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味的酒桌

近日 , 某银行新员工杨某发帖称 , 自己和领导、同事在一次聚餐时 , 因为领导敬的酒没有喝 , 结果被自己的部门领导怒扇耳光 。 之后 , 还有一群喝高了的同事向其叫嚣 , 甚至追骂至电梯处 。 对此 , 其所在银行回应 , 反映的情况已获证实 , 已对相关领导做出了相应处罚 。中国是人情社会 , 小到朋友交际 , 大到职场生意 , 总是得跟人搞好关系 , 才能“好办事” 。 于是 , 酒就成了最好的人情润滑剂 , 人情生意也从酒桌上发扬光大 。 酒局上的劝酒灌酒 , 往往伴随着权力的展示和利益的交换 。经历过中国式酒桌文化的人 , 应该都有这样一种感受:你坐在桌上 , 想不喝酒 。 但是你的旁边的同事起哄要你喝 , 你不喝 。 你的同事附和着要你喝 , 你不喝 。 最后你的领导说不喝就是不给他面子 。 不管是领导同事最后 , 归结到最后酒桌文化的背后是权力是级别是位置 。中国古代有一种民间的传统习俗——曲水流觞 , 后来发展成文人墨客诗酒唱酬的一种雅事 。 酒的历史很久也很有味“人生得意须尽欢 , 莫使金樽空对月” 。 “劝君更尽一杯酒 , 西出阳关无故人”当曲水流觞转变成为劝酒、逼酒也就背离了酒桌的风雅 。酒席上 , 有人借势压人 , 有人死缠烂打 , 有人狂饮无度 , 谁有求于人 , 谁想号令众人 , 或者说 , 谁不想买谁的账 , 谁想不给谁面子……用这些人酒桌上的话说 , 就是“都在酒里了” 。 中国人的吃饭与喝酒 , 往往不是单纯的吃饭与喝酒 , 而要叫做“饭局”和“酒局” 。 沾了一个“局”字 , 事情就变得复杂了 。 变了味的“酒桌文化” , 是浪费陋习 , 更是社交负担 。 原先文人雅士曲水流觞 , 酒是高雅气质与自由心境的完美结合 。 而今 , 酒是感情 , 酒是面子 , 小小一杯酒 , 承载了说不清道不明的复杂关系 。摆脱陈腐观念 , 走出交往误区 , 坚决抵制畸形“酒桌文化” , 才能品出人生真味道 。 总会有那么一天 , 我们这一代人会慢慢把这种畸形的“酒桌文化”连根拔起 , 让酒桌回到最纯粹的起点 , 让饮酒成为助兴怡情的点缀 , 而不是耀武扬威的“文化”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