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对“双赢”有着非同一般的见解( 二 )

传统文化对“双赢”有着非同一般的见解
做任何事情之前 , 首先应该对自己有个追问:我所设定的目标是不是双赢?而且 , 还要对自己进一步追问:我自己心中所谓的双赢 , 能不能经得起利害得失的冲击?在没什么利害冲突的时候 , 我能做到双赢 , 但在利害得失的冲突面前 , 我会不会只考虑个人的利益?在对自己的追问中 , 一旦发现有自私自利的思想上来了 , 就马上要从理论上认识到:只有双赢 , 才能使大家都获得最大的利益 , 我自己也才能得到最大的利益 。 如果损害或占有了他人的利益 , 那事情也就可一而不可再了 , 甚至一次都做不成;只有坚持以双赢为目标 , 才能得到长期的源源不断的利益 。所以 , 做任何事情的第一步 , 首先要设定双赢的目标!然后才是凭境界智慧功夫来实现双赢 。二 , 设定双赢这个目标 , 不是一件短期内的事情 , 而是一个长期的全局范围内的事情 , 要用长期的全局的眼光来设定双赢这个目标 。 电视剧《亮剑》里面的台词:“不谋万世者 , 不足于谋一时;不谋全局者 , 不足于谋一役 。 ”讲的就是这个道理 。三 , 《老子》所说的大成若缺 , 其实也是体现在双赢之中的 , 大成若缺正是体现了真正的公平公正 。举个买卖青菜的例子来说吧 , 作为小贩来说 , 青菜的价格当然越贵越好 , 作为顾客来说 , 青菜的价格无疑越便宜越好 , 当他们以一个都认为很公道的价格成交之后 , 对于小贩来说 , 虽然没有卖到理想中的高价 , 似乎有所缺憾 , 但也挣到了钱;对于顾客来说 , 虽然价格没有想像中的便宜 , 心里也有所缺憾 , 但物有所值 , 也没花冤枉钱 。这时候 , 买卖双方都有一种有所缺憾的感觉 , 这就是大成若缺的缺 , 正因为成交的价格公道 , 符合双赢 , 双方才都觉得有所缺憾 。 如果价格严重偏高 , 就造成了小贩很满意而顾客很遗憾 , 小贩果然没有大成若缺的感觉 , 而顾客就不单是大成若缺 , 而是十分遗憾了 , 这样就不是双赢了 , 象这样的生意肯定不会有回头客 , 也就做不长了 。凡是符合双赢的 , 对双方都难免有点大成若缺的感觉 , 但这正是符合了公平公正的 , 也是暗中符合生力的 , 因为双赢的买卖 , 让小贩挣到了钱 , 让顾客吃到了青菜 , 而且这样的买卖还有下一次 , 这对双方都是满足了需求 , 都得到了生活质量的改善 , 对双方的利益都有所增长 , 这也是符合道的生生不息的生力的 。所以 , 无论是设定目标的双赢 , 还是最终结果的双赢 , 都应该是大成若缺的 。 如果心中没有大成若缺的感觉 , 就要小心这个双赢是不是真正的双赢了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