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指医药|集采强势,这两家外资药企开始站队了!
本文插图
这个年代 , 比的是谁能开出更低的价格
文:稿王 编辑:说不得
在北京的亦庄经济开发区 , 有两家外资制药工厂就相隔一条马路 。
这两家工厂都是亦庄开发区1995年建成后 , 第一批进驻的老住户 。 路北面的是拜耳北京工厂 , 路南边的是赛诺菲北京工厂 。
多年来 , 两家工厂一直是亦庄生物医药板块的台柱子 。 尽管第一三共、阿斯利康等相继入驻亦庄 , 但每逢开发区对外宣传 , 拜耳和赛诺菲总是推在最前面的模范 。
第三轮全国药品带量采购开标后不到一个星期 , 两家企业再次成为“业界楷模” 。
8月25日 , 赛诺菲宣布 , 甘精胰岛素新制剂“来优时”的生产线正式在北京工厂启动建设 。 赛诺菲投资2亿元人民币 , 计划年产4800万支来优时胰岛素 , 除了供给中国市场 , 还将出口日本、澳大利亚等其他亚太地区 。
本文插图
(赛诺菲工厂扩建签约现场)
只过了一天 , 8月26日拜耳官方宣布 , 正式启动“处方药北京工厂产能提升”项目 。 拜耳计划投入超过4亿元人民币 , 将目前北京工厂的产能提升约40% 。
本文插图
(拜耳扩建开工仪式现场)
两家工厂不约而同地提高国内药品的生产能力 , 原因其实很简单 。
胰岛素的全国集采尚未开始 , 仅在今年1月份武汉一地进行了小规模试点 。 现场如何惨烈就不多说了 , 反正又有企业代表失声痛哭 。
不出意外 , 明年的全国集采 , 胰岛素一定会被纳入 , 以响应国家控制“两病”(糖尿病、高血压)费用的政策大方向 。 赛诺菲此刻加码甘精胰岛素新制剂的生产 , 面向的是未来的集采市场 。
支撑赛诺菲下决心投资的依据 , 是国内只有30%的糖尿病患者长期使用胰岛素 , 低于发达国家 。 而按照我国接近10%的糖尿病发病率来说 , 这是个百亿级别的市场 。 胰岛素企业当然会认为 , 未来只要价格足够低 , 吃药的病人就会转为打针 。
按照武汉胰岛素集采最高43%的降价率 , 赛诺菲显然已经做好了砍半价的心理准备 。
本文插图
(几款入围武汉集采的长效胰岛素)
“吃药派”的代表企业拜耳 , 砍价砍起来更狠 。 自从今年1月份用1毛8的“拜唐苹”打垮竞争对手后 , 自己也被反噬 , 遭遇了阿卡波糖销售历史上最大的业绩滑坡:今年二季度拜唐苹全球只卖出了4000万欧元 , 远逊于去年同期的1.55亿欧元 。 销售下滑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市场降价 。
有的人发起狠来 , 连自己都砍 。
不过 , 拜耳肯定还是没有用尽全力 。 因为疗效较好的拜唐苹价格实在太低 , 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倒卖药品”的情况 。 市场上广泛反馈的信息是:很多医院根本开不到1毛8的拜唐苹 , 网上却能高价买到药 。
原本以为拜耳就这样“饥饿营销”下去了 , 没想到德国人反过来开足马力搞基础设施建设 , 扩大供给面 。
?与一批外资药企集体故意报高价、退出集采不同 , 拜耳和赛诺菲等称得上是中国医保制度改革坚定的拥护者 。 这当然与它们的市场地位有很大的关系 。
拜耳北京工厂几乎可以看作外资药企20多年在华的市场缩影 。
2006年 , 拜耳北京工厂成立十周年之际 , 拜耳宣布投资2亿元人民币 , 扩大工厂产能近4倍;
2014年 , 拜耳再次投资1亿欧元 , 将北京工厂产能再提升1倍;
算上这一次扩建 , 在15年时间里 , 光北京一地 , 拜耳的产能就提高了近12倍!北京工厂生产的主要就是拜唐苹、拜新同、拜阿司匹林等过专利保护期的原研药 。
推荐阅读
- 老年|生物医药产业为什么会有十年百倍的高回报企业?
- 疫病|第30家港交所交表创新药企!德琪医药估值50亿,员工不足百人
- 今日晚间消息|8月26日晚间消息汇总:谈谈诺安成长、招商生物医药
- DeepTech深科技|专访泰格医药曹晓春:CRO并购与全球化之路如何走?
- 医药板块回调 年内“冠军”基金易主
- |广东首将零售药店纳入药品集采,民营医院参与热度不高
- 澎湃新闻|一家医药公司实控人失联,卷走信托超18亿元
- 小杨不是羊|人福医药:典型的大牛股,机构只吃不吐,40%的散户被洗出去了
- 公司公告|泰凌医药:核心产品舒思拟中选十省集采,市场份额有望激增
- 集采|药品集采涌现“地板价”:多个产品最低一分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