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菜|平谈无奇的梅干菜,成为千里之外的家乡味

也许是一年多没回老家的缘故 , 一份来自千里之外的家乡味 , 让我感慨良多 。
作者:蒋若静【家乡菜|平谈无奇的梅干菜,成为千里之外的家乡味】前几日 , 一位朋友说想吃梅干菜肉包 , 我送了一袋梅干菜过去 。 眼看着自己手中的存货所剩无几 , 正巧母亲刚回老家 , 便想着让她给我寄一些梅干菜 。 因为自家也没有 , 她便去找亲戚帮忙 。
家乡菜|平谈无奇的梅干菜,成为千里之外的家乡味
文章图片

资料图 , 新华社供图一天早上 , 我收到小姨从老家寄来的快递 , 一提 , 分量还挺重 。 不就是梅干菜吗?怎么会这么重?原来她寄了满满两大袋 , 打开袋子 , 梅干菜的香气四散开来……
顺着这熟悉的味道 , 我的思绪飘回了儿时居住的小楼 。 记得外婆常在楼顶平台上晒梅干菜 , 什么时候晒、晒多久 , 我已经记不清了 , 反正经过清洗、风干、切碎、腌制、晾晒等一系列复杂的工序 , 原本绿油油的九头芥 , 会蜷曲成干黑的小菜干 , 并且散发出独特的香气 。 这香气究竟是怎么来的?我百思不得其解 。
梅干菜晒好后 , 外婆会把它装进一只黑色的陶罐 , 用一个圆形盖子封住罐口 。 这只黑色陶罐就放在二楼的墙边 , 与谷仓为伴 。
“静静 , 去装点菜干来!”
炒梅干菜时 , 只要外婆一声差遣 , 我就会乖乖“领命” , 端着小碗上楼 。 还没走到跟前 , 就能闻到陶罐周围氤氲着的梅干菜的香气;打开盖子 , 浓郁的气息更是在瞬间把人包裹住 。 手伸进陶罐抓一把梅干菜 , 弹弹的、软软的、松松的 , 还微微有些湿度 。
就是这极不起眼的梅干菜 , 只一小捧 , 便能为各种平凡的食材赋予灵魂 , 它有一种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梅干菜炒肉、梅干菜炒虾、梅干菜烙饼、梅干菜酥饼……老家人总能做出各种“梅干菜系”的食物来 。
比如梅干菜炒肉 , 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片在锅里翻炒 , 炼出丰富的油脂 , 再放一把梅干菜搅拌开 , 无需过多调料 , 就已令人垂涎 。 炒制的时间是关键 , 时间太久 , 容易干煳;时间不够 , 香味无法充分释放 。 外婆和母亲总能精准地掌控这一切 , 使肉的油脂完全被梅干菜吸收 , 梅干菜的香气又尽数渗进肉里 ,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可梅干菜从一开始就被贴上了贫贱的标签 , 上不得台面;我从未在任何一场喜庆的酒席上见过它的身影 , 主人家也从不会拿它来宴客 , 只准其在自家的小饭桌上露头 。 小时候 , 贫穷的人家无法天天吃新鲜菜 , 一盘梅干菜炒肉可以一连吃好几天 , 也许那点肉早就被挑光了 , 剩下的梅菜和猪油还能撑些时日 。
记得小学的乡土课程里也提到了梅干菜 , 就是从那时起 , 我知道梅干菜还有一个高雅的别号——博士菜 , 这让原本贫贱的梅干菜多了几分学究气 。 我的老家浙江东阳素有“勤耕苦读”之风 , 古时出了不少进士、状元 , 如今也是人才辈出 。 梅干菜耐储存、不易腐坏 , 寒门学子总是揣着它出门求学 , 就是这梅干菜 , 为学子攀登学术高峰助力 , 使他们成为博士 , 成为教授、学者 , “博士菜”的说法随之流传开来 。
我把两袋梅干菜拆开细看 , 菜梗一袋粗一袋细 , 制作手法有别 , 应该来自两家 。 拍照发到自家的微信群 , 小姨说是怕我不够吃 , 二姨也把自家的梅干菜送来了 。
每当我想吃梅干菜了 , 母亲就会找邻居或亲戚讨要 , 虽说挺不好意思的 , 但只要我想吃 , 即使硬着头皮她也会给我“变”出来 。 似乎家乡梅干菜的制作工艺 , 仅掌握在为数不多的老人手中;母亲的同辈人里 , 会做梅干菜的也寥寥无几 , 连小姨和二姨送来的梅干菜也是家里的长辈做的 。 我又暗自生出一个想法:下次回家 , 一定要找个老人“偷师” 。
在我看来 , 味道总是和记忆相连 , 它能让时光变得生动 , 让生活变得有回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