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网|40年,我与经济特区共成长( 二 )


40年来 , 深圳从一个小渔村成长为在全球产业链举足轻重的国际化大都市 。 一批批怀揣梦想、敢闯敢试敢拼搏的“麦伯良” , 把一条条泥泞的道路走成了今天开放、创新、现代化的“幸福路” 。 “深圳聚集了全中国一大批有创新精神的人 , 正是这么一群人把深圳建设起来 。 而深圳也给企业、给个人提供了成长的沃土、圆梦的机会 。 ”麦伯良说 。
在深圳 , “时间就是金钱 , 效率就是生命”早已深入人心;“来了就是深圳人”显现出城市的包容 。 深圳培育了众多的全球500强、中国500强企业 , 也成为全国人均GDP最高的城市 。
谈及未来 , 麦伯良充满信心 。 他常常对身边的年轻人讲 , 无论企业和个人 , 发展的关键是要踏上国家和时代的节拍 。 “现在中央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粤港澳大湾区 , 又给了深圳机会 。 我相信深圳一定会继续把握住这个历史性机遇 , 建成世界第一流的大都市 。 ”
在土生土长的居民吴伟宏眼中 , 厦门特区的发展称得上又快又美——
高素质高颜值的特区 , 真棒
厦门环岛路上 , 海风习习 , 清爽宜人 。 吴伟宏摇下车窗 , 眺望着眼前广袤的大海 , 呼吸着新鲜空气 , 眼前仿佛浮现出30年前的自己骑着摩托车呼啸而过 。
今年48岁的吴伟宏是土生土长的厦门人 , 从事室内设计已近30年 。 “90年代初 , 环岛路还是一条细长的羊肠小道 。 ”吴伟宏回忆 。 如今 , 环岛路焕然一新 , 有的依山傍海 , 有的凌海架桥 , 有的穿石钻洞 , 成为厦门市环海风景旅游干道之一 。
1980年10月7日 , 国务院批复同意在厦门岛西北部的湖里地区划出2.5平方公里设置经济特区 , 率先确立了厦门经济特区先行先试的“试验田”角色定位 , 从此拉开了厦门追风逐浪、勇立潮头的奋进大幕 。
小时候 , 吴伟宏住在一幢1958年建的三层楼房里 , 与8户人家合住 , 共用厨房和洗手间 。 “因为局促 , 当时我只能住在单独辟出来的小阁楼里 。 ”吴伟宏说 , “特区成立时 , 我还是个小学二年级的小孩 。 我清楚地记得四年级时 , 我们全家搬到了故宫路和湖滨南路交界的一幢宿舍楼 , 有了自家独立的厨房和卫生间 。 ”
刚刚成立的厦门特区 , 凭着闯劲 , 从金融体制改革入手 , 率先探索举外债搞基建 , 向科威特政府贷款修建高崎国际机场 , 其后又筹借款项完成码头、自来水等工程 , 逐步完善空港、渔港、通信、供电、供水等基础设施 。 “那时候的故宫路全都是石块 , 湖滨南路还是沙土铺成的 , 记忆中 , 到处都在建高楼 。 ”吴伟宏说 。
四十载筚路蓝缕 , 厦门迎来“脱胎换骨、凤凰涅槃”的巨变 , 从一座一穷二白的海防小城 , 成为高素质高颜值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 。
吴伟宏说 , 小时候父亲经常带他去工作的工厂——厦门感光厂 , 学洗黑白胶卷的相片 , 那里曾是当年厦门最高的建筑 。 如今 , 厦门海峡世贸大厦双子塔高达300米 , 与鼓浪屿遥遥相望 , 成了新时代厦门最高的地标 。
处处对标、时时奋进、久久为功 , 厦门得以一次次实现精彩嬗变 , 而生态治理实践是最生动的体现 。
水清岸绿、白鹭齐飞 , 这是厦门“城市会客厅”筼筜湖的最新剪影 。 1988年 , 厦门治污的第一场硬仗——筼筜湖综合治理打响 。 此后 , 经历4期大规模综合整治 , 才有了如今的一湖碧水 。 “我们刚搬到湖滨南路时 , 筼筜湖的臭味让我们在夏天都不敢开窗户 。 ”吴伟宏说 , “当时环保意识没有现在这么强 , 许多工厂废水都直接排放 。 经过这几十年的治理 , 筼筜湖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好去处 。 ”
40年间 , 厦门全市生产总值比1980年增长925倍 , 进出口贸易总值增长4548倍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7倍 。 “厦门包容、有情调 , 又很热情 。 ”吴伟宏说 , “我到过全国、全世界很多地方 , 但每次回到厦门 , 呼吸到第一口空气 , 总能让我感到家的亲切和温情 。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