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中国|信息技术如何助力航母券商?中信证券CIO:核心竞争力系自主研发之功,成本管理也是竞争力( 四 )
就拿公司的APP来举例 , 很多企业推出的APP还区分机构版和个人版 , 但中信证券是不区分的 。 公司将所有的能力露出在APP上推给所有客户 , 努力保证不同资产的客户体验一致 , 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逐渐得到零售客户的认可 。
再比如 , 公司的投顾报告、研究报告都露出在APP前端展示给客户;智能算法、一些小的量化策略等机构客户使用的模块 , 公司都无差别地提供给所有客户 , 其中算法交易每年有超过2万亿的交易量 , 非常受投资者的喜爱;再比如 , 一些定价服务也会向零售客户开放 , 这背后都是公司的高性能计算和智能算法在支撑 , 客户想做一个非标产品的定价、债券产品的定价等 , 公司都可以支持 。
当然 , 有些客户的业务简单的时候 , 不一定需要这些功能 , 但公司尽量把对专业客户的能力都搬上去 , 希望将公司服务专业客户的能力都展示给所有能服务到的客户 , 只要他有业务需要 。 公司也希望市场越来越专业化 , 这对公司来讲也是尽一份义务 , 所以就多做点 。
中信证券零售客户总数超过1000万 , 客户质量很好 , 今年这一轮行情整个系统压力创新高 , 委托单数达到将近1400万的量 , 超出2015年高峰时期一倍 。
不过必须承认 , 在零售客户的开拓、服务方面 , 公司确实应该加强线上开拓、线上营销、线上服务 , 多吸纳一些年轻化的客户 。
谈与国际投行在信息技术方面的差距:“架构和路线图和国际大型投行非常相近 , 内涵有差距”在打造航母券商过程中 , 内资券商都需要细分自己各板块竞争力逐一对标国际投行并迎头赶上 , 那么 , 在信息系统方面 , 中信证券和国际大型投行的差距有多大呢?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去年末 , 中国监管层提出要推动打造航母级券商 , 中信证券作为行业龙头自然首先担当起这个重任 。 近年来 , 中信证券被称为“麦子店高盛” , 虽然在规模和业务发展上 , 内资券商和国际投行差距很大 , 但是从信息技术实现上 , 中信证券和国际大型投行的差距大吗?
宋群力:公司内部真的认真思考过这个问题 。 在全球市场上 , 内资券商不论在市场覆盖、产品覆盖还是客户覆盖等各方面 , 都和国际大型投行有非常大的差距 。
但若从纯技术的角度 , 尤其是公司去年启动全球一体化之后 , 通过和CLSA(中信里昂证券)的全面对接 , 初步实现了系统看穿、业务看穿 。 由此 , 也能倒推出国际大型投行的信息系统情况 , 发现双方在架构和路线图上都很像 。 这可能是因为公司一直对标国际大型投行 , 在潜意识中学习了国际大型投行 , 这也成为公司国际化进程中的意外收获 。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您所说的技术架构和路线图与国际大型投行很像 , 具体指的什么?
宋群力:就是技术发展的整体规划、技术架构 , 包括建设规划和管理规划 , 大概是一个套路 。 中信里昂证券的整个管理层都有国际投行的工作经历 , 而双方的融合让公司可以从另一个角度去深入对标国际大型投行 , 公司发现 , 双方在系统建设的思路、架构、路线图上非常相近 。
券商中国采访人员:与国际投行相比 , 中信证券在信息技术方面的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宋群力:一方面, 公司在技术路线和技术架构上基本相同 , 但业务内涵差异比较大 。 公司需要进一步丰富信息技术的业务内涵 。
另一方面 , 中信证券也好 , 很多国际大型投行也好 , 都是传统投行的模式 , 都面临数字化转型 , 他们的转型成本比公司更大 。 从这点来看 , 大家也在同一起跑线上 , 依托的信息化基础也类似 。
第三 , 在一些重要的点上 , 中信证券是具备特色优势的 。 比如公司的大数据技术使用比较深入 , 数据规模也很大 , 数据治理也做得比较好 , 整体数据策略做的有特色 。 但是在数据应用层面还要继续追赶 , 例如 , 风险管控、投研体系等还要多向国际大型投行学习 。
推荐阅读
- |新债王拉响“警报”!美国发债“自救”,中国提前抛售2500亿美债
- |多国疫情又反扑!中国出口还扛得住吗?
- 音乐大烩菜|中国股市: MACD的价值不在金叉死叉, 而在顶底背离, 把握才是精华
- 中新经纬|中国将公布9月CPI三季报披露开启
- 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新闻网|金融知识进社区 贴心服务惠民众
- 小景儿爱财经|美国信誉下降,又有1500亿美债被抛售,上万亿外资将涌入中国
- 中国经济网|钱宝科技山东违法遭罚62万元 违反银行卡收单业务规定
- 枝头的喜鹊|中国股市: 老股民提醒: 一旦碰到“落日残阳”见顶, 股票难逃一劫
- 中年|女科学家是科技进步中一支不可或缺的力量
- 车辆知多少|中国乙烯产能分布呈现“三足鼎立”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