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网|40年,我与经济特区共成长

来源:海外网
人民日报海外网|40年,我与经济特区共成长1981年1月24日 , 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股份有限公司破土动工 。中集集团供图
人民日报海外网|40年,我与经济特区共成长今日的深圳中央商务区 。新华社采访人员 毛思倩摄
人民日报海外网|40年,我与经济特区共成长日前 , 国内最大直径越海盾构隧道——汕头海湾隧道西线贯通 。 图为汕头海湾隧道施工现场 。新华社发
人民日报海外网|40年,我与经济特区共成长吴伟宏记忆中的厦门感光厂 , 曾是厦门最高的建筑 。吴伟宏供图
乘风逐梦 , 敢为天下先 。 1980年 ,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正式设立 。 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场”和“窗口” , 经济特区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 40年筚路蓝缕、艰辛探索 , 一家家特区企业、一批批特区建设者勇立潮头 , 披荆斩棘闯新路 , 让边陲小岛、落后渔村走上了世界舞台 。
“惟改革者进 , 惟创新者强 , 惟改革创新者胜 。 ”40年辉煌背后 , 惟有奋斗与改革是永远不变的主旋律 。 近日 , 本报采访人员采访了部分经济特区成立发展的见证者和参与者 , 探寻其背后的特区故事 , 邀您共同聆听动人的特区乐章 。
——编 者
在与深圳特区同龄的中集 , 麦伯良见证了企业的闪光变身——
敢闯敢试 , 泥路走成幸福路
2020年 , 深圳特区40岁 , 也是诞生于蛇口的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中集集团”)成立的第40个年头 。 在这家与特区同龄的企业 , 麦伯良已经干了38年 。
如今是中集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的麦伯良 , 1982年大学毕业后 , 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深圳 , 成为一名集装箱工程师 。 “当年的深圳就是一个小渔村 , 水泥铺的马路应该不超过2公里 , 其他路都是泥路、田埂路 。 ”麦伯良说 , “我记得头一两年 , 只要一下雨我就得穿水鞋上班 , 没有水泥路可走 , 一脚踩下去 , 都是泥 。 ”
尽管从零起步 , 但天南地北奔向深圳的人们个个满怀希望 。 “我天生是一个喜欢新东西的人 。 我觉得深圳是特区 , 将来肯定会有大片的天地需要我们这些大学生一展身手 。 对于年轻人 , 深圳就是实现价值、挥洒青春和热血的地方 。 实践也证明了这一点 。 ”麦伯良回忆 , 当时公司所在区域还是一大片土坡 , 但他常常对着那片地方想象着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的样子 。
麦伯良到深圳工作半年时 , 有一天 , 全公司最昂贵的一台德国进口二手机床出了故障 , 而能够维修机器的德国人正好在休假 , 至少要一个星期后才能从德国过来 。 这时 , 有人提议让大学专业是自动化的麦伯良试试 。 “我哪懂这个 , 但还是凭着不服输的心气去试 。 ”没有图纸 , 他就把机床的零件一个一个拆下来以摸清楚机器原理 。 经过三天三夜的尝试 , 麦伯良修好了机床 , 也赢得了全公司的尊重和信任 。
“创新”是深圳精神的核心 。 在麦伯良看来 , 这种精神体现在具体的企业和个人身上 , 就是不拘一格、勇于突破 。 中集是蛇口第二家中外合资企业 , 其首任董事长是“蛇口模式”的开创者袁庚 。 在这样一家分量十足的企业 , 1992年 , 年仅33岁的麦伯良就当上了总经理 , 这在当时中国绝大多数省市是难以想象的 。 4年后 , 中集集团的集装箱数量已做到了世界第一 , 这个“第一”一直持续到今天 。 现在 , 中集集团已经成长为营收接近1000亿元的多元化跨国产业集团 , 又把半挂车、登机桥、液体罐箱等24个细分品类做成了世界冠军 , 其中包括试采可燃冰的大国重器“蓝鲸1号” 。 “中集在40年的发展中 , 始终聚焦一流 , 现在共有24个冠军产品 , 我们规划将来达到40个 。 ”麦伯良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