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盘拉条子,养出大西北的“野孩子”( 二 )

一盘拉条子,养出大西北的“野孩子”
▲ 菜、面分开装 , 才是新疆拉条子的地道吃法 。摄影/郭路LuGuo 图/图虫·创意一盘拉条子 , 面菜分开上桌 , 啪地把菜扣在面上 , 用筷子上下搅拌 , 菜面合一(这也就是拌面的来源) , 或可滴少许醋调味 , 或是剥上几瓣生大蒜 , 也可要一碗煮面的面汤 , 原汤化原食 , 吃得舒坦 。而拉条子本体 , 也可以吃一个全套 , 除正常吃 , 还有“然窝子” , 凉水激过的拉条子 , 在新煮的面汤里拌两下 , 一凉一热激发 , 热气腾腾 , 更加劲道(或者不过凉水);切碎成小节炒 , 就是传说中的丁丁炒面;若是切成指头长 , 就是二节子炒面;带上汤 , 则变成炮仗子……实在是令人眼花缭乱 , 胃也缭乱 。一盘拉条子,养出大西北的“野孩子”
▲ 丁丁炒面 。 摄影/CL160 图/图虫·创意甘肃丨拉条子之乡最是寻常拉条子是新疆人的饭桌主角 , 也沉入了甘肃人的生活 。在河西走廊这一拉条子“原产地” , 拉条子依然是一日三餐的吃食 , 而对于曾经的移民重镇 , 现在却有更多人出走的兰州 , 拉条子可能是更为深切的乡愁 。一盘拉条子,养出大西北的“野孩子”
▲ 在外地 , 多数时候兰州人吃到的是一盘东方宫炒拉条 。 摄影/RioRelaxing 图/图虫·创意牛肉面出了兰州 , 就很难是那个味道 , 但拉条子不一样 , 制作简单便捷 , 煮、炒、拌样样都行 , 配菜可以是蒜苔炒肉 , 青椒肉末、茄子炒辣子、西红柿炒鸡蛋、乃至洋芋丝丝 , 也是“啥都行” 。唱着黄河谣的野孩子乐队 , 就很爱吃拉条子 。 上世纪末 , 来自兰州的野孩子乐队初到北京 , 冰箱里总少不了满满的西红柿“浇头” , 那就是他们做拉条子的必备原料 , 也是联络乡情的“调味料” 。一盘拉条子,养出大西北的“野孩子”
▲ 除了拉条子 , 正宁路夜市上的凉面也惹人怀念 。 摄影/严肃吃着拉条子的野孩子 , 歌喉像面条一样不停地流 , 平平常常的感情 , 唱出的是西北乃至中国人的乡愁 。 某种意义上 , 这也是甘肃拉条子的写照 , 它们并不若新疆拉条风味汇聚 , 浓墨重彩 , 就是简简单单 , 擀面成饼 , 抹油切条 , 一碗拉条子 , 或炒或煮 , 或就简单配点牛肉汤 , 也能吃得开心 。塞上风味丨中卫拉条子新疆、甘肃之外 , 在宁夏中卫 , 还有一块炒拉条的“飞地” 。 虽然它与新疆拉条和甘肃拉条类似 , 但一手“以抻代拉”的成条手法 , 却造就了不一样的味道 。一盘拉条子,养出大西北的“野孩子”
▲ 宁夏炒拉条更像烩面 , 汤汁可能会比图中更多一些 。 图/网络面团揉到软硬适中 , 弹性十足 , 可塑性极强之时 , 手轻力匀 , 反复拉扯 , 不断一根 , 得宽细扁圆 , 或称“鸡肠子” , 或称“韭菜面” , 而最大的特色 , 则是形似手工擀面刀 , 且能保留刀切的楞面 。不过中卫的拉条子 , 与其说是炒拉条 , 不如说是以“烩”代炒 。 西红柿和肉一起熬成酸辣可口的汤头 。 拉条子的韧性 , 则融在这酸辣可口的汤里 。拉条子丨还有哪些“亲朋”?拉条子的发源地 , 乃是“小麦通道”河西走廊 , 是以凡是喜欢吃面的地方 , 就有拉条子的朋友们 。一盘拉条子,养出大西北的“野孩子”
▲ 驴肉黄面 , 硬度和嚼头是关键 。摄影/花啾最有名的牛肉面 , 就与拉条子关系匪浅;令旅客神往的敦煌驴肉黄面 , 则是拉条子加硬plus版;在陕西 , 人们同样“以抻代拉” , 做出油泼棍棍面;而在中原大地 , 也有口味更清淡些的河南炒拉条 , 不过河南人更喜欢吃的 , 还是细而入味的河南炒面……拉条子 , 是西北最寻常的风物 , 所搭配的也都是些普通物产 , 但就是这么一种朴素风物 , 走过了一条有名的面条之路——丝绸之路 , 也承载着西北人最深厚的情感 。一盘拉条子,养出大西北的“野孩子”
你还喜欢哪些西北面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