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教育等商家卷款跑路频发,媒体:监管正提速,办卡须谨慎( 二 )

  设定霸王条款 , 限制消费权利 。 有的商家在与消费者签订服务合同后 , 增设不平等格式条款 , 减轻或避免自身责任 。 如 , 某些商家在无约定情况下 , 通过店堂告示等形式 , 以价格上涨、节假日除外等理由 , 不允许消费者享受会员卡优惠 , 限制消费者对预付卡的使用权利 。

  经营者变更后 , 合同履行困难 。 有的预付卡商家将业务转让他人 , 但新的经营者接手后拒绝向持原会员卡的消费者提供服务 , 或要求消费者另外交纳一定额度费用才提供服务 , 造成消费者在经营者变更后 , 其持有的预付卡无法正常消费 。

  消费者退卡时 , 商家设置障碍 。 有的经营者在消费者要求退卡时 , 以消费者享受促销优惠为由 , 拒绝向消费者退款 , 或者减少退款额度 。 而商家的促销活动与预支服务多是相互交叉 , 让消费者难以准确计算退款数额 , 造成消费纠纷 。

  擅自关门停业 , 恶意终止服务 。 有的预付卡商家因经营不善、投资失败等原因 , 导致个别商家缺乏诚信观念和职业道德 , 在未提前告知消费者和未妥善处理好消费者退卡退费的情况下 , 擅自关门停业 , 恶意终止服务 , 并将所有消费者的办卡费用一并卷走 , 消失得无踪 。

  积极畅通维权渠道 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对于消费者来说 , 使用预付卡不仅可以减少交易中的现金使用 , 还能享受折扣优惠 。 而对于商家来说 , 不仅可以快速回笼资金 , 降低经营风险 , 还可以“钱生钱” , 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 看起来是件买卖双方都“稳赢”的事情 , 为何又会乱象丛生呢?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教授陈立峰认为 , 预付式消费纠纷不断 , 原因在于预付式消费仍存在监管盲区 。 目前相关法律法规对于预付款欠缺明确具体的规定 , 预付式消费也没有明确的监管部门 , 相关部门对于预付款纠纷自然就容易相互推诿 , 对维权的消费者“踢皮球” , 从而造成消费者维权难的困局 。

  陈立峰指出 , 要遏制预付式消费乱象 , 监管必须跟上 , 不能让预付式消费仍处于监管盲区 。 此次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称将积极推动预付式消费立法 , 这样的承诺值得肯定 。

  刘俊海认为 , 对预付式消费进行治理整顿 , 亟待用立法把预付式消费推进法治轨道 , 筑牢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法治防线” 。 消费者维权难度大、成本高 , 甚至可能“赢了官司却拿不回钱” , 这些也是预付式消费乱象难以遏制的原因所在 。 因此 , 如果要遏制预付式消费乱象 , 应该畅通消费者的维权渠道 , 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 。

  同时 , 还要建立健全监管机制 , 比如有必要设立退款机制 , 监管部门对预付款的缴付和使用进行限制 , 等等 。 立法和监管要同时发力 , 要能并行 , 也要尽快推行 , 尽快对预付式消费发挥规范作用 , 这样才可能遏制预付式消费乱象 , 从而有利于保护好广大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 维护良好的消费市场秩序 。

  职能部门监管提速 消费者办卡须谨慎

  “预付式消费乱象突破了法治社会和诚实守信的市场法则 。 消费者在此类事件中不存在任何过错 , 属于无辜的受害者 。 如果不对此类现象加以规制 , 会让人们对市场秩序产生怀疑 , 让消费者处处惊心 , 不利于经济发展 。 ”刘俊海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