中收录的大光明电影院 , 不仅仅是匈牙利建筑师邬达克在上海的代表作 , 更因为见证了中国电影史上的多个第一 , 而书写下上海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半壁江山的光影华章 。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研究员包亚明则提供了阅读建筑的另一个方式:走读 。 他认为 , 对于上海这样一座拥有丰富建筑遗产的城市而言 , 当我们把很多建筑串起来时 , 其意义就会大过建筑本身 , 进而更好地从阅读建筑上升到阅读城市 。 比如 , 如果人们按图索骥 , 沿着数百年甚至千年前留下的松江方塔、龙华塔、豫园 , 一直走到被视作改革开放经典象征的东方明珠、陆家嘴“三件套” , 再到国家会展中心(上海) , 上海从江南水乡发展到今天国际化大都市的地理脉络、城市定位和时代风貌便清晰可感 。 建筑布局也暗藏着解读城市演进的密码 。 书中收录的大世界游乐场、上海音乐厅和美琪大戏院所在的方位 , 也是当年城市娱乐活动较为集中的区域 , 而有意思的是 , 后来的上海大剧院同样处在这个区域内 。
如何让更多的建筑可阅读?保护、发现、活化
建筑是城市文化特征的载体 。 对于在此落户的本地人 , 建筑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他们的幸福指数;对于频繁到访的外来客 , 建筑打开了他们了解城市的第一扇门 。 因此 , 对于上海来说 , 如何让更多的建筑可阅读 , 同样是一个值得关注、并且正在由《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一书引向深入探讨的话题 。
要让更多的建筑可阅读 , 需要不断加强对于优秀历史建筑的维修和保护 , 而这取决于一座城市上上下下对于建筑价值的认可 。 郑时龄告诉采访人员 , 上海在历史建筑的保护上一直走在全国前列 , 在全国率先编制了地方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 , 而且不单单保护单个建筑 , 还提出了风貌区保护的概念 , 这个意识在全国是领先的 。 优化优秀历史建筑所处的环境 , 同样是维修和保护应有之义 。 郑时龄以武康大楼的架空线入地工程为例 , 认为就是一个让建筑可阅读的很好案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