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心武|447个碎片拼成一部小说,78岁刘心武这次讲了邮轮上的故事( 二 )
邮轮是一个巨大的象征
邱华栋是刘心武的忘年交 , 也是《红楼梦》研究者 。 他和刘心武的相识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 。 当时刘心武为他写了一篇序言 , 题目叫《与生命共时空的文字》 , 邱华栋认为这个题目包含了刘心武对文学和生活之间关系的基本理念 。
本文插图
刘心武 。
今年春节 , 邱华栋自刘心武处得知他又完成了一部长篇小说 。 对此 , 邱华栋说 , 刘心武虽然今年78岁 , 但给他的感觉像28岁 , 因为他重新焕发了创作的青春 , 抵达了另外一个高峰 。 具体到这部作品而言 , 《邮轮碎片》以447个碎片组合起来 , 在形式上跟当下阅读的审美习惯很贴切 。
邱华栋认为 , 邮轮是一个巨大的象征 。 刘心武笔下有八个家庭 , 都是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国人的生存状态 。 而更为重要的是 , 邱华栋认为《邮轮碎片》里体现了一种对中国人的关怀 , 写的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状态、我们的境遇、我们的人生所有的体会 。 在阅读完这部作品以后 , 邱华栋说 , 刘心武深受《红楼梦》的影响 , 因此这部作品也是一幅社会风俗画 。
“我们看《红楼梦》 , 里边虽然并没告诉我们是哪个朝代 , 但是我们可以看到 , 一个时代的所有的人的情感、人的生活形态、人的用具、各种各样的东西都有 。 这部作品也是这样的 , 在一个邮轮里面 , 各种各样的人给我们带来的信息特别巨大 。 我觉得是刘老师以他自己的写作向《红楼梦》作的一次致敬 。 ”从这个角度讲 , 邱华栋认为刘心武的作品永远跟时代的进步有密切的关系 。
本文插图
《邮轮碎片》插图 。
尤小刚很早就看过《班主任》 , 还曾经代表《钟鼓楼》的电视剧制作团队去巴西里约热内卢领奖 。 他从资深读者和影视改编的角度谈了《邮轮碎片》给他的感受:《邮轮碎片》将生活处于不断变化中 , 生活中很多很真切的东西也带有虚幻的色彩 。 因为这种变化 , 很多人与事都不是非黑即白的 , 也不是非此即彼的 , 而是处于一种“临界状态” 。 对年轻人来说 , 小说会变成历史的资料 , 读《邮轮碎片》可以了解历史 , 了解时代变迁 。
作为文学后辈 , 很难找出漏洞 , 是石一枫看前辈作品得到的最大印象 。 石一枫说 , 小说中的每一个人物 , 单独拎出来 , 都能构成一个完整的小说 。 他以小说中的马自先为例 , 这个人物完全可以单独作为主人公勾勒出来一个短篇小说 。 另一个人物龙秉谦 , 本来是个工人 , 靠着母亲的一张合影获得了人生转机 。 这一点点的资源改变了他的命运 , 说起来可笑 , 但也非常可怜 。 石一枫认为 , 这样的小说情节没有阅历支撑 , 全靠编故事是无法做到的 。
嘴在浙江 , 人在北京 , 衣服在山西
“这本小说是写人性、写人心 , 写人的内心秘密的 , 文学的主要功能就在这儿 。 不在于通过文学肯定什么、否定什么 , 主要就是要去揭示人心 。 ”刘心武说 , 实际上 , 《邮轮碎片》中的很多人物 , 都是各揣心思上的邮轮 。 每一个生命都有前史 , 他们携带着全部的生命前史和内心秘密登上邮轮 。 不经意之间 , 不同人之间的秘密就会发酵、会摩擦、会碰撞 。
刘心武认为 , 读者最应该从人性的角度来领会作者的努力 。 因为人性永远不可能像其他学科一样 , 能够探讨出一个大家都认可的规律、意义或者是定理、公式 , 这是文学永远会存在 , 作家永远会存在的理由 。
小说中写到了很多人物 , 但刘心武说 , 这个小说里没有好人 , 也没有坏人 , 没有一个正面的榜样 , 也没有一个反面的坏蛋 , “有人说写了一个坏教授宙斯被臭揍一顿 , 大快人心 , 我作为叙述者 , 没有大快人心 。 他很悲催 , 上个洗手间怎么就被打了?凭什么?用私刑办法解决自己的怨恨 。 还有那个大忽悠滕亦萝 , 还有巧克力女士 , 有人说他看上去就让人讨厌 。 但我作为作者 , 我没有讨厌他们 , 每个人都有生存困境 。 这一点是我从《金瓶梅》里面学到的 。 ”
推荐阅读
- 易向|坚强的碎片
- 达拉特文化精英沙龙|【小说世界】苏良/记忆的碎片之十三
- 杭州晓风书店|刘心武:不要剑拔弩张,要“微笑战斗”
- 花盆|花盆碎了再粘好种花多无趣,就这样碎片错层插土里,有创意又吸睛
- 刘心武|“不服老”的刘心武:无嗔无怒书写人性,草蛇灰线致敬红楼
- 刘心武|刘心武《邮轮碎片》写人的秘密,也是向改革开放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