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营利”转“营利”道路被堵 民办非营利医院还会受到资本青睐吗?( 三 )


答案是肯定的 。 如今 , 非营利性医院依旧受到地产、保险、药械等产业资本青睐 。
陈林海分析不外乎有三种原因:一是作为与政府沟通的一个交换条件 。 二是可以给自己的产品做配套支撑 , 做增值 。 三是可以进行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 。 “所以为什么有很多地产公司去做这个事情?首先 , 通过非营利性医院他可能换取土地的资源补偿 , 或者会更多地获得地方政府的配套支持 。 ”
其次 , 地产公司本身也需要一些内容支撑 , 比如医疗地产、康养地产、旅居地产 , 需要从概念落地到服务 , 有医疗资源配套 , 使所谓的康养地产有实质性的医养服务运营来获得消费者的认同 , 也使产品有更大的差异化 , 有更多的增值空间 , 更加有竞争力 。
而对于保险、药械企业的产业资本来说 , 投资建非营利性医院 , 就是本身产业链的延伸 。 比如保险公司投资非营利性医院 , 可以作为金融属性的延伸 , 来支撑金融产品的销售 , 或者作为保险资金的资产配置 , 药械企业也可以将非营利性医院作为销售终端的延伸 。
“资本一定是逐利的 , 有些资本就想从医疗上投进去 , 从医院赚钱 , 那么这个医院必须是营利性的 , 否则它实现不了资金的循环 。 但是如果我放在一个更大的格局里头 , 资金从医疗投进去 , 从其他产品出来 , 比如保险公司真正的收益来自保险产品 , 所以不需要从医院分红 , 他只是拿医疗服务去撬动了另外一个更大的市场和资产 , 获取更大的回报 。 这是一个小算盘还是一个大算盘的问题 。 ”陈林海说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即将动工的“美的医院” 。 美的控股将在广东顺德北滘新城区新建一所非营利性国际医院 , 规划床位总数1500张 , 计划于2021年3月份动工 , 2024年上半年竣工并运营 。 项目分两期建设 , 总投入约100亿元 。
1500张床位的综合医院 , 一般情况下总投资在30亿元以内 , 而美的控股砸下100亿元 , 野心肯定不止于一家医院 , 或将在周边建成配套的产业园区 。
陈林海认为 , 社会资本出于这样的考虑 , 来投资非营利性医院值得鼓励 。 因为这些企业有着长远的战略考量与更大的价值体现 , 反而不会急功近利 , 会把医院做得很好 。 他补充:“在国内的慈善资金投资医疗机构所需要的文化氛围和政策环境成熟之前 , 这应该会是个主流 , 因为它符合市场的规律 , 符合资本的逐利属性 , 也符合国家对非营利性医疗机构的要求 , 合规合法 , 创新多赢 , 老百姓得到了好处 , 政府得到了供给侧的改革 , 企业又获得了更大的战略利益 。 ”
此前 , 也有一些资本尝试“灰色路径” , 从非营利性医院套利 。 他们有的是想通过医院赚钱 , 但是投资时为了规避费用 , 压低成本 , 就选择了非营利性医院;有的是收购的企业医院在转为营利性医院的时候受到地方政策限制 , 转不过去 , 或者转的成本很高 。 这种情况下 , 他们想要获得回报 , 要么从管理费上去提 , 要么从供应链去拿 。
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曾经的凤凰医疗 , 凤凰医疗通过IOT模式(带资托管) , 走体外循环 , 获得了可观的供应链收入 。 所谓IOT , 就是资本方代理旗下多家医疗机构的药品、医疗器械及耗材采购业务 , 通过规模优势压低采购价格 , 加价后卖给医院 , 通过差价获利 。 IOT一度为凤凰医疗贡献了77%的利润 。 但也饱受质疑 , 凤凰医疗曾多次被曝光垄断医院供应链 , 导致医院药品不全 , 药价过高 。
不过 , IOT模式在现在已经没有多少生存空间 。 由于医保控费严格 , 再加上推行两票制以及带量集中采购 , 供应链上的利润越来越少 。 陈林海认为:“其实投资人心里都很清楚 , 这只是一个权宜之计 , 或者抱着侥幸心理在做事情 。 这不具有主流意义 , 未来也不可能会有更多人去这么做 , 无论是从法律本身 , 还是从投资逻辑来看 , 都站不住脚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