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水土不服,抄袭模仿……农业大国如何破解“农机之困”?( 三 )
“我国农机全面落后的现状亟待改变 。 我们机械化起步晚已成事实 , 但是如果不抓住智能化全球同步的机遇 , 我们必定会被世界农机产业甩得更加落后 。 ”江苏大学党委书记、国家水泵及系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袁寿其呼吁 。
2010年 , 我国农机销售达1000多亿元 , 国家有关部门曾展望2020年全国农机销售可达1万亿元 。 但是十年过去了 , 这一数字只有4000亿元 。
不想创新的通过模仿省了成本拉低了价格 , 真正埋头做研发的得不到市场回报 。
解禄观今年74岁了 , 他从背负式喷雾器入门 , 进入植保机械行业已经33年 , 他坚持每年都要开发出有技术含量的新品 。
2013年 , 解禄观与魏新华合作开发出智能对靶喷雾机 , 尽管公司年销售仅有2000多万元 , 但是在这个项目上就投入800万元 , 然而目前200多台的销售量连研发投入的本钱还没收回 。
前不久 , 这套装备被新疆建设兵团农机推广站和山东省农机推广总站列为重点推广产品 , 解禄观很乐观 , 坚信创新产品是有前途的 。 但是 , 创新的“钱途”又在哪里呢?
在李耀明看来 , 我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在农业机械领域的研发成果完全能拿得出手 , “‘十三五’期间 , 国家在智能农机领域投入9.6亿元 , 实施47个项目 , 100多家单位、1000多名科研人员参与其中 。 ”他说 。
但是 , 说到这些成果在企业、产业的应用 , 又是另外一回事了 。 目前 , 在农机装备制造水平、产品可靠性和农机作业效率等方面 , 我国与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 。
罗锡文表示 , 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 , 意大利菲亚特公司农机平均故障间隔时间是350小时 , 而我国去年才达到340小时 。
李耀明认为 , 不能立项时各项指标高大上 , 到了实际应用就现原形 , “提高可靠性基础工业很重要 , 一台联合收割机有上万个零件 , 小到一个螺丝帽质量不过关 , 都会影响整机可靠性” 。
江苏沃得农业机械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必友告诉采访人员 , 该公司开发的油菜收割机 , 虽然整机非常先进 , 损失率仅有8% , 销售量达5万多台 , 2013年还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 , 但是一条小小的三角带却是从日本进口 , 价格一直居高不下 。 为了摆脱对国外产品的依赖 , 他们不得不组织相关配套企业共同开发 。
“比如要实现联合收割机智能化 , 必须检测损失率、含杂率和破碎率 , 过去 , 这些先进传感器国外不会单独销售 , 想买只能花高价买整机 。 ”李耀明说 , 包括农机设计基础数据、生产过程监测标准、检验检测设备等都必须从头开发 , 没有捷径可走 。
毛罕平则认为 , 紧盯国际前沿、加快技术创新是高校的责任和使命 , 但是 , 研究成果如何在农机企业落地转化 , 光靠高校科研人员和企业力量完全不够 , “这时候 , 更需要政府伸手拉一把” 。
推荐阅读
- 科技日报|2020服贸会:一场超乎想象的科技盛景
- 科技日报|5G,将这样撬动服务贸易发展
- 科技日报|发展工业互联网 需技术与应用两手抓
- 科技日报|北斗、5G加持:无人驾驶农机完成水稻“耕种管收”
- 2020服贸会:一场超乎想象的科技盛景
- 科技日报|因新冠疫情暴发,人类与结核病斗争倒退5—8年
- 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捷报频传
- 科技日报|北斗、5G加持,水稻种植实现全程无人机械化作业
- 科技日报|科学顾问: 诺兰电影的“标配” 中国还很稀缺
- 科技日报|科学统计新冠肺炎病亡人数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