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霸先|循规蹈矩要敬王僧辩,创业开拓需学陈霸先( 二 )
文章图片
四、蜜月时期
军事上的胜利和官位的提升,使王僧辩开始自我膨胀。一次,王僧辩在痛斥一个投降侯景的变节高官后,得意洋洋环视着大厅里的客人说:“朝廷以前只知道有这个变节高官,哪里知道还有我王僧辨这个人!我老王在国家土崩瓦解之时,力挽狂澜,振兴社稷!看来人的贵贱祸福,的确没有准啊!”宾客们争先恐后拍马屁,王僧辩猛然意识到失言,急忙改口:“当然了,胜利完全归功于圣上的威德,将帅的效力,老夫虽滥竽充数当了主帅,又有什么功劳呢?”
王僧辩镇南京,陈霸先守京口,东西遥相呼应。他们为了共同的利益,一致推举萧绎为梁元帝。他们为了维护在平叛中结下的“情好甚密”的战友情谊,还结为儿女亲家。
王僧辩的大儿子多次提醒他:陈霸先不是只好鸟!一个高举平叛大旗从广州打到京口的高级将领,绝不会甘心做个小小的京口武官。王僧辩却“屡谏不听”,对陈霸先“推心待之”。他每次外出平叛,总让陈霸先代守南京。陈霸先也尽职尽责,把南京和京口守得稳如泰山。
一次,北齐水军二万余人聚集合肥,阴谋突袭南京。陈霸先打探清楚,飞报梁元帝。梁元帝令正在江陵平叛的王僧辩“急下赴援”,在王僧辩与陈霸先东西夹击下,“齐师大败,溺死者万计。”
文章图片
当时,北齐政治腐败,赋税繁重,江北百姓民不聊生,都想脱离北齐回归南梁。几个领头人多次请求王僧辩出兵相助,王僧辩都以现在两国关系良好为由屡次拒绝。江北豪杰暗中纠集了几千人,计划刺杀北齐太守后南归。他们撇开王僧辩,直接“遣使求援于陈霸先”,说他们已经攻克了外城。
陈霸先派人请示王僧辩,王僧辩的回复跟废话差不多:“陈将军,北齐这些人和事真伪不明,你还是先等等看。如果他们真的已经攻克外城,那你就马上去支援。如果没有,你就不用出兵了。”陈霸先早料到会收到这样模棱两可的军令,所以早已率部“进军围广陵”,逼得北齐皇帝只好答应将广陵等地归还南朝。陈霸先率部回京口时,“江北之民从霸先济江者万余口。”陈霸先不费一枪一弹收复了失地,增加了人口,树立了声威,打出了国威,被梁元帝提拔为扬州军事主官。
公元554年,西魏出兵袭击江陵,王僧辩奉召从南京发兵救援,“未至,而荆州已灭。”西魏将梁元帝折磨死后,扶持梁武帝的孙子萧詧在江陵当了傀儡皇帝。王僧辩和陈霸先一起商议,决定“参谋讨伐”江陵伪政权,同时针锋相对推举梁元帝的儿子萧方智出任丞相。
文章图片
五、分道扬镳
当时,长江中上游地区已落入西魏之手,长江下游和江淮地区都被北齐控制,南梁势力范围仅剩江南一隅,风雨飘摇,陈霸先的野心和欲望开始萌动起来。
这时,北齐帝横插一竿子,越俎代庖宣布为南梁选定了皇帝,叫王僧辩和陈霸先把他接回南京。新皇帝叫萧渊明,是梁武帝的侄子,八年前当了战俘,一直滞留在北方充当人质。北齐帝写信给王僧辩和陈霸先,说萧方智年幼无知,年富力强的萧渊明才是最佳人选。只要他们拥立萧渊明,北齐保证不进犯江南。王僧辩与陈霸先嗤之以鼻,置之不理。北齐帝恼羞成怒,派重兵护送萧渊明攻击南下,沿途招降纳叛,攻城略池,斩杀南朝大将并“俘数千人”,兵临江北。
南梁虽然遭受损失,但并未伤筋动骨。王僧辩手里除了陈霸先这张王牌外,还有不少好牌可打。单是他的女婿,就手握精兵数万,抵御北齐绰绰有余。而且驻扎在京口四周的精锐部队,都归王僧辩心腹统帅。王僧辩如果铁了心跟北齐对着干,北齐也占不到什么便宜。然而,面对强敌压境和北齐开出的诱人价码,王僧辩软弱摇摆的劣根性再次表现出来。他觉得,立谁都姓萧,国号都叫梁。换个皇帝,既不必承担卖国罪名,还能倚靠北齐与西魏抗衡。于是,他开始与北齐眉来眼去,讨价还价。
陈霸先听说王僧辩改变主意,急得着急上房。
文章图片
侯景之乱,连梁武帝的儿子们都袖手旁观,个个忙于争权夺利。自己舍生忘死兴师北伐,图的就是能在乱世成就霸业。好容易盼到梁武帝被侯景饿死,梁元帝被西魏杀死,年仅13岁的萧方智已经被自己玩弄于股掌之上,胜利的曙光已经冒出了地平线。
北齐帝现在突然送来个中年人,自己的如意算盘岂不是要全部落空!不,绝不能让北齐帝的阴谋得逞!
陈霸先三番五次派使者捎口信送密函,冠冕堂皇地向王僧辩陈述利害:你我同受先帝重托,“语未绝音,声犹在耳”,我老陈忠心耿耿,哪能想到你会有其他企图!萧方智固然年幼,却是先帝亲子,继承皇位是众望所归。你现在舍近求远,想拥立有北齐背景的新皇上,最终只能让我大梁成为北齐扶持的傀儡政权!请你三思,千万不能接受!
王僧辩置若罔闻,铁了心要迎奉新皇帝。他先对北齐上表称臣(此举意味着南梁沦为北齐的藩属国),与萧渊明“定君臣之礼”,又将家人送往北齐作人质,然后隆重迎接萧渊明南渡长江,进入南京“即皇帝位”。萧渊明立萧方智立为皇太子,给王僧辩和陈霸先加官进爵,宣布南梁进入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