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货量从数以百万计到只有1000,李楠离开魅族后创业的得与失( 六 )

新京报:在发布会上 , 你说亚文化是科技产品的未来 , 但亚文化本身就是因为非主流才成为亚文化 , 如何有潜力成为未来的主流?

李楠:因为未来没有主流文化 , 或者说现在已经很明显 。 未来只有亚文化的爆发 , 但没有一个统治地位的主流文化 , 因为整个传播渠道已经细分了 。 以前所有人都看同样的电视台 , 听同样的广播 , 但是今天的互联网已经有视频点播 , 有各类社交工具 , 用户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寻找供给 , 所以很难产生一个所有人都知道、让所有人都喜欢的东西 。

新京报:以前靠着供应链优势 , 中国的商品走向全世界 , 现在下一个阶段是中国文化向全球输出?

李楠:我觉得我不愿意用“输出”这个词 , 应该用“融合” 。 实际上 , 在文化层面 , 我们跟国外之间的交流是最重要的 。 这次我们是一个西方主题 , 下次我们是一个中国主题 , 但是下次一批我们可能是日本主题 。

换而言之 , 真正伟大的品牌应该是对全球不同的文化领域持一个开放的心态 , 而不是说我要有输出中国文化的使命感 。 像任天堂也有很多东西并不是纯日本的 , 但他们一直往前走 。

我们的技术内核是无线上的技术 , 但是文化层面我觉得是在推动中国文化跟整个世界的交流跟融合 。 这次在我们美国的群里面 , 大家开始学习山海经 , 这不是挺好的事情么 。

新京报:手机的市场份额已经高度集中 , 很多厂商都将IoT作为新的增长点 , 在这条赛道里 , 你怎么看?

李楠:我们不怕它们走量 , 因为我们要真正做小批量、定制化的产品 , 但这些小众品牌他们不太可能做 , 因为内部的考核体制和文化不允许 , 这个也跟领导岁数太大有关系 。

新京报贝壳财经采访人员 陆一夫 编辑 王进雨 校对 赵琳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