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野猫|图灵奖获得者 Alan Kay:突破常规思维,创建下一代科研社区( 七 )


顺着Mad Money的思路 , Alan Kay 进一步发出了这样的倡议:全球各国家(尤其是各个大国)共同行动起来 , 共享大量的研究基金、潜在的科研人才 , 从而以一种非传统的方式应对这些我们所面临的巨大挑战 。 但问题是 , 世界上的大多数人并没有意识到我们面临着这些问题 , 或者他们看不到这些问题带来的威胁、恐惧或其它的代价 。
Alan Kay 由此用爱因斯坦的一句名言作为结尾 , 他认为这句话不仅概括了过去40、50年中计算机科学研究领域的弊端 , 而且对于我们面临的大多数问题 , 尤其是上文提及的全球12各个重大问题来说 , 值得用来警示的 。 这句话便是:
愚蠢之处在于 , 我们一遍又一遍做同样的事 , 却期待不同的结果发生 。
6 张宏江、黄铁军与Alan Kay 对话精彩实录
Alan Kay 演讲结束后 , 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张宏江、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长黄铁军 , 与 Alan Kay 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 下面是他们部分对话内容的精彩实录:
张宏江:在您的文章「How?」中 , 已经对刚才演讲中的诸多观点进行了很好的总结 。 在这篇文章中 , 您列举出了 19 条关于研发和如何应对挑战的规则 , 这些在您刚才的演讲中也有所提及 。 但是也有一些您在演讲中没有提到的部分 , 即对于那些想遵循您提出的 19 条规则的人来说 , 仍然存在着很大的障碍(例如所谓的「鸵鸟悖论」) , 您能谈谈对这些障碍的看法吗?
Alan Kay:相关的参考资料请参阅维基百科有关「认知障碍」(Cognitive Bias)的文章 。 认知障碍与大约 200 种人脑中的错误思维有关 , 这是人类学、心理学在过去几百年中的研究成果 , 它解释了一些有趣的问题 , 例如「我们的思考能力为什么如此之弱」、「为什么我们需要经过大量的训练才能很好地进行思考」、「为什么科学只在过去的 200 多年才得以迸发 , 而在数百年前或数千年前却没有得到迅速的发展」 。 「确认性偏差」(Confirmation Bias)是科学家们所熟知的一种认知偏差 , 而科学家们也会犯这样的错误 。 「确认性误差」指的是 , 如果你坚信某种理论 , 你就会有意识地寻找能够巩固这种信念的证据 , 并且赋予这种证据的权重要远远大于你赋予那些反对该信念的证据的权重 。 在大家对疫情的反应中 , 我们也看到了「鸵鸟综合征」(Ostrich Syndrome)的存在 。 这些问题都是根植于所有哺乳动物中的 。 大多数动物在遇到危险时 , 可能基本上会选择躲藏起来或者进行反击 , 这些同样也是人类本能的一部分 。 然而 , 人类应该学习克服这些本能 , 比如令人恐惧的战争 。
张宏江:正如您刚才在演讲中提到的 , 当人们真正感到恐惧或危险时 , 会采取行动 , 比如美国在苏联的威胁(发射卫星)下建立了 ARPA 。 那么我的问题是 , 当前已经持续了数月的新冠疫情已经造成了许多经济层面、民生层面上的问题 , 你认为这是一个足够大的威胁吗?它是否能唤醒人们?人们是否已经开始采取正确的应对措施?
Alan Kay:是的 , 它似乎正是一种这样的威胁 。 而对新冠疫情的处理与政府的组织形式有关 。 新西兰行动得就很快很好 , 而美国至今为止仍然在一条错误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 但总体上来看 , 我们希望主流的人们能做出正确的应对 。 人们往往不能想象(新冠的后果) , 直到他们的亲朋好友患上这种疾病、孩子死于这种疾病 , 或者自己患病 。 (以战争为例)战争在人类历史上屡见不鲜 , 过去人们常常受到它的威胁 , 因此 , 英国人(二战前)开始研制雷达 , 用一些雷达阵列来感知国境之外的战役 , 当时其它一些国家并不相信将会与德国发生战争——政治家们都试图避免战争的发生 。 但是雷达的创造者们还是完成了这项发明工作 , 并成为该领域的领导者 。 当年 , 我的同事们也对此做出了反应 , 在基金的资助下开展了雷达的研制工作 。 但直到二战真正到来之前 , 雷达在英国、美国都不是政府优先考虑的项目 , 但雷达还是在这两个国家建立了起来 。 在美国 , 由于政府的资助 , 一些创建雷达的人已经成为了亿万富翁 。 这些项目在美国实际参战之前由一些物理学家完成 , 包括MIT也参与了其中 。 但当时这个项目并没有能启发美国国会应对当下的问题 。 在那段日子里 , 美国奉行的是孤立主义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