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未来|历史上有17人连中三元,却籍籍无名,学习最好的不一定成就最高!
古装电视剧中常常有状元、榜眼、探花的词眼 , 这是指天子在殿试钦点的前三名 。 科举考试中最牛的实在是“连中三元” , 连中三元指的是“解元”、“会元”、“状元”三顶桂冠为统一人所摘取 。
本文插图
古代科举考分为乡试、会试、殿试 。 考秀才是低级考试 , 俗称“小考” 。 因为童试在古代是基层考试 , 所以其第一名案首尚算不得“元” 。 乡试才是科举正式考试的开始 。 乡试是正式科考的第一关 , 按规定每三年一科 , 赶上天子喜庆亦会下诏加开 , 称为“恩科” 。
本文插图
乡试在省城进行 , 考期在八月 , 分三场 , 又称“秋试”、“秋闱” 。 各地秀才云集省城一争高低 , 考中之后称举人 , 中了举人便具备了仕进的资格 。 举人的第一名是“解元” 。
乡试之后是会试 , 因由礼部主持在春天举行 , 所以又称“礼部试”、“春试”、“春闱”、“礼闱” 。 会试在京师举行 , 赴考者是举人 , 考中之后称贡士 , 会试的第一名是“会元” 。 会试揭榜后 , 被录取的贡生须于下月应殿试 。
本文插图
【探索未来|历史上有17人连中三元,却籍籍无名,学习最好的不一定成就最高!】
殿试又称御试、廷试 , 即指天子亲身出题考试 。 殿试在皇上的金銮殿举行 , 参加考试者是贡生 , 此考由天子亲身主持 , 考中以后一甲叫进士及第、二甲叫进士出身、三甲叫同进士出身 。 殿试的第一名为“状元” , 第二名为榜眼 , 第三名为探花 。
连中三元 , 意味着三次考试每次都是第一名 , 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 。 所以自从隋唐开始科举考试以来 , 一千多年的历史上只有17人连中三元 。 分别是:唐朝的张又新、崔元翰;宋朝的孙何、王曾、宋庠、杨寘、王若叟、冯京;金朝的孟宋献;元朝的王崇哲;明朝的黄观、商辂、王名世;清朝的钱檠、陈继昌和戴衢亨、王玉璧 。
本文插图
看到这些名字大家是不是感觉基本上没有熟悉的人 , 事实上也确实如斯 , 固然这17个人考试成绩非常优秀 , 但却没有作出历史上需要大书特书的事情 , 也没有建立特别的功业 。 这实在说明一个道理 , 不论古今 , 学习最好的不一定是成就最高的!像李白、杜甫科举考试都不成功 , 蒲松龄一生没有考上 , 所以写下了《聊斋志异》 。
本文插图
在当今这个社会 , 这个规律也依然合用 。 有一项周期很长的研究是这样的:过对一个班里的所有学生进行跟踪研究 , 经由十几年之后 , 在社会上成就最高的既不是成绩最好的学生 , 也不是成绩最差的学生 , 恰恰是许多学习处在中游的学生 。 我们每个普通人想一下自己曾经的同学 , 是不是也存在这样的现象 , 甚至当年学习最不好的同学反而是成就最高的 。
本文插图
这实在从侧面说明一个道理:学习成绩很重要 , 但不是最重要的 。 我始终认为学习能力强 , 能够取得很好地考试成绩 , 只是一个人能力的其中一方面 。 一个人的应试能力强 , 但有可能你的创造力、情商水平却不一定高;一个人考试成绩不好 , 说不定在其他方面有超越别人的上风 。
推荐阅读
- 探索未来|考选调生有多次机会? 是真的吗
- 冯学荣:假历史读多了,人真会变傻
- 华侨城|武汉高铁商务区城市展厅开放,点亮城市新地标,启幕探索新征程
- 看动画电影《姜子牙》了解“和平演变”战略的祖师
- 探索未来|这3所拥有世界排名第一学科的“非985”高校, 实力毕竟有多强?
- 隋唐宋元|历史上的程咬金,为何能躲过武则天诛杀功臣?他一点都不傻
- 无言之历史画卷——读长篇小说《大河人家》札记
- 如何看中美关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 如何看中美关系现状以及未来发展
- 应用探索|用“新”激发消费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