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文艺批评 | 乔治·斯坦纳:沉默与诗人


北京联盟_本文原题:文艺批评 | 乔治·斯坦纳:沉默与诗人
关注文艺批评
语言|文艺批评 | 乔治·斯坦纳:沉默与诗人
本文插图

2020年2月3日 , 乔治·斯坦纳在英国逝世 , 享年90岁 。 乔治·斯坦纳是美国著名文艺批评大师与翻译理论家 , 当代杰出的人文主义知识分子 , 熟谙英、法、德等数国语言与文化 , 执教于牛津、哈佛等著名高校 。 主要研究语言、文学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及“二战”大屠杀的影响 。 代表作有《语言与沉默》《悲剧之死》《巴别塔之后》等 。 文艺批评今日推送斯坦纳《沉默与诗人》一文 , 节选自《语言与沉默》(上海人民出版社2013年出版) 。 本书核心议题是语言、文学批评与人道主义(及反人道主义) , 其辑录的文章写于不同时期 , 但都共有一个根本的主题——语言的生命 。 斯坦纳认为 , 以纳粹为代表的现代西方的几次反人道主义潮流导致了语言的泛滥和污染 , 西方文学创作也因此陷入“沉默” 。 阿多诺的那句著名的“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语言在非人道行为面前的无力感 。 面对野蛮和暴行 , 沉默也是一种选择 。 因此 , 在经历了种种灾难之后 , 语言及其相关的现实世界究竟该何去何从?批评家与知识分子在这一过程中又该担当何种责任?
本文节选自乔治·斯坦纳著《语言与沉默:论语言、文学与非人道》(李小均译 , 上海人民出版社 , 2013年) , 转载自公众号“燃读” , 特此感谢!
大时代呼唤真的批评家
语言|文艺批评 | 乔治·斯坦纳:沉默与诗人
本文插图

乔治·斯坦纳 George Steiner (1929 -2020 )
文艺 批评
沉默与诗人
文|乔治·斯坦纳
译|李小均
20世纪政治上的非人道 , 加上随之而来的技术化大社会中腐蚀欧洲资产阶级价值的一些因素 , 可能已经伤害了语言 , 这种可能性正是本书潜在的主题 。 在不同的文章中 , 我从具体的方面讨论了语言贬值和非人化的问题 。
感觉到语言出现了问题 , 感觉到语词可能正在丧失其人性化的力量 , 对于这样一个作家而言 , 他有两种重要态度可供选择:努力使自己的语言成为代表 , 表现普遍的危机 , 传递交流活动本身的不稳定和脆弱;或者选择自杀性的修辞——沉默 。 这两种态度的起源和发展在现代德国文学中表现得最为显著 , 似乎正是在德语中 , 最能完全地体现和体验非人道 。
对于卡夫卡——他在现代文学中最有代表性——来说 , 写作本身就是一种不可思议的耻辱 。 他那鲜活赤裸的风格表现出他绝不轻易放过每个词语 。
卡夫卡在另一个充满灰烬和怀疑的乐园里给每一个事物重新命名 。 因此 , 他在语言上的每一次命名 , 都充满了审慎和煎熬 。
卡夫卡《致密伦娜情书》(The Letters to Milena , 这些是最好的现代情书 , 最不可或缺) , 总是反复回到充分表达的不可能性 , 回到作家的绝望(不可能找出还没有被污染的语言、还没有堕落到陈词滥调的语言、还没有被不加省察的浪费蛀空的语言) 。
卡夫卡的生活经历和生活环境使他困在各种对立冲突的语言(捷克语、德语、希伯来语)当中 , 但他能够从外部来接近语言行为 。 他比平常人更谦卑地倾听语言的神秘 , 他听到死亡的呼声在欧洲世俗语言中越来越响亮 。
语言|文艺批评 | 乔治·斯坦纳:沉默与诗人
本文插图

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
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
不是从一种模糊的寓言角度而言 , 而是用精确的预言 。 《变形记》中真实的梦魇传递的信息是 , 变成虫将是数百万人的宿命 。 《审判》和《城堡》中官僚机构的话语在我们“畜群”的生活中已经司空见惯 。 《在流放地》中的刑具同时也是一架印刷机 。 总之 , 卡夫卡在“白桦林”(birchwood)一词中听到了“布痕瓦尔德”(Buchenwald)集中营的声音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