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宝来|数据 | 消失的爱人:近500起女性被杀案罪案剖析( 四 )


05 判刑情况
死缓最多 , 无婚姻关系判刑更重
在共348篇亲密伴侣杀人案的判决书中 , 仅有一人因被害人轻微伤系犯罪未遂 , 施害人在案发后即主动报警投案 , 如实供述犯罪事实 , 系自首 , 且得到被害人的谅解被免除刑事责任 。
其余案件中 ,
判处死缓的施害人最多 , 共97人 , 占27.9%
, 其次是无期徒刑75人(21.6%)和5年以下(含5年)有期徒刑72人(20.7%);处5-10年(含10年)有期徒刑45人(12.9%) , 10-15年(含15年)有期徒刑45人(12.9%) , 死刑23人(6.6%) 。
相比施害人与被害人有过或曾有过婚姻关系的情况 ,
没有婚姻关系的亲密伴侣杀人判刑相对更重
。 在施害人为男友(包括现任和前任 , 包括婚外情对象)的亲密伴侣杀人案件中 , 32.2%的施害人被判处死缓 , 11.3%的受害人被判处死刑 , 高于施害人为丈夫(包括现任和前任 , 包括以夫妻名义同居)的25.8%和4.3% 。
熊猫宝来|数据 | 消失的爱人:近500起女性被杀案罪案剖析
本文插图

亲密伴侣杀人 - 判刑情况
在所有被判处死刑的判决书中 , 施害人均抱有主观杀人意愿 , 犯罪手段恶劣致受害人死亡 , 并且未能取得受害人亲属的谅解 。
是否有自首情节对最终判处死刑的影响尚不明确 , 22位被判处死刑的施害人中 , 有9位都有自首情节 。 核真录采访人员整理了6个判刑结果不同的代表性案例进行对比 , 可以发现 ,
判刑情况主要与施害人的作案动机、作案手段及受害人的伤亡情况有关 。
除此之外 , 法院在判刑时还会综合考虑嫌疑人的主观恶性、被害者的过错、施害人与受害人的家庭情况、施害人案发时的精神状况等确定刑罚 。
熊猫宝来|数据 | 消失的爱人:近500起女性被杀案罪案剖析
本文插图

不同判刑情况的亲密伴侣杀人案举例
叁 | 不只是“杀妻案” , 33.8%的故意杀人案都由家庭情感矛盾引发
不仅有男性对女性的亲密伴侣杀人 , 在核真录采访人员所整理的案件信息中 ,
还有68例是女性对男性的亲密亲密伴侣杀人 。
亲密伴侣杀人案从受害者来看 , 男性成为受害者与女性成为受害者的比例为4:21 , 这与联合国的数据(9:41)接近 。 夫妻关系不和、对待感情不忠等往往为女性杀害男性案件的导火索 。 这其中 , 也存在部分女性施害人因被伴侣打骂或长期家暴采取反击的情况 。 在筛选出的1510条有效案件中 ,
33.8%(共511例)的故意杀人案都由家庭情感矛盾引发 。 除了亲密伴侣杀人 , 家庭情感引发的矛盾同样会殃及伴侣的亲人、情人及其他相关人 。
在511例由家庭情感矛盾引发的故意杀人案中 , 共有39例(7.6%)杀害(前)伴侣的亲人案件 , 47例(9.2%)杀害(前)伴侣的情人案件 , 9例(1.8%)杀害伴侣的其他相关人案件 , 如同学、同事等 。
熊猫宝来|数据 | 消失的爱人:近500起女性被杀案罪案剖析
本文插图

由婚恋家庭矛盾引发的故意杀人案
“妻子失踪后 , 丈夫总是在第一时间被怀疑 。 ”498篇裁判文书网的女性被杀案 , 348篇属于亲密伴侣杀人 , 也印证了这句话确有所指 。 杭州来女士案发生后 , 亲密关系杀人、婚恋家庭矛盾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 , 也引发了人们一定程度上对于“恐婚恐育”的焦虑心态 。
核真录希望通过此篇数据稿件 , 较为客观地呈现亲密伴侣杀人的案件特征 , 用较理性的声音参与社会对这一议题的探讨 。
参考资料:
1《Global study on homicide —— Gender-related killing of women and girls》2018
链接:https://www.unodc.org/documents/data-and-analysis/GSH2018/GSH18_Gender-related_killing_of_women_and_girls.pdf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