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内测“数字钱包” 能取代支付宝和微信吗?( 二 )

银行内测“数字钱包” 能取代支付宝和微信吗?
当地时间2020年7月9日 , 立陶宛银行展示世界首枚央行数字收藏币 , 价值19.18欧元的信用卡形状银币 , 可兑换数字货币 。(视觉中国/图)会不会超发?随着支付宝、微信等移动支付方式融入大众生活 , 现金的使用率已大幅下降 。 为什么还要推出数字人民币?央行副行长范一飞在年初发表的《关于央行数字货币的几点考虑》一文中 , 三次提到“央行数字货币是对M0的替代” 。中国现行货币统计制度将货币供应量大致分为三层次 , 分别为M0、M1、M2 。 M0是央行基础货币的主要部分 , 指的是流通中货币 , 即看得见摸得着、可立即使用的现金 , 包括纸币和硬币 。 DC/EP要替代的正是这种现金 。现有第三方支付已实现了M1和M2的货币无纸化 。 如大部分人的银行储蓄、日常放在支付宝和微信零钱这类第三方支付平台里的资金 , 就属于广义货币M2的范畴(流通中现金+企业活期存款+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范一飞在文章中写道 , “现有M0(纸钞和硬币)的发行、印制、回笼和贮藏等环节成本较高 , 流通体系层级多 , 且携带不便、易被伪造、匿名不可控 , 存在被用于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风险 , 实现数字化的必要性与日俱增 。 ”苏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薛洪言亦对南方周末采访人员表示 , 现金的使用一直以来都背负着很大的运营管理成本 , 所以国家鼓励在经济活动中减少现金使用 。 如1988年出台的《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就明确提出“国家鼓励开户单位和个人在经济活动中 , 采取转账方式进行结算 , 减少使用现金” 。 原因就是现金支付难以追踪资金流向 , 大额现金交易往往是灰色交易、非法交易的重灾区 。提起现行纸币制度 , 人们通常诟病的是货币超发 。 数字人民币是否会让货币超发变得更加不易察觉?穆长春多次在公开演讲中谈到 , 数字人民币在发行上也采取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双层运行体系 , 为了保证央行数字货币不超发 , 商业机构需要向央行全额、100%缴纳准备金 , 央行数字货币依然是中央银行负债 , 由中央银行信用担保 , 具有无限法偿性 。的确 , 纸币制度下 , 货币超发往往是由商业银行完成的 , 但央行本身也有超发的可能性 。 如美联储为提振经济 , 曾实施威力巨大的量化宽松 , 使美联储的总资产规模从2008年8月末的(雷曼倒闭前夜)约0.9万亿美元 , 急剧膨胀至2016年9月末的4.47万亿美元 , 增长了396.7% 。知名财经评论人格隆在其微博写道 , 一切法定货币会罹患的疾病 , 如借发行征收铸币税、政府天然的超发冲动、通货膨胀等 , 都会(与数字货币)如影随形 。 某种程度上 , 数字货币更方便了央行的货币发行:资产负债表上记个账就好了 , 印刷都省了 。对M0进行数字化替代 , 长远来看 , 还有更多潜在功能 , 例如为央行实施负利率提供条件 。新冠肺炎疫情加快了全球迈入负利率时代的步伐 。 中国央行虽然没有实施负利率政策 , 但利率已有明显下降的趋势 。2017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 , 时任央行行长的周小川就曾表示 , 在国家经济增速放缓 , 处于通缩时 , 各国往往都会动用货币政策工具箱中的负利率政策 。所谓负利率政策 , 是指在一定的经济期内 , 国家央行降低存款利率 , 让居民的银行存款随着时间的推移变得“缩水” 。 实施该政策的目的在于提高银行囤积现金的成本 , 变相鼓励银行积极向企业放贷 , 鼓励居民消费和借贷 , 引导资金重新流进市场 , 带动经济发展为经济稳定增长奠定基础 。但周小川也表示 , 现实中负利率政策往往效果有限 , 这是因为相较存钱进银行 , 人们会选择持有现金 。同时 , 当央行不断下调基准利率接近零时 , 这样的货币政策将遇到“零利率下限”的约束 , 容易落入“流动性陷阱” 。 在凯恩斯主义经济学中 , 流动性陷阱会导致货币政策失效 , 无论是降低利率还是增加货币供应量均无法起到刺激经济的作用 。“但如果发行了数字货币 , 使得流通中现金的数量大幅减少 , 人们的钱都在账户中 。 在这样的条件下 , 负利率就可以在刺激经济和消费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 ”周小川说 。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疫情的到来也让全球货币政策陷入多重困境 ,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 , 2020年以来 , 全球央行数字货币研究持续升温 。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最新发布的报告 , 截至2020年7月 , 全球至少有36家中央银行发布了零售型或批发型的央行数字货币工作 。 其中 , 厄瓜多尔、乌克兰和乌拉圭都完成了零售型试点;包括中国在内的6个国家则仍在零售试点过程中;还有18个国家中央银行发表了关于零售型央行数字货币的研究 。各国加速研发数字货币被视作一种“防御”措施 。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 , 自天秤币Libra白皮书发布以来 , 全球数字货币出现加速发展趋势 。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 各国进一步认识到了数字货币对于“无接触”社会发展的助力;也进一步担心 , Libra一旦流通 , 或有望率先成为数字货币中的强势货币 , 与各国货币产生兑换关系 , 并侵蚀法定货币 。实际上 , 尽管Libra声称与一揽子主权货币挂钩 , 但是一半的储备金仍来自于美元 , 并不能撼动美元的霸权地位 。“人民币国际化是中国经济全球影响力提升在金融层面的映射 , 中国经济结构升级、提质增效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 人民币国际化不可能一蹴而就 。 ”薛洪言说 , 但央行数字货币 , 能提升人民币在跨境交易层面的体验 , “也许就走出了第一步”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亦认为 , 一种货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主要取决于该国综合国力和经济稳健程度 , 而不在于货币本身的存在形式 。 央行数字货币能较大程度提升人民币在电子支付领域的便利性 。 但也不应忽视 , 便利性只是人们使用某种货币所考虑的因素之一 。 除此之外 , 币值本身的稳定性 , 交易对手的认可程度等因素同样重要 。对于数字人民币 , 央行实际上筹备已久 。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在2020年两会期间答媒体问时透露 , 早在2014年起 , 央行就启动了数字货币的研究 。“但目前的试点测试 , 还只是研发过程中的常规性工作 , 并不意味着数字人民币正式落地发行 , 何时正式推出尚没有时间表 。 ”易纲说 。南方周末采访人员 卢宝宜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