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城:文化不是味精( 二 )

阿城:文化不是味精
世俗生活的内容 , 不外乎吃喝拉撒 , 婚丧嫁娶 , 生老病死;在感情体验上 , 就是悲欢离合 。 悲和离也是世俗的自我净化 , 是为了更好地体验欢与合 。世俗精神虽然看似琐碎肤浅 , 乃至粗鄙 , 但生命力极顽强 。 中国近现代为了改造文化 , 有过许多对世俗精神的系统批判 , 并从国家层面推动社会改造 , 试图扭转中国人的旧传统旧风俗 , 彻底切断世俗文化 。这些尝试 , 或者很快销声匿迹 , 比如上世纪三十年代 , 民国政府推行的艺术化、生产化、军事化的新生活运动 , 试图用基督教徒的生活方式 , 改造中国人旧有的世俗生活 , 结果是草草收场;或者造成了文化断裂 , 比如民国时期 , 知识分子对国民性和中国文化进行了彻底批判 , 试图既引入西方文明 , 又引入西方文化 , 但文化无法直接置换 , 结果是留下了中国文化中的一个断层 。近代以来 , 对于中国的文化反思 , 往往因为急于改变落后局面 , 围绕着该如何引进西方文化改造中国文化来展开 。 阿城认为 , 中西文化的发生和发展 , 各有不同的面貌 , 虽然说可以进行交流 , 但从某种意义上说 , 文化并不能互相指导 。按照阿城的定义 , 毁坏文化本身 , 可能会让社会退回到武化关系里 。 即便认为世俗精神中有许多保守和落后成分 , 但它就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 不能被随意替代 。 遵从儒家思想的秩序 , 顺应世俗精神的需要 , 才是维系中国人生活观念和文化关系的有效方法 。所以 , 阿城对文化的讨论 , 不是从权力角度讨论如何管理社会 , 也不是从反思的角度批判国民性 , 而是乐于承认中国文化的各种因素 , 主张深入地认识文化 , 保护世俗经验 , 维护文化的生机勃勃 。 他强调文化的重要 , 更强调要尊重人在文化之下的自主生活 。 相对于文化使命 , 他更喜欢从个人角度谈论身处中国文化氛围中 , 如何与文化相处 , 如何更好地生活?▍个体与文化的关系文化是人们安身立命的保障 。 在文化这个大环境和系统关系里 , 我们时时面对着如何在文化中自处、如何生活的问题 。 阿城首先强调 , 必须要维护自己的世俗生活空间 。对“礼不下庶人”这句话 , 有过许多理解 , 比如钱文忠教授在《百家讲坛》里解读为“礼不以庶人为下” , 意思是不能把老百姓排斥在礼仪之外 。阿城对这句话的理解则是:礼的范围是针对权力阶层 , 不包括俗世 。 这能够让世俗有宽松变通的余地 , 保持自身的生命力 。 礼一旦下到庶人中间 , 老百姓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 比如 , 最初的礼法并不约束民间妇女改嫁 , 贞节牌坊之类的东西就是到了礼下庶人之后才盛行的 , 直到开始要求妇女裹脚 。 阿城主张建立和保护由人们自主打理的世俗生活 。对世俗生活样本的描述 , 他选择了两座发达城市:上海和香港 。上海繁华的标志就是建立了规模庞大的世俗生活 , 从开埠时期、租界时期一直到现代 , 各种各样的文化要素都能在上海蓬勃发展、相安无事 。比较极端的例子是 , 租界时期 , 高级妓女流行穿皇家专用、民间禁用的黄颜色、龙凤图案的衣服 , 而妓院的马车夫则穿着朝廷大臣受到赏赐才能穿的黄马褂 , 因为这是在租界里 , 英国人不管 , 而清政府管不了 。 始终居于世俗文化的前沿 , 相对缺少禁忌 , 也是上海经济繁荣的基础之一 。阿城:文化不是味精
香港的世俗化更为完整 , 连许多清朝时期的文化元素都被直接保留了下来 , 在内地消失的习俗 , 香港几乎都保存着 , 比如香港的中文既中英夹杂 , 又保存了古文习惯 , 流行歌词中很少有“的”字 , 公文里还有“尔等居民”这样的字样 。一同被保存下来的 , 也包括巫术迷信等成分 , 比如闹市的天桥下 , 还有代人“打小人”下诅咒的地摊 , 至今仍在市民中流行 , 在金融区工作的白领下班后常去光顾 , 发泄对同事和上司的不满 。对于香港是“文化沙漠”的说法 , 阿城也有不同看法 , 他觉得 , 在香港热闹到被认为俗气的另一面是:喜欢音乐和阅读的人 , 可以方便地购买到世界上任何地方的任何唱片和书刊 , 主要看你如何选择 。 所以说 , 文化具体到个人生活 , 最需要坚持的 , 是由自己选择、由自己负责的精神 。▍顺应文化保守在维护世俗精神的同时 , 对待文化秩序的态度 , 应该是顺应内在规律 。 文化保守是个褒义词 , 先要保住守住 , 才能将进步落实下来 , 形成文化中的化 。在英国文化发展中 , 保守派起到了重要作用 , 他们将每次进步都保持了下来 , 不使其后退 。 在社会操作上 , 每次处理过一个社会矛盾 , 就将经验固定为法律条文 , 以后再碰到这样的问题 , 可以直接引用判例 。对于文化中形成的规则和禁忌 , 不能轻易触犯 。 原始民族拥有很多禁忌 , 这些禁忌的起源 , 都是曾经把这个氏族或周边氏族毁灭的东西 。 这些东西作为文化记忆保持下来 , 和感情直接相关 , 一旦冒犯了文化禁忌 , 人际之间、群体之间就会出现关系裂痕 , 可能永远修复不了 。在遵从和顺应的同时 , 还要清醒地认识到 , 文化是建立在人的动物本性上的 。 限制和抑制的同时 , 要依靠文化所确定的渠道 , 合理释放本能 。 比如对抗性的体育运动 , 就是释放攻击本能的有效途径 。 北欧、荷兰这些国家和地区 , 对艺术中的暴力、色情因素容忍度相对比较高 , 他们认为 , 文艺能够发散动物本能 , 反倒有利于保持社会心理健康 。强调顺应文化的保守性 , 但不等于停滞不前 , 更不等于在知识上的自我封闭 , 而是更需要建立开阔的知识结构 , 提升对文化的鉴别力 。 有生命力的文化会一直发展 , 构成应该是越开阔越好的 。 对文化的辨别 , 需要个人眼界开阔 , 能够对各种因素做出判断 。顺应中国文化特点 , 首先要了解西方文化 。 如果以民族主义为借口排斥西方文化 , 也至少要知道 , 民族和主义这两个概念都产生自西方 , 连这两个词也是从日语里拿过来的 。在建立自己的知识结构时 , 不必追求统一的教育模式和现成的标准答案 。 比如读书 , 不要才看一眼就判断是好书还是坏书 , 先什么都看 , 看它说什么 , 再和自己积累的东西进行思想对谈 。 眼界和知识开阔之后 , 才能找到自己的模式 , 不至于看什么都觉得新鲜而又抓不住核心 , 这是学习的必经过程 。建立知识构成时 , 要有世俗的社会经验 。 说起世俗经验 , 容易联系到江湖气 。 阿城说 , 江湖气是人情世故 , 可不是流氓气 , 但有了江湖气 , 才能学会应对流氓 。 世俗生活中的人际关系是中国的文化氛围 , 能够处理人情和预测人情变化 , 也就是“世事洞明皆学问 , 人情练达即文章” , 是与中国文化相处的重要能力 。▍中国文化的反思以前 , 我们提到中国文化时 , 既觉得概念模糊 , 又有隐约的束缚感和沉重感 , 好像文化对我们来说 , 要么是继承发扬的重任 , 要么就是批判与反抗的对象 。 书中 , 阿城通过文化专题讲座、电影评论、美术和摄影评论、音乐评论、人物评述和散文杂文等形式 , 既广泛评述了各个艺术门类的具体问题 , 又系统传达了对中国文化、中国艺术的整体认知 , 反映了他对文化这一命题长达三十年的思考成果 。阿城简洁明确地还原了文化的本意 , 梳理了文化的内在 。 不过 , 他把文化视作一种关系的观点 , 并不是政治学、社会学中的定论 , 而更像是阿城的文化“私房菜” 。 对于这类见解 , 他并没有写成专著来系统论述 , 在书中 , 阿城谈文化 , 也是散落在多篇访谈和讲座稿中的 。阿城的文化解读 , 一方面 , 去掉了附着于文化概念上的许多似是而非的东西 , 帮助我们理清了个人与文化 , 特别是中国文化的关系;另一方面 , 他的观点 , 弥补了中国文化讨论的一个空白 。过去 , 讨论文化建设 , 特别是艺术理念 , 总要强调培养超越世俗的精神 , 但很少有人像阿城一样认识到世俗是中国文化的底色 , 文艺创作应该恢复传统中的世俗精神和世俗性格 。 世俗生活并不会与高雅的艺术、卓越的思想相对立 。 中外历史都证明 , 当人类世俗生活呈现出繁盛和多样性时 , 思想和艺术才会找到土壤 , 迎来机会 。


推荐阅读