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美国的持久战背后,站着全人类的共同利益( 二 )
笔者对俄罗斯有着深厚的感情 , 因为1992年到2000年间我生活在莫斯科 , 与1992年至1998年令俄罗斯陷入灾难的亲西方政权相比 , 我强烈支持普京政府 。 因此 , 我非常坚决地支持中俄两国延续上一个时期建立的良好战略关系 。但不幸的是 , 过去几年俄罗斯在处理与美国的关系中 , 犯了战术错误 。 俄罗斯的外交政策似乎对特朗普一个人改善俄美关系的能力 , 寄予了过高的期望——事实上 , 美国的权力分配给了许多统治机构 , 而这些机构可以阻止任何一个人的意见 。 因此 , 俄罗斯的对外宣传部门在支持特朗普反对“黑人的命也是命”维权运动方面 , 也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 正如上文所述 , 美国舆论压倒性地持相反的观点 。对中国来说 , 俄罗斯仍然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合作伙伴 。 中国对俄罗斯来说也是如此 , 因为中国经济实力和俄罗斯军事实力的结合 , 对美国来说是一个巨大的障碍 。 由于俄罗斯一直保持着对中国有利的战略定位 , 希望其能从最近对美的战术失误中纠正过来 。俄罗斯亲西方的势力在乌克兰、克里米亚、叙利亚等战略问题上与俄罗斯的国家利益直接对立 , 并要求大幅削弱俄罗斯的军事力量 , 以援助美国 。 鉴于此 , 即便从短期角度来看 , 中俄关系也有一个稳定的基础 。 中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长的军事实力和俄罗斯的军事力量相结合 , 在世界政治中是一股极其强大的力量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 , 哪一边更容易跟着美国走?由于世界不同地区各自的地缘政治格局与各种势力之间的社会经济关系不尽相同 , 我们必须明确 , 对于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围绕着新冠疫情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也是极为不同的 。 在发达经济体 , 统治阶级拥有更大的经济资源 , 因此更有能力执行美国的路线 , 即同时攻击中国和他们自己的人民 。 但是 , 发展中国家的统治阶级没有如此强大的资源 。 因此 , 如果他们同时对付中国和本国人民 , 就有可能严重破坏其经济和政治体制的稳定 。 因此 , 即便对华不友好分子诸如早些时候曾发表强烈的反华言论的巴西总统博尔索纳罗(Bolsonaro)等领导的发展中国家政府 , 在政治上与美国关系密切 , 也不会试图与中国断绝经济联系 。因此 , 对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 , 社会力量的调整不太可能发生重大变化 , 因此他们对中国的定位也不会发生重大改变 , 因为中国对他们下一阶段经济发展来说至关重要 。 众所周知 , 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关系 。 因此 , 预计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统治集团和人民的关系将保持良好 。 例如 , 事实表明 , 52个国家(几乎所有发展中国家)都支持香港国安法 , 而27个西方国家则指责香港国安法 。与发展中国家情况不同的是 , 发达国家舍弃中国 , 将自己与经济停滞不前的美国捆绑在一起并不符合这些国家的经济利益 。 但由于政治原因 , 许多发达国家甚至会采取违背其经济利益的行动——创造一个不利于这些发达经济体的局面 。 至于美国以外最重要的发达经济中心的基本政治形势如下:没有美国的支持 , 日本可能要面临难以应付的军事问题 。 日本的经济规模已经远远小于中国 , 中国的军事实力也超过了日本 。 如果日本处理不好中日关系 , 它还面临一个对手——与中国保持着良好关系的俄罗斯 。 因此 , 日本政治当权派不得不考虑到 , 一旦发生军事斗争 , 它将面临与中国和俄罗斯同时发生冲突的可能性 。 如果没有美国的支持 , 日本在这样的斗争中遭受失败绝对不可避免 。 简而言之 , 日本认为 , 没有美国的支持 , 日本的军事地位不堪一击 。
美日防务相会谈 。 图片来源:新华网因此 , 从历史上看 , 日本和中国经济保持着强有力的合作 , 且前者将会努力延续这种态势——中国可以利用这一点 。 但归根结底 , 美国对日本政策的走向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 日本自民党内部的反华势力往往具有很大的分量 , 即便其党内有势力想建立一支一贯亲华的力量 , 或者建立一种替代力量 , 往往都未能成功 。 尽管事实上 , 从经济上来讲 , 与中国建立友好的关系 , 是走资本主义路线的日本最理性的道路 。欧盟是一支相当可观的经济力量 , 其经济规模几乎与美国相当 , 但其军事实力远远弱于美国 。 欧洲军事实力最强的是俄罗斯 , 欧盟依赖美国对抗俄罗斯 , 来维持军事平衡 。 这并不意味着欧盟和个别欧盟国家在经济上总是向美国屈服 。 例如 , 尽管美国施压 , 德国仍拒绝取消来自俄罗斯的北溪2(NordStream2)天然气管线项目 。 但是 , 美国有相当大的筹码来改变欧盟国家的政策 。 出于这些原因 , 一些欧盟国家将屈服于美国的要求 , 尽管这会损害它们自己的经济利益 。正如欧盟外交政策负责人约瑟夫·博雷尔(Josep Borrell)在他的一篇文章中指出:“在美中紧张关系成为全球政治主轴的背景下 , 选边站队的压力正在增大 。 ”他还承认 , 欧盟内部存在分歧 , 一些人希望遵循中欧等距离外交政策 , 还有一些人敦促欧洲与美国结盟……他说 , 跨大西洋关系对欧洲仍然至关重要 , “我们共同的价值观构成了它的基石’ , 但特朗普政府采取‘我们并不总是同意的单方面决定” , 使欧洲关系紧张 。从经济角度看 , 欧盟国家与中国合作将更加合理 , 显然双方都必须利用这种双赢的合作 。 但由于美国的政治压力 , 与中国合作的欧盟国家数量将少于理性上有意愿与中国进行经济合作的欧盟国家 。 因此 , 欧盟仍将是中美争夺的主要领域 。时代变了 , 美国也变了从历史上看 , 自20世纪70年代尼克松对北京进行历史性访问以来 , 美国统治阶级内部的重量级势力与中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 并积极努力阻止对中国的攻击 。 因此 , 中国对外公共关系机构的精力主要集中在保持与这些势力的关系上 。 但现在 , 大多数的美国资本主义势力已经对中国采取敌视态度 , 即使他们在对华策略上存在分歧 。由于某些特定时期的战术原因 , 美国统治阶级可能会抑制对中国的攻击 , 例如 , 由于美国在本届大选期间陷入严重的政治危机 , 特朗普政府尤其担心与中国达成的贸易协定可能会被取消 。 中国的对外关系机构和外宣媒体显然也应该利用这种情况 , 做出相应的调整 。 但这并不能改变美国统治阶级对华政策的基本战略路线 。当然 , 与希望和中国保持客观或良好关系的美国少数经济和政治精英保持战略上的良好关系 , 以及美国采取的任何有利于中国的战术举措 , 都符合中国的利益 。 中国还应与美国所有资产阶级 , 进行交流对话 。但正如上文分析所述 , 美国国内的其他社会力量已经出于自身原因 , 转而反对那些敌视中国的势力 , 且这类反对势力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 因此 , 2020夏季 , 相当一部分的美国资产阶级对美国借香港问题对付中国无感 , 反而更关注的是席卷全美的大规模抗议活动 , 并开始思考何谓他们最应该优先解决的问题 。 虽然中国最紧迫的问题是与美国资产阶级保持良好的关系 , 但开始与这些新势力保持关系也很重要 。与这些不同力量进行对话所需的形式 , 应有所不同 。 资产阶级人数不多 , 因此希望和中国建立良好关系的人数相对较少 , 而与这些势力进行交流对话的适当方式是借助会议、媒体对个人进行采访等等 。 中国对外关系机构在这方面做得相当成功 。 但这些方式并没有惠及更多的美国普通民众 , 而后者反对针对中国的新冷战 。 要让这些规模庞大的群体进一步了解中国 , 就应运用更多的大众手段——社交媒体、电视、广播等 。 西方势力中也有重要的网络媒体 , 反对与中国的任何新对抗——新冷战 。 因此 , 中国的媒体应与西方这样的网络媒体进行人文交流——后者没有能力绕过网络的幅射 。但由于之前的世界政治形势 , 中国外宣媒体并没有与这类规模庞大的群体保持紧密的联系 。 因此 , 中国的对外公共活动需要与发达国家 , 特别是美国建立更广泛的关系 , 才能在新调整的社会力量组合中发挥作用 。 在这方面 , 中国在一些领域的活动显著增加 , 例如中国的外交官在推特上变得活跃起来 , 而这正在产生显著成效 。 但中国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 尤其是中国外宣媒体 , 还需要对新的世界社会力量组合的需求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中国 , 曾经与美国黑人肩并肩站在一起历史上 , 中国与美国黑人运动领袖有着极为深厚的渊源 。马尔科姆·艾克斯(Malcolm X)是最受尊敬的美国黑人领袖之一 , 他明确表示支持毛泽东 , 并主张非洲和美国黑人应该以中国为榜样 。 事实上 , 马尔科姆·艾克斯曾敦促美国黑人和非洲人遵循毛泽东的名言“中国人民已经站起来了” 。 他说:“他们曾经说 , 中国人毫无希望(意思是没有机会) , 但他们不再这么说了 。 他们在中国弱小的时候这么说过 。 但是现在毛泽东成功地使中国成为一个强大的国家 , 中国人比任何人都有更多的机会 。 所以这句话已经过时了 。 ”好吧 , 就像一个强大的中国让中国人在这个地球上的任何地方都受到尊重一样 , 当我们有了一个强大的非洲 , 非洲籍或非洲血统的人在这个地球上的任何地方 , 甚至在美国都会受到尊重 。 但是 , 在非洲强大之前 , 他不会在美国受到尊重 , 就像中国人在中国变得强大之前在国外不会受到尊重一样 。
推荐阅读
- 完全检不出瘦肉精是不可能的
- 美国|任正非:几棒子打下来,我们明白美国一些政治家希望我们死
- 中美新冷战,五章
- 苍井空,或者村上春树
- 西李湾:华为“天无绝人之路”
- 美国经济出问题了影响最大的是哪国?
- 中国争取释放孟晚舟采取的胁迫外交不会奏效
- 两党争斗甚嚣尘上,美国民众悲愁交加
- 美媒声称:美军U2飞越中国军演区域,中没有战机能拦
- 韩国与中国电子半导体产业的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