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选择用艺术来铭记灾难( 三 )

我们选择用艺术来铭记灾难
我们选择用艺术来铭记灾难
我们选择用艺术来铭记灾难
Memorial hill 2020 念丘庚子志7.目前看来 , 本次疫情不会只是一时的偶然 , 而会对整个社会产生长期影响 , 作为历史研究者 , 你会建议我们以怎样一个更客观、理性、发展的眼光看待它 , 反思它 , 做好和它共存 , 并继续生活的准备?这个问题比较宏观 , 如何看待 , 对未来的社会、人类、国际关系有什么影响?我觉得从目前情况来说 , 还不完全清晰 。 我就浅聊一下目前想到的吧 。一是像我前面说的 , 在看待社会和历史时 , 偶然性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度 。 历史很多时候是无法预测的 , 不确定的 ,我们要学会接受这种非必然性 , 不可计划性 , 这会是历史观察 , 甚至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心态 。二是最近三四十年快速发展的全球化 , 在本次疫情中受到了沉重打击 。 它在预警我们 , 这样的全球化是否仍要像以往一样继续扩进 , 让世界更加紧密的同时 , 会有什么问题 , 我们应该怎么解决平衡 。三是国际关系在全球疫情中的表现 , 之前各国在疫情初的合作非难就不说了 。 最近中美关系的紧张升级就很可能是世界历史一个转折点 。 是否会有一个新的国际政治格局的产生 , 大家都在观望 。我们选择用艺术来铭记灾难
我们选择用艺术来铭记灾难
我们选择用艺术来铭记灾难
(“念丘庚子志”幕后花絮)最后是由这种偶然性和全球性带来的集体创伤 。 在这个创伤中 , 我们怎样去调试 , 面对 , 克服 , 反思不仅创伤本身 , 还有创伤所暴露出来的隐藏问题 。如何以这种创伤做为一个契机 , 去解决问题 , 改造社会 , 让社会变得更好 。 比如美国疫情中种族问题被放大 , 中国城乡医疗资源的不平等等 。其实在疫情中都被直愣愣地放到我们面前 。 这本质上应该是我们喘息的时刻 , 也是我们重塑自己的时刻 。文末彩蛋!乔教授的摄影项目“念丘庚子志”线上展览将于近期独家登陆夸可平台 。展览中 , 夸可运用全媒体形式 , 带大家走入摄影作品之中 , 品味肖像背后的故事 。敬请期待!创作者介绍乔志健江苏吴江人 , 斯坦福大学历史系博士 , 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 , 现为美国阿默斯特学院历史系与亚洲语言文明系助理教授 , 主攻中国社会经济史 。 在教书与学术之余 , 他也是一名艺术摄影师 。来自北京 , 目前就读于美国阿默斯特学院 。 主修法律 , 热爱诗词、摄影和歌剧 , 策划、协调“念丘庚子志”项目 , 以艺术载体重构疫情状态下人们对社交的认知 。以免大家不认识这个从天而降的号:嗨!我是可可 , 从去年5月起的《四座城市的荷尔蒙》和之后《创业、艺术家和量子物理》 , 到最新一篇《科技、艺术、同质化突围【全球集结令】》 , 谢谢一路陪着我走过来 。后台和微信中 , 你们和我聊科技、艺术 , 还有创业和职场上的各种问题 , 甚至是恋爱和失恋 。 我和你们都在想:能不能有一个空间 , 能够包含这所有的内容:科技、艺术和商业 。最重要是 , 这个地方能承托你和我所有的情绪和情感 , 让我们在真世界以外 , 共同拥有一个自己和同类的“好世界” 。 这个大家共同沟通交流的载体 , 我们给了一个命名“夸可志” 。也必须谢谢团队的小伙伴!隔着太平洋、印度洋、各种洋的时区 , 一起头脑风暴和动手创造出了我们迫不及待想给你们看的东西 。 他们会做产品会编程、从事过VC和PE , 他们里有人研究心理学与天体物理的运行 , 也有人的专业是西方艺术史和博物馆学 。话不多说 , 我们先把实实在在的内容拿出来和你们讨论、碰撞、一起玩儿 。 Follow我们团队 , 先从这个小小的号开始吧!采访/文字:朱琳设计:潘陈琦打杂:可可夸可志关于夸可:夸可艺术2019年成立于纽约 , 是全球创意美学和前沿科技实验发布中心 。 设硅谷、上海、杭州、南京分部 。夸可下设科技艺术行研实验室和实践中心 。 致力于【科技PLUS艺术】跨界解决与教育方案 , 用最前沿国际化元素推动中国新商业社会的审美升级 , 和青少年创造力养成 。“夸”克是构成一切物质的基本单元 。 我们是一家年轻的全球化公司 , 通过一个夸克的支点撬动 , 带动全球新艺术和科技跨界潮流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